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984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通风也能够维持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浓度的农业大棚用薄膜及使用该农业大棚用薄膜的农业大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业大棚用薄膜为纤维素薄膜,所述纤维素薄膜含有纤维素酰化物树脂,在25℃、相对湿度80%下的平衡含水率为4~8%,且厚度为60~200μm。且厚度为60~20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大棚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0月27日、申请号为201580071037.6、专利技术名称为“农业大棚用薄膜及农业大棚”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大棚用薄膜及农业大棚。

技术介绍

[0003]已知使用了以氯乙烯、聚乙烯、聚乙烯

乙酸乙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等为主原料的透明薄膜的农业大棚,在夏季的日照时等,因由太阳光产生的太阳照射热,大棚内有时成为40℃以上的高温,并且已知在冬季的日照时等,仅靠由太阳光产生的日射热,大棚内的保温效果不充分。
[0004]因此,已知在夏季的日照时,利用空调冷却大棚内的空气的方法、使用细雾冷却装置(例如,喷雾风扇(mist fan)、喷雾冷却器(mist cooler)等)在大棚内使水滴(细雾)飞散,通过其汽化热进行冷却的方法等(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0005]并且,已知在冬季的日照时,从加热器等热源将热量供给至大棚内而抑制温度下降的方法等。
[0006]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一种大棚的制冷供暖方法,其中,大棚的制冷供暖装置在温室、塑料大棚等大棚内设有热泵的室内机,在所述大棚外设有热泵的室外机,其中,在该热泵的室内机的吐出口附近设有循环扇,将由该循环扇送出的暖气或冷气送至所述循环扇和在长边方向上闪设置的其他循环扇,利用该循环扇和其他循环扇,一边混合从所述吐出口排出的暖气或冷气和停留在吐出口附近的内部气体,一边在与所述大棚的长边方向大致水平的方向上确保暖气或冷气的流动和广泛区域的暖气或冷气的流动,所述制冷供暖方法的目的在于,使所述暖气或冷气均匀地扩充至整个大棚。”([权利要求8])。
[0007]并且,作为使用细雾冷却装置的方法,通过水滴的汽化,大棚内处于高湿状态,因此一般使用使大棚内的空气进行通风的通风机构。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一种植物栽培温室,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如下:将上部用透明的包覆材(2)包覆而成的大棚主体(1)内部,通过能够上下通气的区划材(6)区划为顶棚侧的上部室(21)和成为栽培室的下部室(22)的上下2个室,在上述下部室(22)的侧面(11)绷紧敷设防虫网(3),通过细雾制冷装置(7)在上述上部室(21)内进行细雾制冷,具有将上述上部室(21)内的空气排出至大棚外的排气风扇(5),并且通过利用排气风扇(5)将上述上部室(21)内的空气强制排气,使得上述下部室(22)内的空气继续被吸引至上述上部室(21)内,外部气体通过上述防虫网(3)被导入到上述下部室(22)内。”([权利要求1])。
[0008]另一方面,已知有为了防止冬天的低温而将薄膜设为双重的双重结构的农业大棚。
[0009]例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内容:“一种保温片,其以覆盖农业用大棚的整个侧面的方式配置,将至少两片合成树脂片在沿上下方向隔开规定间隔的部位沿水平方向热粘
接而形成有多个空气流路部,其中,在合成树脂片的各热粘接部位,沿水平方向隔开所需间隔而设有与各自的空气流路连通的多个排水部。”([权利要求1]),并且记载有如下方式内容:位于外侧的合成树脂片为非透气性片材,且位于内侧的合成树脂片为形成有多个微小细孔的透气性片材([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4])。
[0010]并且,农业大棚用薄膜一般以氯乙烯、聚乙烯、聚乙烯

乙酸乙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

四氟乙烯共聚物等为主原料。
[0011]已知有如下问题:以这种材料制作的农业大棚由于透湿性(透湿度)较低,因此来自土壤中的水蒸气附着于薄膜内表面而形成水滴,其结果,薄膜的透明性下降,进而水滴过量滴落,妨碍植物生长(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及5等)。
[0012]针对这种问题,例如,专利文献6中提出有“一种农业用层叠薄膜,其具有:多层结构的基体薄膜,包括含有热塑性树脂的两个最外层及含有亲水性树脂的中间层;以及该多层结构的基体薄膜的至少一面的最表面上的亲水性涂膜层,并且具有通过具有棘状突起的针进行开孔加工而得到的多个微细孔。”。
[0013]以往技术文献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17093号公报
[001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198035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

10590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1

320161号公报
[001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6

279756号公报
[0020]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

0390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2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22]本专利技术人等对大棚内的制冷供暖时的通风进行了研究,结果明确了进行通风时制冷供暖的效率降低是理所当然的,但从制冷供暖的效率化的观点考虑,若不进行通风而进行制冷供暖,则大棚内的二氧化碳(CO2)因日照时的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被消耗掉,存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浓度不足的问题。
[0023]并且,本专利技术人等明确了在从防止害虫侵入的观点考虑,在不进行通风的状态下培育时,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0024]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中,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进行通风也能够维持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浓度的农业大棚用薄膜及使用该农业大棚用薄膜的农业大棚(以下,略记为“第1课题”。)。
[002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等对通过喷雾装置对大棚内进行冷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明确了专利文献2等中所记载的进行细雾制冷(进行细雾冷却)的农业大棚,从通过喷雾来降低上升的大棚内的湿度的观点考虑,需要进行通风,因此存在交替进行细雾冷却和通风的繁琐性,并且存在病虫害伴随通风而流入的问题。
[0026]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通风机构且能够抑制病虫害流入的农业大棚(以下,略记为“第2课题”。)。
[002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保温片进行了研究,结果得知当使用形成有微小细孔的具有透气性的片材作为位于内侧的合成树脂片(内衬薄膜)时,防止因温度差而产生的片材内侧(农业大棚的内部侧)的结露的效果不充分,并且光线透射率也降低,有可能妨碍植物的成长或农业大棚内的保温效果。
[0028]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中,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内衬薄膜的内侧结露且光线透射率高的农业大棚(以下,略记为“第3课题”。)。
[002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专利文献4~6等中所记载的以往公知的农业大棚用薄膜进行了研究,结果明确了若提高防滴性则有可能加工性变差,难以以较高的水平兼顾这些性能。
[0030]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中,其课题在于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大棚,其具有:外衬薄膜,形成与外部分隔的空间;内衬薄膜,以与所述外衬薄膜形成间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外衬薄膜的内侧;及通风机构,使存在于所述间隙中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与外部的空气进行通风,所述内衬薄膜的至少一部分由纤维素薄膜构成,所述纤维素薄膜含有纤维素酰化物树脂,且透湿度为600g/m2/24h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大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野祥吾近江祐依鹫谷公人池山昭弘石井英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