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胶囊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胶体囊是一种新颖的以胶体粒子为壳壁结构的新型微胶囊,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在皮克林乳浊液油
‑
水界面可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球面胶体壳。与传统微胶囊相比,胶体囊在结构上更为稳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机械性能高,主要取决于胶体粒子经有序界面组装后所形成的壳壁的厚度及紧密度;(2)热稳定性良好,这是由于目前可用于制备胶体囊的胶体粒子大部分为无机粒子,例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碳酸钙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等,这些无机胶体粒子通常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基于此,在制备和应用胶体囊时,由于其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其所包埋的芯材成分具有更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表现为不易发生泄漏和降解等,最终实现理想的包埋效果。因此,利用胶体囊包埋芯材成分已受到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高度关注。
[0003]迄今为止,在胶体囊的制备上,多种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囊具有核
‑
壳结构,所述胶体囊的粒径分布介于1~30μm,所述核
‑
壳结构包括胶体壳壁结构和凝胶核,所述胶体壳壁结构为一层或多层改性纳米碳酸钙壳壁结构,所述凝胶核为海藻酸/卡拉胶经交联形成的凝胶核,所述凝胶核内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酸钙是指以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为原料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而得到的改性产物,所述改性产物的粒径分布介于40~8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亲水性成分是指为茶多酚、花青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浓度范围为0.1~1g/mL,所述的小分子亲水性成分溶解于冰醋酸水溶液中,所述冰醋酸水溶液的pH值为4.5~6.0。5.一种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和卡拉胶加入至纯水中,于室温下搅拌得到海藻酸/卡拉胶混合溶液;将小分子亲水性成分加入至冰醋酸水溶液中,于室温下避光搅拌,得到小分子亲水性成分溶液;(2)将改性纳米碳酸钙和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加入至蓖麻油中,于50~65℃恒温水浴中充分搅拌,得到含有改性纳米碳酸钙和疏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蓖麻油分散液;(3)在800~2000rpm的搅拌下向所述含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和疏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蓖麻油分散液中逐滴加入海藻酸/卡拉胶混合溶液,于50~65℃下搅拌5~15min,随后加入小分子亲水性成分溶液,继续搅拌10~15min使其充分乳化,制备得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和疏水性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油包水乳浊液;(4)将葡萄糖酸内酯和氯化钾加入至纯水中,于室温下搅拌,得到澄清透明的葡萄糖酸内酯/氯化钾混合溶液;(5)向所述乳浊液中逐滴加入葡萄糖酸内酯/氯化钾混合溶液,于50~65℃下连续搅拌30~60min,物理交联形成包埋小分子亲水性成分的胶体囊乳浊液;(6)向所述胶体囊乳浊液中,加入无水乙醇反复清洗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