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306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强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注重行车安全,车辆在出厂时均配置有乘员安全带,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安全带对保障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当发生安全事故时,乘员和座椅会发生相对位移,此时如果安全带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则无法起到缓冲作用,使乘员与弹出的安全气囊相撞时受伤。而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或没有预紧功能,或只能在检测到发生或即将发生碰撞事故进行收紧,无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保护乘员。同时,如果车辆在平稳行驶,乘车人员在正常乘车状态下,安全带收紧程度太多,将会影响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增强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0007]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0008]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0]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0011]安全带控制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0012]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
[001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车辆
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根据获取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和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满足安全带预紧或放松条件时,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以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放松目标安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或没有预紧功能,或只能在检测到发生或即将发生碰撞事故进行收紧,无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保护乘员的问题,增强了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1]实施例一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车辆中的安全带进行预紧或放松的控制,从而保护乘车人员安全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并一般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与车载传感器、车载驾驶员监控系统等配合使用。
[002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10、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0025]其中,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用于表明车辆是否处于良好、平稳的运行状态,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是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等,车身俯仰角是车身纵向(车身坐标系X轴)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航向角是车身水平旋转和原前进方向的角度,横滚角是车辆车身横向(车身坐标系Y轴)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各方向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最大倾角,称为最大倾角,如最大横滚角。本实施例对运行状态信息的具体类型不进行限制。当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判断车辆当前处于颠簸、倾斜等状态时,及时进行安全带预紧,可以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
[0026]安全带佩戴人包括驾驶员和乘客,车内状态信息是安全带佩戴人乘车时的精神状态。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可以用于表示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或者不规范驾驶等状态,当根据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判断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或者不规范驾驶等状态时,需要对全部乘车人员的安全带进行预紧,以进行安全防范。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可以用于表示乘客是否处于睡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如果根据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判定乘客当前处于睡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时,乘客的安全带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被拉扯出余量或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防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时对乘客的安全带进行预紧,以保障
乘客的乘车安全。
[0027]S120、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130,否则返回执行S120。
[0028]安全带预紧是指在车辆或者乘车人员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时,提前将安全带进行收紧,以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相应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表明车辆或者乘车人员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时,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0029]安全带放松条件是指在车辆平稳行驶、乘车人员正常乘车状态下,当前安全带的收紧程度较高,此时可以将安全带放松,以提高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0030]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是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等,相应的,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可以是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等超过一定阈值。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是安全带佩戴人乘车时的精神状态,相应的,车内状态信息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可以是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不规范驾驶状态,乘客处于睡眠状态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何种情况下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不进行限制,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车辆或乘车人员面临安全风险时,即可认定为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0031]S130、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包括: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的车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并且车辆中的至少一个安全带的状态为使用中,则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作为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检测所述车辆中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预警信号,获取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检测所述车辆中至少一个乘客所在座椅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压力值,获取各所述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还包括: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包括: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车身俯仰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者,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航向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航向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者,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横滚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横滚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包括:如果根据所述预警信号确定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为分心驾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文广水佑民魏茂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问问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