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08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含:溶剂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妆品领域的用于美容护肤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 地,涉及一种包含水杨酸微胶囊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的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其中基底层细胞间存在黑素细胞, 黑素细胞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酪氨酸被氧化为多巴,进一步氧 化为多巴醌,多巴醌重排为无色多巴色素,进而在酸性条件、锌离子催化下 生成5,6

二氢吲哚,氧化成吲哚

5,6

醌,与5,6

二氢吲哚
‑2‑
羧酸合成优黑素。 其中酪氨酸酶是黑素形成中最重要的限速酶,该酶的活性决定了黑素产生的 形成速度和形成量,进一步影响皮肤颜色。因此,抑制酪氨酸酶是美白的一 项重要步骤。
[0003]同时,人体肤色与表皮角质层厚度也有关系,角质层过厚导致肤色暗沉, 适当剥离角质,不仅有利于提亮肤色,更有助于促进角质细胞中的黑素向角 质层转移及加速角质层脱落,促进角质细胞代谢功能,激发基底层细胞活性。 因此,调节角质层代谢,具有减少黑素沉着、提亮肤色的功效。
[0004]精华是化妆品领域功效性较强的一种,在日用化妆品中除基本保湿功效 外,往往还具有修护、抗衰老、美白祛斑等类型;精华液更适用于油性肤质, 其肤感较为清爽,内部通常含有多种功能性原料,因此,精华也是化妆品类 型中单位体积最为昂贵的护肤剂型。
[0005]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即邻羟基苯甲酸,是一种酚类化合物, 水杨酸能够去除皮肤表面老化堆积的角质层,改善纹理,美白皮肤。由于对 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水杨酸的应用受到限制。如何减轻水杨酸的刺激性同 时能更好的发挥其祛痘和美白的作用,解决水杨酸的刺激性易导致敏感肌人 群出现爆痘、泛红等皮肤问题,使其更适用于高端的化妆品精华中,是目前 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水杨酸微胶囊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及其制 备方法,减轻水杨酸的刺激性同时能更好的发挥其祛痘和美白的作用,解决 现有的水杨酸的刺激性易导致敏感肌人群出现爆痘、泛红等皮肤问题,使其 更适用于高端的化妆品精华中。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其中,该凝 胶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溶剂70

84份,保湿剂8.0

15.0份,水杨酸微 胶囊0.6

8.0份,增稠剂0.4

0.5份,增溶剂0.5

1.0份,皮肤调理剂0.6

1.5份, pH调节剂0.2

0.5份,芳香剂0.02

0.05份。
[0008]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其中,所述的凝胶中,溶剂为去离子水;保 湿剂为甘油、1,3

丁二醇、透明质酸钠、对羟基苯乙酮和1,2

己二醇的复配物; 增稠剂为卡波姆和羟乙基纤维素的复配物;增溶剂为氢化蓖麻油;皮肤调理 剂为黄檗树皮提取物、白柳树皮提取物、中国地黄根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 物、黄芩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野大豆籽提取物、
羟基乙酸、乙基己基甘 油、甘油辛酸酯、乳酸杆菌/梨汁发酵产物滤液、o

伞花烃
‑5‑
醇、壬二酸、甘 氨酸和聚甘油

6的复配物;pH调节剂为氨甲基丙醇;芳香剂为互生叶白千 层叶油。
[0009]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其中,所述的保湿剂中甘油、1,3

丁二醇、 透明质酸钠、对羟基苯乙酮和1,2

己二醇的质量比为1:1:0.1:0.1:0.2; 增稠剂中卡波姆和羟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1;皮肤调理剂中黄檗树皮提 取物、白柳树皮提取物、中国地黄根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 鱼腥草提取物、野大豆籽提取物、羟基乙酸、乙基己基甘油、甘油辛酸酯、 乳酸杆菌/梨汁发酵产物滤液、o

伞花烃
‑5‑
醇、壬二酸、甘氨酸和聚甘油

6的 质量比为1:1:1:1:1:1:1:1:1:1:0.5:0.5:0.5:0.5:0.5。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 法包含:步骤1、称取去离子水、甘油、1,3

丁二醇于主容器中,使用水浴锅 加热至80

85℃;步骤2、称取增溶剂和增稠剂逐渐添加至主容器,搅拌均匀; 步骤3、称取皮肤调理剂和剩余的保湿剂于辅助容器中,加热至融化,均匀 混合;步骤4、在主容器搅拌条件下,将辅助容器中的物料加入至主容器中, 搅拌;步骤5、将主容器从水浴锅中取出,搅拌降温;步骤6、称取水杨酸微 胶囊添加至主容器;步骤7、继续降温,再称取pH调节剂和芳香剂加入至主 容器;步骤8、当温度降至室温即可出料,灌装。
[0011]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增溶剂 和增稠剂以0.75

1.0g/min速率加入到主容器,搅拌速率为450

600r/min。
[0012]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3中,称取皮 肤调理剂和剩余的保湿剂于辅助容器中,加热至80

85℃,完全融化为均匀 混合物。
[0013]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4中,主容器 的搅拌速率为500

650r/min,辅助容器中的物料以5.0

7.0mL/s的速率加入至 主容器中,搅拌3

5min。
[0014]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5中,搅拌的 速率为350

400r/min。
[0015]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6中,待温度 降至50

55℃,称取水杨酸微胶囊并以1.5

2.0g/min的速率添加至主容器中。
[0016]上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步骤7中,待温度 降至45℃以下,称取pH调节剂和芳香剂加入至主容器。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的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皮肤 颜色的形成原因关系,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调节角质代谢两个方面出发, 本专利技术用于祛痘美白皮肤的精华凝胶以水杨酸微胶囊为主要功效成分,不仅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同时发挥了刺激基底层细胞生长,调节角质细胞代谢, 加速黑素细胞的剥离,多种美白机理协同发挥作用,达到祛痘和美白皮肤的 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针对水杨酸不耐受使用者,提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其特征在于,该凝胶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溶剂70

84份,保湿剂8.0

15.0份,水杨酸微胶囊0.6

8.0份,增稠剂0.4

0.5份,增溶剂0.5

1.0份,皮肤调理剂0.6

1.5份,pH调节剂0.2

0.5份,芳香剂0.02

0.0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中,溶剂为去离子水;保湿剂为甘油、1,3

丁二醇、透明质酸钠、对羟基苯乙酮和1,2

己二醇的复配物;增稠剂为卡波姆和羟乙基纤维素的复配物;增溶剂为氢化蓖麻油;皮肤调理剂为黄檗树皮提取物、白柳树皮提取物、中国地黄根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野大豆籽提取物、羟基乙酸、乙基己基甘油、甘油辛酸酯、乳酸杆菌/梨汁发酵产物滤液、o

伞花烃
‑5‑
醇、壬二酸、甘氨酸和聚甘油

6的复配物;pH调节剂为氨甲基丙醇;芳香剂为互生叶白千层叶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美白精华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湿剂中甘油、1,3

丁二醇、透明质酸钠、对羟基苯乙酮和1,2

己二醇的质量比为1:1:0.1:0.1:0.2;增稠剂中卡波姆和羟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1;皮肤调理剂中黄檗树皮提取物、白柳树皮提取物、中国地黄根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野大豆籽提取物、羟基乙酸、乙基己基甘油、甘油辛酸酯、乳酸杆菌/梨汁发酵产物滤液、o

伞花烃
‑5‑
醇、壬二酸、甘氨酸和聚甘油

6的质量比为1:1:1:1:1:1:1:1:1:1:0.5:0.5:0.5:0.5:0.5。4.一种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斌宋晓秋陈健张琳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九和天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