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基于检测装置实现,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激光频闪照明箱、激光控制器、电子控制箱、工控机、压电陶瓷、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分光棱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以及第三透镜;该方法包括:令第一反射镜与光轴成一定小夹角;通过电子控制箱输出正弦信号调制信号产生超声波激励墙体,使待测玻璃幕墙形成振动;通过激光控制器控制激光频闪照明箱产生与振动同频的频闪光来对待测玻璃幕墙进行照明;令被待测玻璃幕墙反射的光经过第一、第二透镜形成的4f系统入射至分光棱镜后分为两束第一和第二子束;再使得第一、第二子束分别被第一、第二反射镜反射并通过第三透镜汇聚并发生干涉。反射镜反射并通过第三透镜汇聚并发生干涉。反射镜反射并通过第三透镜汇聚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视觉和大数据的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视觉和大数据的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高层建筑目前有很多都采用玻璃幕墙。
[0003]然而,这些玻璃幕墙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对玻璃幕墙进行安全检测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意图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意图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检测装置实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相机、激光频闪照明箱、激光控制器、电子控制箱、工控机、压电陶瓷、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分光棱镜、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以及第三透镜;所述主动安全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电子控制箱输出正弦信号调制信号以产生超声波激励墙体,使得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待测玻璃幕墙形成振动;通过所述激光控制器控制所述激光频闪照明箱产生与所述待测玻璃幕墙上形成的振动同频的频闪光来对所述待测玻璃幕墙进行照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形成4f系统,使被所述待测玻璃幕墙反射的光经过所述4f系统后入射至所述分光棱镜后分为第一子束和第二子束;令所述第一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的分光面反射后,沿着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镜面法线方向成预设夹角的方向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令所述第二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的分光面透射后,沿着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法线方向入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其中,通过所述压电陶瓷控制与所述压电陶瓷连接的所述第二反射镜在沿光轴的方向上产生预设的正位移或负位移;令从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回的第一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透射后,经所述第三透镜后向所述相机输出;令从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回的第二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反射后,经所述第三透镜后向所述相机输出,并与向所述相机输出的第一子束汇聚并发生干涉,由所述相机接收对应的干涉图像,以通过所述相机将所述干涉图像发送至工控机。
[0007]优选地,所述预设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30度的角度;所述预设夹角为2度、5度或10
度。
[0008]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声控器以及发射器;通过所述声控器以及发射器控制所产生的超声波激励所述墙体。
[0009]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红外热传感装置;利用所述红外热传感装置对待测玻璃幕墙进行传感而得到热传感数据。
[0010]优选地,通过所述工控机对获得的干涉图像进行所述预处理。
[0011]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包括滤波和降噪。
[0012]优选地,通过所述工控机利用预先构建的玻璃幕墙检测数据识别算法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干涉图像进行识别和分析。
[0013]优选地,所述玻璃幕墙检测数据识别算法模型通过预先获得大量的训练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训练模型而获得。
[0014]优选地,包括多个检测装置,所述多个检测装置用于设置在多个检测点,以获得对应检测点的玻璃幕墙的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至少包括对应的干涉图像。
[0015]优选地,所述训练数据具有对应的标签,标签包括损耗的类型和损耗的等级;损耗的类型分为裂痕、凹坑、划痕、破碎和污渍;每种损耗划分为0级、1级、2级和3级,0级表示没有损耗,1
‑
3级表示损耗越来越严重。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主动安全检测方法,在建筑物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检测上能够测量尽可能大的区域,有助于发现大面积的振动分布异常(通常对应于缺陷),同时也提高了扫描速度,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时间平均法测量所需的时间较短。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其集成4f系统,结构简单、光路稳定、视场角大,可更适用于建筑物玻璃幕墙服役状态主动安全检测系统。
[0018]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其中: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系统的一个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系统的另一个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示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激光频闪照明示意图;图5是被测物的成像图;图6是获得的干涉图;
图7是实时相减条纹图;图8是示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组成的4f光学系统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系统的视场角原理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处理的流程图。
[002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仅仅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而示出的,而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附图中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了,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0022]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系统。
[0024]下面结合图1来描述上述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系统的一个示例。
[0025]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既有玻璃幕墙服役状态安全检测现状,提出了一种玻璃幕墙服役状态主动安全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得的干涉图像经过后续分析能够获得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有效信息,是否安全等,是否有损坏等,实现安全检测。
[0026]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主动安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检测装置实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相机(1)、激光频闪照明箱(2)、激光控制器(3)、电子控制箱(4)、工控机(5)、压电陶瓷(10)、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分光棱镜(13)、第一反射镜(14)、第二反射镜(15)以及第三透镜(16);所述主动安全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电子控制箱(4)输出正弦信号调制信号以产生超声波激励墙体(9),使得安装在所述墙体(9)上的待测玻璃幕墙(8)形成振动;通过所述激光控制器(3)控制所述激光频闪照明箱(2)产生与所述待测玻璃幕墙(8)上形成的振动同频的频闪光来对所述待测玻璃幕墙(8)进行照明;所述第一透镜(11)和所述第二透镜(12)形成4f系统,使被所述待测玻璃幕墙(8)反射的光经过所述4f系统后入射至所述分光棱镜(13)后分为第一子束和第二子束;令所述第一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13)的分光面反射后,沿着与所述第一反射镜(14)的镜面法线方向成预设夹角的方向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镜(14);令所述第二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13)的分光面透射后,沿着所述第二反射镜(15)的镜面法线方向入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15);其中,通过所述压电陶瓷(10)控制与所述压电陶瓷(10)连接的所述第二反射镜(15)在沿光轴的方向上产生预设的正位移或负位移;令从所述第一反射镜(14)反射回的第一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13)透射后,经所述第三透镜(16)后向所述相机(1)输出;令从所述第二反射镜(15)反射回的第二子束经所述分光棱镜(13)反射后,经所述第三透镜(16)后向所述相机(1)输出,并与向所述相机(1)输出的第一子束汇聚并发生干涉,由所述相机(1)接收对应的干涉图像,以通过所述相机(1)将所述干涉图像发送至工控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服役状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岩,苏展,张志峰,吴思进,李照宇,安浩平,吴顺丽,冯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