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29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9
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和控制器,在容器内的中部设置有液相分离滤芯,液相分离滤芯外接有给料泵,液相分离滤芯用于将油水混合液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在容器内的上部设置有单通导油滤芯,单通导油滤芯用于使油性成份单向通过,在容器内的下部设置有单通导水滤芯,单通导水滤芯用于使水成份单向通过,单通导水滤芯外接有出水管,在出油管上安装有电控开关阀,单通导油滤芯外接有出油管;在容器的中部设置有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油水界面的沉浮变化,控制器根据油水界面的沉浮变化从而控制给料泵和电控开关阀的开关状态,从而使油水界面保持在容器的中部。面保持在容器的中部。面保持在容器的中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水分离技术中,容器中的混合液体被分离产生分层现象,为保持容器内油水的保有量在一定的范围内,需要对油水分层界面进行监控,从而根据监控情况控制容器的出水量、出油量及进混合液的量,传统设备通过人员监视,并通过操作员对容器的出水量、出油量及进混合液的量进行调控,来保证容器内的油水平衡。另外,现有油水分离滤芯或聚结滤芯大多采用高档玻纤过滤材料、化纤过滤材料、木浆纤维过滤材料、玻璃纤维毡、化纤毡、多种端盖、骨架、网与布组成,其制造成本高且生产工艺复杂体积较大,废旧滤芯处理困难且影响环境。现有的油水分离设备从整体来说,生产成本高,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
[0004]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和控制器,在所述容器内的中部设置有液相分离滤芯,所述液相分离滤芯为内进外出结构,所述液相分离滤芯外接有给料泵,所述液相分离滤芯用于将油水混合液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在所述容器内的上部设置有单通导油滤芯,所述单通导油滤芯用于使油性成份单向通过,在所述容器内的下部设置有单通导水滤芯,所述单通导水滤芯用于使水成份单向通过,所述单通导油滤芯和单通导水滤芯均为外进内出结构,所述单通导水滤芯外接有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电控开关阀,所述单通导油滤芯外接有出油管;在所述容器的中部设置有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所述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油水界面的沉浮变化,所述控制器根据油水界面的沉浮变化从而控制所述给料泵和电控开关阀的开关状态,从而使所述油水界面的保持在所述容器的中部。
[0005]进一步:所述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容器中部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容器的上部相通,所述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容器的下部相通,在所述通道内设有悬浮球,所述悬浮球在所述通道内上下移动设置,所述悬浮球悬浮设置在所述通道内分层介质的界面处,所述位置传感器对应所述悬浮球固定安装在所述容器或者通道上,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悬浮球在所述通道内的位置。
[0006]进一步:所述悬浮球的上半球的密度小于其下半球的密度。
[0007]进一步:在所述容器中部的外壁上设有竖向的管道,所述管道的上端端部和下端端部均弯折后与所述容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通道设置在所述管道内。
[0008]进一步: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位于所述管道上端端部的弯折处或者下端端部的弯折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朝向所述悬浮球,检测精度高。
[0009]进一步: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磁感应传感器,所述悬浮球内设置有永磁体,在所述管
道的中部分布有所述磁感应传感器;悬浮球的位置不同,触发相应位置的磁感应传感器,从而检测悬浮球在通道内所处的位置。
[0010]进一步: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电容感应传感器,在所述管道的中部分布有所述电容感应传感器;当悬浮球经过电容感应传感器时,电容感应传感器中的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判断悬浮球在通道内的位置。
[0011]进一步:所述单通导油滤芯包括带孔结构的第一内骨架,所述第一内骨架围成一个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置有出油口,在所述第一内骨架上从内向外依次贴合设置有第一内亲油层、第一疏水层和第一外亲油层,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空腔为长条形,在所述第一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端盖和第一封堵端盖,所述第一内骨架、第一内亲油层、第一疏水层和第一外亲油层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盖和第一封堵端盖之间并均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盖和第一封堵端盖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盖的中部密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管接头的内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所述第一连接管接头的内端端口即为所述出油口,所述第一空腔竖向设置,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端,所述出油管的内端端部密封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接头的外端端部,所述出油管的外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方且从所述容器上穿出。第一连接端盖和第一封堵端盖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强度,且在应用中方便安装。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内亲油层和第一外亲油层均为表面浸渍亲油改性的涤纶材质制成,所述第一疏水层为表面浸渍疏水改性的涤纶材质制成。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外亲油层为30

200克重,所述第一疏水层为80

400克重,所述第一内亲油层是30

160克重。根据不同性质的油性混合物,采用不同规格的亲油层和疏水层,油性物质的粘度越大,亲油层和疏水层的克重越小。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内骨架为圆筒型结构。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内骨架采用冲孔板制成。
[0017]进一步:所述单通导水滤芯包括带孔结构的第二内骨架,所述第二内骨架围成一个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第二内骨架上从内向外依次贴合设置有第二内亲水层、第二疏油层和第二外亲水层。
[0018]进一步:所述第二空腔为长条形,在所述第二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端盖和第二封堵端盖,所述第二内骨架、第二内亲水层、第二疏油层和第二外亲水层均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盖和第二封堵端盖之间并均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盖和第二封堵端盖密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盖的中部密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管接头的内端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所述第二连接管接头的内端端口即为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二空腔竖向设置,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端,所述出水管的内端端部密封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管接头的外端端部,所述出水管的外端端部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下方且从所述容器上穿出。第二连接端盖和第二封堵端盖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强度,且在应用中方便安装。
[0019]进一步:所述第二内亲水层和第二外亲水层均为表面浸渍亲水改性的涤纶材质制成,所述第二疏油层为表面浸渍疏油改性的涤纶材质制成。
[0020]进一步:所述第二外亲水层为30

120克重,所述第二疏油层为80

200克重,所述第
二内亲水层是30

160 克重。根据不同性质的油性混合物,采用不同规格的亲水层和疏油层,油性物质的粘度越大,亲水层和疏油层的克重越小。
[0021]进一步:所述第二内骨架为圆筒型结构。
[0022]进一步:所述第二内骨架采用冲孔板制成。
[0023]进一步:所述能液相分离滤芯,包括带孔结构的第三内骨架和第三外骨架,所述第三内骨架围成一个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设置有进液口,在所述第三内骨架上从内向外依次贴合设置有第三亲油层、第三亲水层、第三疏水层、第三疏油层和第三外骨架。
[0024]进一步:所述第三空腔为长条形,在所述第三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端盖和第三封堵端盖,所述第三内骨架、第三亲油层、第三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和控制器,在所述容器内的中部设置有液相分离滤芯,所述液相分离滤芯外接有给料泵,所述液相分离滤芯用于将油水混合液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在所述容器内的上部设置有单通导油滤芯,所述单通导油滤芯用于使油性成份单向通过,在所述容器内的下部设置有单通导水滤芯,所述单通导水滤芯用于使水成份单向通过,所述单通导水滤芯外接有出水管,在所述出油管上安装有电控开关阀,所述单通导油滤芯外接有出油管;在所述容器的中部设置有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所述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油水界面的沉浮变化,所述控制器根据油水界面的沉浮变化从而控制所述给料泵和电控开关阀的开关状态,并使所述油水界面的保持在所述容器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介质界面平衡监测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容器中部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上端与所述容器的上部相通,所述通道的下端与所述容器的下部相通,在所述通道内设有悬浮球,所述悬浮球在所述通道内上下移动设置,所述悬浮球悬浮设置在所述通道内分层介质的界面处,所述位置传感器对应所述悬浮球固定安装在所述容器或者通道上,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悬浮球在所述通道内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球的上半球的密度小于其下半球的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通导油滤芯包括带孔结构的第一内骨架,所述第一内骨架围成一个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置有出油口,在所述第一内骨架上从内向外依次贴合设置有第一内亲油层、第一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廷中薛云珠李其倩贵传震薛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顺过滤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