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利雨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及其灌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41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及其灌装方法,该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混料筒的内侧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第一螺旋推杆,所述第一螺旋推杆上端连接着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主轴端,所述混料筒的底部中间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上灌装管,所述上灌装管的下侧连接有下灌装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所有的驱动马达带着旋转顶块向上旋转翘起,这样每个旋转顶块便将所在位置的导料框顶起,然后再控制主液压伸缩杆进行收缩,使得导料框的末端下降抵触到浇灌模体内底面边沿位置,最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其通过第一螺旋推杆推动混凝土向下流动,然后混凝土便向四周流动至各个位置的导料框内,并且顺着导料框逐渐流至浇灌模体内。框逐渐流至浇灌模体内。框逐渐流至浇灌模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及其灌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灌装机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及其灌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并且一般在制造一些混凝土建筑物时,都是将混凝土浇灌到对应的模体中进行凝固成型;一般混凝土灌装机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混凝土灌装机只具备将混凝土灌装到对应的模体中的功能,功能单一,并且灌装时,直接将混凝土一次倾倒进模体内,这样很容易造成内侧一些位置分布不够均匀,并且灌装之后,还需要另外使用设备进行夯实,使得混凝土压实在一起,比较麻烦,不够便捷,并且当前的灌装机灌装形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及其灌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外壁上环绕等距固定连接有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包括混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顶部外壁上环绕等距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混料筒(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6),所述混料筒(1)的内侧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第一螺旋推杆(7),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上端连接着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主轴端,所述混料筒(1)的底部中间位置竖直固定连接有上灌装管(9),所述上灌装管(9)的下侧连接有下灌装管(47),并且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下端穿过所述上灌装管(9)和所述下灌装管(47),所述混料筒(1)的下端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主液压伸缩杆(13),所述主液压伸缩杆(13)下端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滚轮(15),所述主液压伸缩杆(13)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副液压伸缩杆(8),所述副液压伸缩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着所述混料筒(1),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的下端设置有旋转分层灌料机构(12),所述旋转分层灌料机构(12)包括连接块(60)、导料框(55)、接近感应开关(59)、驱动马达(58)、旋转顶块(57)、压力感应开关(56)、调节滑杆(14)、连接套(16)、条形夹块组(17)和激光感应开关(51),所述连接块(6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下端头处,所述连接块(60)上端面为凸球面,所述导料框(55)环绕等距分布在所述连接块(60)的边缘位置,并且所述导料框(55)上端头活动连接着所述连接块(60),所述接近感应开关(59)环绕等距安装在所述连接块(60)边缘靠近下侧的位置,所述接近感应开关(59)与所述主液压伸缩杆(13)的伸长控制电路电连接,同时所述接近感应开关(59)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停机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驱动马达(58)环绕等距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60)下端面边沿位置,每个所述驱动马达(58)的主轴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顶块(57),每个所述导料框(55)下端背面侧壁上均嵌合安装有压力感应开关(56),所述压力感应开关(56)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的启动电路电连接,同时所述压力感应开关(56)与所述副液压伸缩杆(8)的停机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连接套(16)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液压伸缩杆(13)的固定端外壁上,所述调节滑杆(14)水平滑动穿插在所述连接套(16)上,所述条形夹块组(17)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滑杆(14)靠近所述导料框(55)下侧的端头处,所述激光感应开关(51)固定安装在所述条形夹块组(17)的块体之间,所述激光感应开关(51)与所述副液压伸缩杆(8)的收缩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下灌装管(47)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压实机构(63),所述压实机构(63)包括连接架(11)、环形滑槽(45)、斜齿轮环(44)、联动斜齿轮(43)、凸轮(38)、翘板(35)、轴架(36)、转柱(39)、通口(41)、弧形挤压板(40)、撞击块(37)、碾压柱(52)、第一转轴体(61)、第二转轴体(54)、盘簧(53)、限位挡条(49)和支撑弹簧(50),所述连接架(11)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灌装管(47)下端头和所述混料筒(1)之间,所述环形滑槽(45)上下成对环绕开设在所述上灌装管(9)下端外壁和所述下灌装管(47)上端外壁处,所述斜齿轮环(44)套在所述上灌装管(9)和所述下灌装管(47)对接位置的外侧,并且所述斜齿轮环(44)固定连接着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并且所述斜齿轮环(44)内圈滑动连接着上下位置的所述环形滑槽(45),所述联动斜齿轮(43)转动连接在所述下灌装管(47)上端外壁处,同时所述联动斜齿轮(43)与所述斜齿轮环(44)啮合,所述凸轮(38)同轴连接在所述联动斜齿轮(43)上,所述凸轮(38)所处位置下方的所述连接架(11)上固定连接有轴架(36),所述翘板(35)中点位置转动连接着所述轴架(36)上端头,所述翘板(35)所对齐位置的所述下灌装管(47)外壁上开设有通口(41),所述转柱(3)水平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口(41)的外侧,并且所述转柱(39)转动端设置有所述盘簧(53),所述撞击块(37)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柱(39)的侧壁上,所述弧形挤压板(40)设置在所述通口(41)内,并且所述弧形挤压板(40)下端固定连接着所述转柱(39),所述通口(41)所对齐位置的
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挡条(49),所述限位挡条(49)下端倾斜翘起,同时所述支撑弹簧(50)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挡条(49)所对齐位置的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侧壁上,每个所述导料框(55)末端左右两侧外壁处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体(54),所述第一转轴体(6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体(54)末端,所述盘簧(53)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体(54)的转动端和所述导料框(55)外壁之间,所述碾压柱(52)同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体(61)的末端,所述混料筒(1)上端后侧设置有单管浇灌切换机构(4),所述单管浇灌切换机构(4)包括单管体(22)、第二螺旋推杆(23)、第二驱动电机(10)、支撑架(5)、第一半管对接体(19)、第二半管对接体(20)、对接槽(26)、对接柱(21)、对接凸体(24)和滚柱(25),所述单管体(22)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混料筒(1)上端后侧,所述单管体(22)后端为开口,并且所述单管体(22)前端下侧与所述混料筒(1)上端连通,所述第二螺旋推杆(23)水平设置在所述单管体(22)内,同时所述混料筒(1)后侧板上端向外倾斜凸出,所述第二螺旋推杆(23)前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单管体(22)前端侧板上,所述支撑架(5)固定连接在所述混料筒(1)上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转动连接着所述支撑架(5)上端,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上端转动连接着所述混料筒(1)上端侧板,所述第一半管对接体(19)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旋推杆(7)上端,同时第一半管对接体(19)后侧为开口,所述第二半管对接体(20)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旋推杆(23)前端头处,同时第二半管对接体(20)下侧为开口,所述对接槽(26)等距开设在所述第一半管对接体(19)和所述第二半管对接体(20)的内壁上,所述对接柱(2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主轴端,所述对接凸体(24)环绕等距固定连接在所述对接柱(21)外壁上,同时所述对接凸体(24)对应嵌合在所述第一半管对接体(19)内壁上的对接槽(26)内,所述滚柱(25)活动连接在所述对接凸体(24)的末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液压伸缩杆(13)上端头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主轴端固定连接着所述副液压伸缩杆(8)的下端头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混凝土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破壁机构(2),所述破壁机构(2)包括喷管(28)、高压气泵(27)、活塞冲击块(29)、条形滑槽(31)、第一复位弹簧(30)、锥形撞击头(32)、受力块(33)和第二复位弹簧(34),所述喷管(28)均匀分布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利雨
申请(专利权)人:雷利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