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31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应用于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中,需先配置参数随后将所述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引入双馈风机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由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和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级联组成;两级放大器参数根据转子侧换流器控制系统电流内环比例系数确定。转子侧电流内环电流误差信号为阻尼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叠加至原内环输出信号,最终实现抑制次同步振荡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增加额外采样和测量环节,仅利用电流内环现有控制结构并稍加改进即可实现抑制双馈风机串联补偿系统中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的目的。联补偿系统中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的目的。联补偿系统中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馈风机
,具体是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整体呈逆向分布,远距离限制了风电的大规模送出。串联补偿输电是解决电力远距离送出的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一方面可显著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提高暂态稳定性以及运行经济性,但另一方面同时存在着诱发次同步振荡的风险。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电网、中国沽源风电场先后发生数起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事故,造成设备损坏,主变异响,风机解列等后果。
[0003]大量研究表明双馈风机的次同步振荡主要是由于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系统与输电线路的相互作用造成。现有的振荡抑制方案包括利用柔性直流输电装置和改进控制器设计。采用柔性直流输电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需要在现有输电结构中加入串联型、并联型或串并联型的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需接入电网,具有较好的运行灵活性,但是会增加占地、设备以及后期运维投资。改进控制器设计需对现有控制器进行改进以增加次同步振荡的阻尼,在现有研究中,安装在双馈风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应用于双馈风机转子侧变流器控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含双馈风机的风电场和串联补偿电容的电力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时,根据风电场历史运行数据或风电场预设的串联补偿等值串补度的大小确定三相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频率;步骤2:根据得到的次同步振荡频率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由带通滤波器、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和第二级增益放大器级联组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根据所述次同步谐振频率确定所述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特征角频率,以通过所述带通滤波器通带范围内的次同步信号;根据所述的带通滤波器传递函数在中心频率处幅度为0dB的幅频特性确定第一级增益放大器幅值增益;所述第二级增益系数根据转子侧换流器控制器的电流内环PI参数确定;步骤3:利用测量装置采样转子电流,通过park变换得到dq轴下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通过转子侧外环控制器输出得到dq轴下的电流内环参考值;然后将所述电流内环电流参考值与实际采样的转子侧内环电流测量值之间的误差信号通过所述附加阻尼控制器得到附加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误差信号包括d轴和q轴电流误差信号;所述d轴和q轴电流误差信号分别通过附加阻尼控制器得到d轴和q轴附加控制信号;步骤4:将所述附加控制信号注入转子侧换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介北徐洋俞露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