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267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模步骤,导入每个网元各自的规范文档,并对导入的规范文档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建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包括各种指标要求;对比步骤,选择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并以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自动对比检测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结果步骤,生成并保存对比检测的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模型微调的灵活性和易用性,从网元的数据源头保障了上报数据的可靠性,同时支持多文件的并行处理数据,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多采用集团和各省两级集中管理体制,集团移动通信网管系统的网络管理中心(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NMC)负责对全集团网络的集中、统一管理,并且管理各省级移动设备的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OMC),其中,OMC北向向上提供符合移动通信网管标准的操作维护接口,南向向下管理网元(Network Element,NE)设备,网元设备为网络中具体通信设备或逻辑实体的统称,涉及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IP网等多个专业,因此,网元设备种类繁多,同一类专业下又有不同的网元类型,每个网元涉及的指标数据完全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
[0003]由此可见,最底层的网元设备上报的数据正确与否、完整与否、合理与否对上层通信网管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0004]现有通信网管技术中,网管系统中的资源数据和性能数据是通过网元直连接口和OMC系统获取的,而网元上报的数据就是存放在OMC中的FTP服务上。对于上报数据的正确与否,目前采用手工抽查的方式或后期通过北向接口数据的检测方式,但是现有这种方式容易漏测,不能充分发现问题,效率低下,时间成本高,漏测风险大,虽然能够进行部分的数据检测,但是缺乏对字段数值的合理性检测、字段关联关系的检测等,而且也没从源头上及早发现和定位出数据问题。由此可见,网元指标数据的检测一直是个难题,其自动化工具也是处于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及其系统、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既能提高检测覆盖率避免漏测又能提高检测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建模步骤,导入每个网元各自的规范文档,并对导入的所述规范文档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建立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各种指标要求;
[0008]对比步骤,选择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并以所述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自动对比检测所述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
[0009]结果步骤,生成并保存对比检测的结果。
[0010]优选的,所述建模步骤具体包括:
[0011]将每个网元各自所包括的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以EXCEL格式进行保存;
[0012]导入每个网元以EXCEL格式保存的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并对导入的规范文档进行识别以解析出每个网元的管理对象所包括的字段特征关系、条件关系、继承关系;
[0013]根据每个网元的管理对象所包括的字段特征关系、条件关系、继承关系,每个网元自动生成所述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与所述管理对象相关的各种指标要求。
[0014]优选的,所述对比步骤具体包括:
[0015]获取以EXCEL格式保存的所述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作为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
[0016]将所述真实文件数据进行XML文件解析后保存在本地缓存中;
[0017]以所述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自动对比检测所述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
[0018]优选的,所述结果步骤具体包括:
[0019]生成并保存对比检测的结果,所述结果包括结果概括页面、错误概括页面和错误明细页面。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建模模块、对比模块和结果模块,其中,
[0021]所述建模模块,用于导入每个网元各自的规范文档,并对导入的所述规范文档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建立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各种指标要求;
[0022]所述对比模块,用于选择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并以所述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自动对比检测所述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
[0023]所述结果模块,用于生成并保存对比检测的结果。
[0024]优选的,所述建模模块具体用于:
[0025]将每个网元各自所包括的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以EXCEL格式进行保存;
[0026]导入每个网元以EXCEL格式保存的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并对导入的规范文档进行识别以解析出每个网元的管理对象所包括的字段特征关系、条件关系、继承关系;
[0027]根据每个网元的管理对象所包括的字段特征关系、条件关系、继承关系,每个网元自动生成所述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与所述管理对象相关的各种指标要求。
[0028]优选的,所述对比模块具体用于:
[0029]获取以EXCEL格式保存的所述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作为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
[0030]将所述真实文件数据进行XML文件解析后保存在本地缓存中;
[0031]以所述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自动对比检测所述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
[0032]优选的,所述结果模块具体用于:
[0033]生成并保存对比检测的结果,所述结果包括结果概括页面、错误概括页面和错误明细页面。
[0034]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处理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计算机处理指令来执行前述的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
[0035]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的步骤。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导入网元的规范文档进行识别来建立包含各种指标要求的数据模型,以及通过智能化文本类识别技术来提取网元的管理对象所包括的多种关系,并利用多种关系自动生成数据模型,可以提高检测的覆盖率,同时支持在线人工修订,提高了模型微调的灵活性和易用性;另外,以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通过自动对比检测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可以提高检测网元数据覆盖率,使得从网元的数据源头保障了上报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采用文件方式独立存储对比检测的结果,脱离数据库,减小了对外部中间件的依赖,提高了系统部署便捷性,同时支持多文件的并行处理数据,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建模步骤,导入每个网元各自的规范文档,对导入的所述规范文档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建立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各种指标要求;对比步骤,选择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并以所述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自动对比检测所述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结果步骤,生成并保存对比检测的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步骤具体包括:将每个网元各自所包括的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以EXCEL格式进行保存;导入每个网元以EXCEL格式保存的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并对导入的规范文档进行识别以解析出每个网元的管理对象所包括的字段特征关系、条件关系、继承关系;根据每个网元的管理对象所包括的字段特征关系、条件关系、继承关系,每个网元自动生成所述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与所述管理对象相关的各种指标要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步骤具体包括:获取以EXCEL格式保存的所述NRM规范文档和PM规范文档作为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将所述真实文件数据进行XML文件解析后保存在本地缓存中;以所述数据模型中的指标要求为基准,自动对比检测所述待检测网元的真实文件数据中的指标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步骤具体包括:生成并保存对比检测的结果,所述结果包括结果概括页面、错误概括页面和错误明细页面。5.一种网元指标数据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建模模块、对比模块和结果模块,其中,所述建模模块,用于导入每个网元各自的规范文档,并对导入的所述规范文档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建立数据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各种指标要求;所述对比模块,用于选择待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通陈晨蒋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