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及使用方法,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多列独立的单元格,隔板齐平于或低于盒体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或工厂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的测定速率及减少培养基分装时的二次污染。减少培养基分装时的二次污染。减少培养基分装时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涉及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室检测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时,因为传统方法成本低、便捷,仍是目前大肠菌群主流检测方法。传统检测方法为取5支经上述配制好培养基的玻璃试管于试管架上,取下胶塞,用加样枪于水样采集瓶中取10mL水样于试管内摇匀,共5管,盖上胶塞后于培养箱内培养检测大肠菌群,该方法需要配制培养基、试验用品消毒处理,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分装次数越多,微生物污染风险越大。
[0003]采用总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进行检测,包括以下过程:取试剂盒用开孔器在试剂盒上每管的封膜上开孔,用加样枪于水样采集瓶中取10mL水样于管内摇匀,共5管,于培养箱内培养检测大肠菌群,该方法虽然省去了实验室的试剂配制、分装、消毒洗涤等工序,仍需加样枪进行多次分装,微生物污染风险大,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
[0004]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大肠菌群检测装置及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及使用方法,属于专用于实验室或工厂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方便配制培养基和大肠菌群测定的试剂盒,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测定速率及减少培养基分装及检测加样时的二次污染。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多列独立的单元格,隔板齐平于或低于盒体的高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缺口或通孔,盒体向一侧倾斜时实现一次性将盒体内液体等分分配。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四块或九块,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五列或十列独立的单元格。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盒体密闭的盖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包括有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为密闭板围合固定在盒体的顶面,固定部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活动部,活动部的开合形成顶面用于添加试剂的开口。
[0011]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步骤1,将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消毒后将顶面进行密封,消毒备用;
[0013]步骤2,培养基的制备,备用;
[0014]步骤3,采集水样,备用;
[0015]步骤4,大肠菌群测定时,盖体的一端形成开口部,通过该开口部加入培养基和水样的混合液,添加的培养基和水样的混合液的液面低于隔板的高度,再将试剂盒在单元格
方向倾斜,使添加的培养基和水样的混合液均匀分布在单元格内;
[0016]步骤5,开口部密封后于培养箱内培养,进行大肠菌群测定。
[001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及使用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去消毒、分装工序,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或工厂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的测定速率及减少培养基分装时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盒体
‑
1,隔板
‑
2,单元格
‑
3,密封膜
‑
4,固定部
‑
41,活动部
‑
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四块隔板2,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五列独立的单元格3,隔板的高度低于盒体的高度。
[0026]本实施例的盒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盒体密闭的盖体,该盖体为密封膜4,密封膜上设置有分割线,沿分割线可形成盒体顶面的开口部,本实施例还包括盖合在密封膜上的盖子5。
[002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参见图2,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九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十列独立的单元格,隔板的高度低于盒体的高度。
[0028]盒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盒体密闭的盖体,本实施例的盖体包括有固定部41和活动部42,固定部为密闭板围合固定在盒体的顶面,固定部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活动部,活动部的开合形成顶面用于添加试剂的开口。
[0029]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分别参见图3、图4,与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隔板与盒体等高,隔板的一侧开设缺口21或通孔22。
[0030]实施例五:
[0031]使用实施例一采用5管乳糖胆盐发酵法进行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本实施例的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1,将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消毒后将顶面进行密封,消毒备用;
[0033]步骤2,培养基的制备,双料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规格为50ml/管),备用;
[0034]步骤3,100ml采集瓶采集水样,备用;
[0035]步骤4,大肠菌群测定时,将水样采集瓶中的水样倾倒出来至剩下50ml水样,取培
养基1管,管内含50ml培养基,将其倒入上述含有50ml水样的水样采集瓶中并摇匀,制成培养基与水样的混合液;
[0036]将上述培养基与水样的混合液通过实施例一盒体上方大敞口处倒入盒内,将敞口一端抬离桌面,使盒体底面与桌面成75度倾角后再放下,此时水样与试剂的混合液将均匀的分布在测试盒的单元格内,盖上盖子于培养箱内培养;
[0037]步骤5,开口部密封后于培养箱内培养,进行大肠菌群测定。
[0038]实施例四:
[0039]使用实施例二的试剂盒采用酶底物法进行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本实施例的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1.消毒:实施例二的试剂盒,100mL稀释瓶,水样采集瓶,备用;
[0041]2.水样采集:取水样采集瓶采取水样,备用;
[0042]3.检测:将培养基1包(2.7克)倒入100mL稀释瓶中,倒入100ml水样并摇匀,制成培养基与样品的混合液,将上述培养基与水样的混合液通过实施例二测试盒上方大敞口处倒入盒内,盖上盖子密封,将敞口一端抬离桌面,使测盒底面与桌面成75度倾角后再放下,此时水样与试剂的混合液将均匀的分布在测试盒的10列单元格内,于培养箱内培养,进行大肠菌群的测定。
[0043]本专利技术的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及使用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多列独立的单元格,隔板齐平于或低于盒体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缺口或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四块或九块,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五列或十列独立的单元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盒体密闭的盖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总大肠菌群测定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佑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鸿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