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12150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整体式活性炭载体;负载于载体的活性金属,所述活性金属选自钯、铂、铱、镍的至少一种;负载于载体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二金属选自铜、锡、银、锌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呈包裹型结构,核部为活性金属,壳层为第二金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应用于加氢脱氯反应中,能提高反应选择性。能提高反应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所述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在气相加氢脱氯反应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三氟三氯乙烷制备三氟氯乙烯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替代传统化学还原法的催化加氢脱氯技术已经在合成氢氟烃等含氟材料的重要单体反应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目前最经济绿色、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目前,常见的加氢脱氯催化剂主要以钯为主活性组分,镁、钴、铜、铋等为助剂,负载于活性炭、二氧化硅、氟化镁等载体上制备获得,具有良好的加氢脱氯性能。
[0003]欧洲专利EP0053657B1公开了将铂系金属负载于碱性氟化镁(如氟化镁钠、氟化镁钾)上制备获得加氢脱氯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可用于CFC

113制备三氟氯乙烯,CFC

113转化率最高为84%,产品选择性为82~84%。
[0004]欧洲专利EP0747337B1和中国专利CN1065261A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碳载催化剂,所述双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整体式活性炭载体;负载于载体的活性金属,所述活性金属选自钯、铂、铱、镍的至少一种;负载于载体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二金属选自铜、锡、银、锌中的一种;所述催化剂呈包裹型结构,核部为活性金属,壳层为第二金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金属的负载量为0.05~5.0%,第二金属的负载量为0.01~4.0%,且第二金属的负载量不高于活性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活性金属与第二金属的质量比为1~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部活性金属粒子尺寸≤90nm,壳层厚度≤5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活性炭载体的比表面积≥900m2/g,灰份≤3.0wt%,孔密度为10~50孔/cm2,密度为0.1~0.8g/mL。6.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核壳结构的加氢脱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活性金属负载将整体式活性炭载体浸渍于活性金属盐溶液中形成浸渍液,在25~85℃下浸渍2~6小时后取出,静置沥干,采用氮气流吹扫;A2.第二金属负载将负载有活性金属的整体式活性炭载体浸没于乙二醇中,并在乙二醇中通入氢气,搅拌,控制温度为20~95℃,压力为0.1~0.5Mpa,时间为1~10小时;滴入第二金属盐溶液,升温升压反应,反应温度为100~250℃,反应压力为0.1~2.0Mpa,反应时间为3~10小时,反应结束后取出沥干;A3.干燥将负载有活性金属和第二金属的整体式活性炭载体置于氮气气氛下,以0.5~2.0℃/min的速率从室温开始升温,至110~150℃后恒温干燥2~5小时,获得催化剂前体;A4.还原将催化剂前体置于氢气气氛下,以0.1~2.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450℃,恒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峰石能富刘武灿李玲金佳敏李小年卢春山聂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