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81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基层进行清理,打磨平整并润湿;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铺设钢筋、安装模板;将混凝土均匀摊铺在模板内,然后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找平;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水泥、粉煤灰、矿渣、水、粗骨料、细骨料、减水剂、大豆异黄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耐磨混凝土地面是将金属或高强度矿物骨料均匀地撒在混凝土表面,经过找平打磨,从而与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整体的地面。耐磨混凝土地面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好,不起尘,防油性、抗渗透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厂房、仓库、码头、停车场等工程地面。
[0003]但是,耐磨混凝土地面与普通混凝土地面一样也存在开裂的质量问题。耐磨混凝土地面的开裂原因有很多,例如混凝土在温度、收缩等作用下,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基础温差和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或由于其他原因产生的应力释放,使混凝土中出现裂缝。又如,地面面层耐磨骨料强度较高,其收缩比与混凝土收缩比不同,相互制约产生裂缝。
[0004]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所以在保证耐磨地面耐磨性的前提下,急需提高其抗开裂性能,从而提高耐磨地面的整体性能,提高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耐磨混凝土地面抗开裂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
[0006]本申请的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基层处理:将基层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并打磨平整,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的10

15h内润湿基层;
[0009]S2.钢筋铺放、模板支设: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铺设钢筋、安装模板;
[0010]S3.混凝土施工:将混凝土均匀摊铺在模板内,然后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找平;
[0011]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220

240份、粉煤灰100

110份、矿渣90

100份、水130

140份、粗骨料900

1000份、细骨料780

800份、减水剂3

3.5份、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18

22份;
[0012]S4.耐磨面层施工:在混凝土凝结2

3h后,将耐磨骨料均匀的铺撒在初凝混凝土表面,然后进行磨光;在第一次铺撒完成45

75min后,进行第二次耐磨骨料的铺撒,第二次铺撒方向与第一次的铺撒方向垂直,并再次进行磨光;
[0013]S5.养护:在面层施工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15

20d。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首先对基层进行处理,然后在基层上进行钢筋和模板的铺设,再在模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接着在初凝混凝土表面铺撒耐磨骨料,最后进行
养护,整个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非常简单,而且通过优化混凝土中的组分,使铺设的耐磨混凝土地面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开裂性能。
[0015]具体的,本申请采用特定配比的水泥、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胶凝材料,降低了水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水泥的水化作用,减少了温度应力的产生,最终降低了混凝土开裂的发生率。同时,粉煤灰和矿渣还能够优化水泥的级配,提高混凝土整体的稳定性。本申请减水剂的加入,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拌和水量,减低水灰比,降低坍落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开裂性能。本申请在混凝土中还加入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其能够吸收数百倍至数千倍于自身重量的水,而且保水性强,即使加压水也不会被挤出。本申请的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是通过大豆异黄酮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更优秀,将其加入混凝土中可以吸收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从而进一步降低水灰比,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其优秀的保水性,还能够降低混凝土干结后体积的收缩量,从而缩小混凝土与耐磨骨料收缩比之间的差距,减少二者的相互制约,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优化混凝土中各组分的使用量以及加入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可以有效减缓水化作用的进程,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最终提高了耐磨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开裂性能。
[0017]可选的,步骤S1中,在对基层进行平整处理的同时进行拉毛处理。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对基层做平整处理的同时进行拉毛处理,使基层表面形成很多凹槽或凹坑,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显著提高基层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避免在基层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空鼓或分层进而演变成后期的裂缝,减少了裂缝的形成。
[0019]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a.在冰水浴及200

300rpm/min搅拌转速下,用3

6mol/L NaOH溶液中和甲基丙烯酸酯至中和度为85

95%;
[0021]b.向5

10%大豆异黄酮溶液中加入过硫酸钾,200

300rpm/min搅拌5

8min;大豆异黄酮的加入量为甲基丙烯酸酯质量的0.08

0.1%;过硫酸钾的加入量为甲基丙烯酸酯质量的0.1

0.15%;
[0022]c.将引发后的大豆异黄酮溶液加入到步骤a获得的混合液中,200

300rpm/min搅拌3

5min;
[0023]d.向步骤c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甲基丙烯酸酯质量的0.02

0.04%,200

300rpm/min搅拌3

5min,在70

80℃下进行接枝聚合反应3.5

4h,冷却,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大豆异黄酮、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制备得到吸水和保水性能良好的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将其加入到混凝土中,可以有效减缓混凝土的水化进程,减少温度应力产生,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发生率。
[0025]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混凝土还包括15

18份增强纤维。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混凝土中进一步加入增强纤维,增强纤维可以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增加混凝土内部个组分的连接强度,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层处理:将基层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并打磨平整,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的10

15h内润湿基层;S2.钢筋铺放、模板支设: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铺设钢筋、安装模板;S3.混凝土施工:将混凝土均匀摊铺在模板内,然后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找平;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220

240份、粉煤灰100

110份、矿渣90

100份、水130

140份、粗骨料900

1000份、细骨料780

800份、减水剂3

3.5份、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18

22份;S4.耐磨面层施工:在混凝土凝结2

3h后,将耐磨骨料均匀的铺撒在初凝混凝土表面,然后进行磨光;在第一次铺撒完成45

75min后,进行第二次耐磨骨料的铺撒,第二次铺撒方向与第一次的铺撒方向垂直,并再次进行磨光;S5. 养护:在面层施工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15

20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对基层进行平整处理的同时进行拉毛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大豆异黄酮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冰水浴及200

300rpm/min搅拌转速下,用3

6mol/L NaOH溶液中和甲基丙烯酸酯至中和度为85

95%;b.向5

10%大豆异黄酮溶液中加入过硫酸钾,200

300rpm/min搅拌5

8min;大豆异黄酮的加入量为甲基丙烯酸酯质量的0.08

0.1%;过硫酸钾的加入量为甲基丙烯酸酯质量的0.1

0.15%;c.将引发后的大豆异黄酮溶液加入到步骤a获得的混合液中,200

300rpm/min搅拌3

5min;d.向步骤c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为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玲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