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3743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布置于待浇筑的钢筋上并与所述钢筋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电缆与供电母线连接,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被浇筑于混凝土结构内。本申请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所需温度,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冻,保障混凝土早期强度,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水泥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过低的温度经常造成混凝土现浇构件的早期冻害,极大地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显著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长时间的持续负低温、大温差、降雪以及反复的冰冻,经常会造成建筑施工的质量事故。另外,一些地区的城市建设也因为寒冷的冬季而不得进行施工,严重地妨碍了建设步伐,加长了施工周期,增加了资金和管理成本,延长了投资回收期和降低了规避宏观风险的能力,从而造成了资金周转率的降低和施工费用的大幅增加。因此,如何规避寒冷环境对混凝土施工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快桩基施工,是严寒地区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也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重视。
[0003]在气温异常寒冷、冬季时间长的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北部地区,为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必须在寒冷环境下进行桩基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0004]目前来说,在寒冷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中如何采用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以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本申请设计简单,在寒冷条件下能够对实体工程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温度,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布置于待浇筑的钢筋上并与所述钢筋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电缆与供电母线连接,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被浇筑于混凝土结构内。
[0008]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过电缆与所述供电母线导通。
[0009]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与发电机连接的自动变压器,所述自动变压器与所述供电母线导通设置。
[0010]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数字万用表,所述数字万用表导通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供电母线之间。
[0011]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后并浇筑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内。
[0012]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配合使用的数字温度计。
[0013]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线。
[0014]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其表面还覆盖有防水层。
[0015]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所述防水层上还铺设有保温层。
[0016]进一步地,上述的控制系统,其中,基于室外温度以及供电母线的电压,确定所述加热丝截面的直径、所述加热丝的长度以及相邻所述加热丝铺设的间距。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本申请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所需温度,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冻,保障混凝土早期强度,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本申请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本申请中加热装置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本申请中混凝土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4:本申请中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监测记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1,所述加热装置1布置于待浇筑的钢筋上并与所述钢筋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通过电缆2与供电母线4连接,其中,所述加热装置1被浇筑于混凝土结构3内。本实施例通过在混凝土入模前布设加热装置1,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所需温度,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冻,保障混凝土早期强度,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0026]为提高防水保温效果,所述混凝土结构3浇筑完成后,其表面还覆盖有防水层7,其中,所述防水层7优选地包括防水薄膜等现有材料,如聚乙烯薄膜等,见图3所示。
[0027]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防水层7上还铺设有保温层8,以进一步加强保温效果,其中,所述保温层8包括但不限于矿棉板等。
[0028]本实施例还包括与发电机6连接的自动变压器5,所述自动变压器5与所述供电母线4导通设置,见图1所示。其中,所述自动变压器5用于调节控制电压,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变压器5的最大功率为80kW。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数字万用表,所述数字万用表导通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1和所述供电母线4之间。其中,所述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0030]本实施例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装置1连接后并浇筑于
所述混凝土结构3内。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混凝土结构3内部温度。
[0031]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配合使用的数字温度计,所述数字温度计用于测量混凝土结构3的内部温度。
[003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1优选地包括多个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过电缆2与所述供电母线4导通。由于所述加热丝在通电过程中,不能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否则容易导致所述加热丝无法快速散热而烧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缆2将所述加热丝从待浇筑混凝土结构3中引出。
[0033]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1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线,优选地,所述加热丝的外表面包覆有绝缘线,其中,所述绝缘线可以是编织线,也可以是聚丙烯缠绕线等。
[0034]为进一步扩大所述加热丝的布设范围,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的端部还可设置分线器,通过所述分线器可形成多支分支电路。
[0035]还需要说明地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加热的高效进行,通常需要基于室外温度以及供电母线4的电压,确定所述加热丝截面的直径、所述加热丝的长度以及相邻所述加热丝铺设的间距。具体地,可参见下述表1,其中,本实施例以所述加热丝截面的直径为1.2mm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其中每段所述加热丝的长度不得超过下述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寒冷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布置于待浇筑的钢筋上并与所述钢筋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通过电缆与供电母线连接,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被浇筑于混凝土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过电缆与所述供电母线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电机连接的自动变压器,所述自动变压器与所述供电母线导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万用表,所述数字万用表导通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供电母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刘伟张君韬刘思楠谷坤鹏苗艳遂狄东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