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赫兹波应用
,具体涉及基于级联差频的太赫兹辐射源。
技术介绍
[0002]太赫兹波(Terahertz,简称THz),是指频率在0.1
‑
10THz(1THz=10
12
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波段位于电磁波谱中毫米波和红外线之间,是光子学与电子学、宏观理论向微观理论的过渡区域。太赫兹波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其在物理、化学、天文学、分子光谱、生命科学和医药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医学成像、环境监测、材料检测、食品检测、射电天文、移动通讯、卫星通信和军用雷达等应用研究领域均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波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1)成像领域THz波成像与普通光学图像或X射线图像不同,脉冲THz波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包含整个THz波形,而不仅仅是光束的强度。THz波形的傅里叶变换还可以提取该像素的光谱信息。因此,THz波成像不仅通过其轮廓识别目标,而且还获得目标的复合信息。
[0003](2)生物医学
由于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浦源(1)和第二泵浦源(3),极化周期分布不同的APPLN晶体(APPLN1)、APPLN晶体(APPLN2)
……
APPLN晶体(APPLN
n
),抛物面镜(M1)、抛物面镜(M2)
……
抛物面镜(M
n
),合束镜(9),相位延时系统;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进入合束镜(9);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经过相位延时系统进入合束镜(9);第一泵浦光(2)与第二泵浦光(4)在合束镜(9)中合为一束混频光(10);混频光(10)入射到第一块APPLN晶体(APPLN1)中,经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了级联光(C1)和一倍频太赫兹波(T1);一倍频太赫兹波(T1)经第一抛物面镜(M1)反射输出,级联光(C1)通过第一抛物面镜(M1)进入第二块APPLN晶体(APPLN2)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了级联光(C2)和二倍频太赫兹波(T2);二倍频太赫兹波(T2)经第二抛物面镜(M2)反射输出,级联光(C2)通过第二抛物面镜(M2)进入第三块APPLN晶体(APPLN3)中,同样经过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级联光(C3)和三倍频太赫兹波(T3),以此类推,级联光(C
n
‑1)入射到第n块APPLN晶体(APPLN
n
)中,经级联光学差频产生级联光(C
n
)和n倍频太赫兹波(T
n
),n倍频太赫兹波(T
n
)经第n抛物面镜(M
n
)反射输出,级联光(C
n
)通过第n抛物面镜(M
n
)进入下一块APPLN晶体;第一泵浦光(2)和第二泵浦光(4)的频率不同;光束传播的平面为X轴和Y轴所确定的平面,Z轴垂直于光束传播的平面,从第一泵浦源(1)出射的第一泵浦光(2)的初始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从第二泵浦源(3)出射的第二泵浦光(4)的初始传播方向为Y轴正向,混频光(10)的传播方向为X轴的正向,所有级联光的传播方向为X轴正向,所有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为Y轴负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浦源(1)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第二泵浦源(3)采用Nd:YAG脉冲激光器,两个泵浦源出射的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均为Z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差频的多频太赫兹辐射源,其特征在于:相位延时系统由第一反射镜(5)、第二反射镜(6)、第三反射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锴,胡青峰,李忠洋,赵佳,张格格,颜钤泽,焦彬哲,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