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57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包括设置为可移动的废水槽,以及泡茶室;其中,所述废水槽由动力源驱动进行移动;所述泡茶室下方设有排放口,于所述的排放口处设有阀组件,且于泡茶室下方与阀组件对应处设有用于控制阀组件开闭排放口的阀控制架;所述阀控制架下方设有茶水出口。其能实现全自动化的泡茶,减少操作的繁琐程度,同时也可以减少使用者出错的可能。同时实现第一泡茶可以另外排到废水盘的功能。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灵活性强,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泡制茶叶、各种花类、各种水果等功夫茶、养生茶的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步使用泡茶机代替直接用水杯浸泡茶叶的泡茶方式了。利用泡茶机进行泡茶,首先,将茶叶放入茶篮中,茶篮下降使茶叶浸泡在水中,完成泡茶的过程。然后,待茶叶浸泡充分后,茶篮上升,取出用过的茶叶。现有的茶篮升降主要是由电机驱动的,通过丝杆、皮带、链条或者凸轮等机械方式传动。泡茶通常涉及到用壶体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水,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分离壶体内装有的泡茶原料进行浸泡,从而泡出正确味道的茶水。目前,市场上有的泡茶器的结构太复杂,设有水箱、泡茶壶体、装茶杯等,体积庞大,且操作极为不便,成本高昂。并且,现有的泡茶机基本上没有设置特定的洗茶机构,对于第一泡茶水需要手动倒掉,无法自动来对茶叶进行冲泡洗涤,其操作较为繁琐。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306650U公开了一种微电脑控制的自动泡茶机,包括外壳和储水器,在储水器中设有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还包括微电脑控制器和设置在储水器内腔的泡茶装置,所述泡茶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透水壶体和驱动机构,升降机构的驱动输入端连接驱动机构的驱动力输出端,驱动机构的控制输入端连接微电脑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之一,透水壶体与升降机构驱动输出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构带动透水壶体在储水器内腔中上、下移动,形成自动升降式泡茶装置;微电脑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之一连接水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微电脑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之二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该泡茶机结构较为复杂,且无设置洗茶机构,无法对第一泡茶水进行自动排出。
[000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自动洗茶排出废水的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该洗茶机构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废水槽以及阀控制架,来实现对泡茶室阀组件的控制,以及对泡茶室排出的茶水的接收排出。通过控制废水槽移动,来实现泡茶室阀组件的开启与关闭,另外,还能实现通过废水槽接收第一泡茶水,使冲茶过程更为智能化,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包括设置为可移动的废水槽,以及泡茶室;其中,所述废水槽由动力源驱动进行移动;所述泡茶室下方设有排放口,于所述的排放口处设有阀组件,,以使所述废水槽经移动后控制阀组件开启或关闭。所述泡茶室下方与阀组件对应处设有用于控制阀组件开闭排放口的阀控制架;所述阀控制架下方设有茶水出口。
[0008]具体的,对于阀组件的控制,具体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为:所述的废水槽处于第一位置(即废水槽复位)时,所述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废水槽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中,第二位置是指废水槽对准排放口时所处的位置),所述的阀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泡茶室内的茶水从排放口流入废水槽中;所述废水槽处于第三位置时(其中,第三位置是指废水槽在移动过程中,未达到泡茶室排放口时所处的位置),所述阀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的排放口连通所述的茶水出口。
[0009]第二种方式为:当所述的废水槽处于第一位置时,首先所述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当机器泡茶完毕后,所述阀组件到达打开状态,茶水经茶水出口流到茶杯中;当所述废水槽处于第二位置时,首先所述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当机器洗茶完毕后,所述阀组件到达打开状态,所述泡茶室内的废水从排放口流入废水槽中。
[0010]以上的,所述阀控制架朝向废水槽的一侧设有与废水槽配合的控制端;所述阀控制架设有连通至茶水出口的开口;
[0011]更为具体的,该结构对应上述第一种情况,由废水槽控制阀控制架;当废水槽未移动时(即处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的阀组件处于关闭所述排放口的位置;当所述废水槽朝茶水出口方向移动时,废水槽对阀控制架的控制端施力顶起,使得阀控制架所设的顶杆上移顶起阀组件,以使所述阀组件开启所述的排放口,泡茶室内的茶水经茶水出口流出;当废水槽移动至茶水出口处(即处于第二位置时),茶水排至废水槽。
[0012]具体的,上述洗茶机构的工作原理为:用户通过在泡茶室进行茶叶冲泡后,需排除第一泡茶。此时启动电机(即动力源),由电机驱动废水槽移动,此时所述的顶杆上移顶开阀组件,使泡茶室的水排出后流经阀控制架的开口,再经茶水出口流至废水槽,最后通过废水槽排出。当茶水排出后,电机反向运动,此时废水槽复位。所述阀组件跟随所述的顶杆下移,直至实现泡茶室阀门的关闭。该洗茶机构,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废水槽,由电机控制废水槽移动,进而控制泡茶室阀组件的开启与关闭,实现了茶水的排出。
[0013]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座盖;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设置在第一腔室上方;所述第一腔室顶部开口,第二腔室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一腔室用于放置废水槽,第二腔室用于放置阀控制架;所述茶水出口设置在第二腔室的底部。
[0014]具体的,固定座的设置,是用于放置废水槽及阀控制架,且能设置输出齿轮来带动废水槽移动;同时,固定座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阀控制架在废水槽上方,以使废水槽通过阀控制架控制阀组件的开启与关闭。该结构设计小巧,能够节约空间,且结构紧凑。
[0015]具体的,固定座的上方设有固定座盖,用于放置并固定所述的泡茶室。
[0016]以上的,所述废水槽设有上端面,于上端面设有凹槽,于所述的凹槽两侧设有斜坡连接至上端面;所述阀控制架的控制端在所述的上端面、斜坡、凹槽相配合产生上下移动。
[0017]具体的,上端面、斜坡、凹槽形成一条运动轨迹线,阀控制架的控制端由该轨迹线控制其运动。
[0018]优选的,所述的废水槽朝向上开口,上端面位于开口顶部。
[0019]优选的,所述的废水槽由所述的固定座盖限制其向上移动。
[0020]优选的,所述的废水槽的移动位置,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设有限位开关进行控制。
[0021]以上的,所述动力源采用电机,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废水槽侧壁设有与输出齿轮配合的齿条,以使所述输出齿轮带动废水槽运动。
[0022]具体的,输出齿轮用于驱动废水槽,以使废水槽移动;通过在废水槽侧壁面上设有与输出齿轮配合的齿条,可以通过电机进行驱动,且结构简单。
[0023]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在固定座下方,电机输出轴进入固定座的第一腔室内,与输出齿轮形成连接。
[0024]优选的,所述废水槽侧壁下方设有排水口。
[0025]具体的,废水槽侧壁设有排水口,可以通过与导管连接来实现废水槽内的水排出。该结构设计,可以使茶水即时排出,废水槽无需存储茶水。
[0026]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用于搁置阀控制架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嵌合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泡茶机的洗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为可移动的废水槽,以及泡茶室;其中,所述废水槽由动力源驱动进行移动;所述泡茶室下方设有排放口,于所述的排放口处设有阀组件,以使所述废水槽经移动后控制阀组件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茶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废水槽处于第一位置时,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废水槽处于第二位置时,阀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泡茶室内的茶水从排放口流入废水槽中;当所述废水槽处于第三位置时,阀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排放口连通所述的茶水出口;或者,当所述废水槽处于第一位置时,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当泡茶室泡茶完毕后,阀组件到达打开状态时,茶水经茶水出口流到茶杯中;当所述废水槽处于第二位置时,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当泡茶室泡茶完毕后,阀组件到达打开状态,泡茶室内的废水从排放口流入废水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室下方与阀组件对应处设有用于控制阀组件开闭排放口的阀控制架;所述阀控制架下方设有茶水出口;所述阀控制架朝向废水槽的一侧设有与废水槽配合的控制端;所述阀控制架设有连通至茶水出口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座盖;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第二腔室设置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卡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