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包括:座体、支撑座、限脱臂、弹性带动机构、弹性按动机构、喷雾瓶以及支撑架,座体用于放置在桌面上,座体一侧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背离座体侧面凹陷形成供内窥镜插入的缺口,在支撑座上铰接有限脱臂,限脱臂用于限制内窥镜与缺口脱离,在座体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放置有装有消毒液的喷雾瓶,在支撑架和座体处安装有位于喷雾瓶旁的弹性按动机构,在支撑座和座体内安装有弹性带动机构,弹性带动机构与弹性按动机构和限脱臂作用,弹性按动机构内设置有按动部,按动部用于按压喷雾瓶顶部。该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只有支撑功能没得消毒功能的问题。支撑功能没得消毒功能的问题。支撑功能没得消毒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耳鼻喉科内窥镜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由于内窥镜是重复使用的,内窥镜需要伸入到耳鼻喉内,因此会带有患者的分泌物,容易传播细菌,需要对内窥镜消毒,但是极有可能会忘记消毒,就直接放置在桌面上的支架上,桌面上支架用于对内窥镜的操作架继续支撑,避免内窥镜尖端与其他物体接触而受到污染,但是现有的支架仅仅只有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只有支撑功能没得消毒功能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包括:座体、支撑座、限脱臂、弹性带动机构、弹性按动机构、喷雾瓶以及支撑架,座体用于放置在桌面上,座体一侧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背离座体侧面凹陷形成供内窥镜插入的缺口,在支撑座上铰接有限脱臂,限脱臂用于限制内窥镜与缺口脱离,在座体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放置有装有消毒液的喷雾瓶,在支撑架和座体处安装有位于喷雾瓶旁的弹性按动机构,在支撑座和座体内安装有弹性带动机构,弹性带动机构与弹性按动机构和限脱臂作用,弹性按动机构内设置有按动部,按动部用于按压喷雾瓶顶部,弹性带动机构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用于使得弹性带动机构保持限脱臂处于限制内窥镜与缺口脱离的状态。
[0006]优选的是,弹性按动机构包括:弹性限位组件、按动杆、第二弹性件以及作用部,按动杆穿过支撑架,按动杆能相对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按动杆顶部连接有与喷雾瓶对准的按动部,按动杆底部安装有与弹性带动机构作用的作用部,按动杆与座体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抬高按动杆,按动杆连接有作用部,作用部用于与弹性带动机构作用,在按动杆旁安装有弹性限位组件,弹性限位组件用于保持按动杆通过作用部和弹性带动机构使得限脱臂处于打开缺口的状态。
[0007]优选的是,弹性带动机构包括:移动座、旋转销、旋转盘以及第一弹簧,在支撑座和座体的连接处安装有移动座,移动座能相对支撑座和座体在与内窥镜插入到缺口内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运动,移动座与作用部作用,移动座开设有供旋转销滑动的滑槽,滑槽的导向方向与移动座相对座体的移动方向垂直,旋转销能在滑槽内自转,旋转销固定在旋转盘的边缘上,旋转盘固定至限脱臂,限脱臂围绕旋转盘的中心线旋转,移动座与支撑座或座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为第一弹性件。
[000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实现了在按动弹性按动机构,既可以驱动限脱臂,又可以按动喷雾瓶,且实现了当限脱臂将内窥镜限制在缺口内后按动喷雾瓶对内窥镜进行消毒,避免了忘记消毒的现象发
生,且提高了操作效率,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
[001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的剖视图;
[0012]图2为旋转盘处的俯视图。
[0013]附图标记:座体1、支撑座2、限脱臂3、弹性带动机构4、移动座41、框体411、移动本体412、旋转销42、旋转盘43、第一弹簧44、弹性按动机构5、弹性限位组件51、限位销511、第三弹簧512、按动杆52、第二弹性件53、作用部54、按动部55、喷雾瓶6、支撑架7、内窥镜9。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5]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9消毒仪,包括:座体1、支撑座2、限脱臂3、弹性带动机构4、弹性按动机构5、喷雾瓶6以及支撑架7,座体1用于放置在桌面上,座体1一侧安装有支撑座2,支撑座2背离座体1侧面凹陷形成供内窥镜9插入的缺口,在支撑座2上铰接有限脱臂3,限脱臂3用于限制内窥镜9与缺口脱离,在座体1上安装有支撑架7,支撑架7上放置有装有消毒液的喷雾瓶6,在支撑架7和座体1处安装有位于喷雾瓶6旁的弹性按动机构5,在支撑座2和座体1内安装有弹性带动机构4,弹性带动机构4与弹性按动机构5和限脱臂3作用,弹性按动机构5内设置有按动部55,按动部55用于按压喷雾瓶6顶部,弹性带动机构4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用于使得弹性带动机构4保持限脱臂3处于限制内窥镜9与缺口脱离的状态。
[0016]为了设计结构简答的弹性按动机构5,为后续能与弹性带动机构4做准备,弹性按动机构5包括:弹性限位组件51、按动杆52、第二弹性件53以及作用部54,按动杆52穿过支撑架7,按动杆52能相对支撑架7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按动杆52顶部连接有与喷雾瓶6对准的按动部55,按动杆52底部安装有与弹性带动机构4作用的作用部54,按动杆52与座体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53,第二弹性件53用于抬高按动杆52,按动杆52连接有作用部54,作用部54用于与弹性带动机构4作用,在按动杆52旁安装有弹性限位组件51,弹性限位组件51用于保持按动杆52通过作用部54和弹性带动机构4使得限脱臂3处于打开缺口的状态。
[0017]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弹性带动机构4,弹性带动机构4包括:移动座41、旋转销42、旋转盘43以及第一弹簧44,在支撑座2和座体1的连接处安装有移动座41,移动座41能相对支撑座2和座体1在与内窥镜9插入到缺口内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运动,移动座41与作用部54作用,移动座41开设有供旋转销42滑动的滑槽,滑槽的导向方向与移动座41相对座体1的移动方向垂直,旋转销42能在滑槽内自转,旋转销42固定在旋转盘43的边缘上,旋转盘43固定至限脱臂3,限脱臂3围绕旋转盘43的中心线旋转,移动座41与支撑座2或座体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4,第一弹簧44为第一弹性件。
[0018]移动座41包括:框体411以及移动本体412,框体411开设供旋转销42滑动的滑槽,旋转销42位于滑槽内的段部为圆柱体结构,框体411固定至移动本体412,移动本体412固定
至第二弹簧一端,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至座体1内壁,第二弹簧为第二弹性件53,移动本体412与作用部54作用。
[0019]弹性限位组件51包括:限位销511以及第三弹簧512,第三弹簧512一端固定至座体1内壁,第三弹簧512另一端固定至限位销511一端,限位销511另一端用于插入至按动杆52上开设的限位孔内,限位销511插入至限位孔内的端部为半球体结构,在第三弹簧512的弹力下能保持限位销511伸入至限位孔内。
[0020]移动板体开设有供作用部54伸入的插孔,作用部54为梯形块,作用部54底面为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锐角,插孔内壁形成与与第一倾斜面接触的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靠近限脱臂3的边缘所在位置高于第一倾斜面背离限脱臂3的边缘所在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支撑座、限脱臂、弹性带动机构、弹性按动机构、喷雾瓶以及支撑架,座体用于放置在桌面上,座体一侧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背离座体侧面凹陷形成供内窥镜插入的缺口,在支撑座上铰接有限脱臂,限脱臂用于限制内窥镜与缺口脱离,在座体上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放置有装有消毒液的喷雾瓶,在支撑架和座体处安装有位于喷雾瓶旁的弹性按动机构,在支撑座和座体内安装有弹性带动机构,弹性带动机构与弹性按动机构和限脱臂作用,弹性按动机构内设置有按动部,按动部用于按压喷雾瓶顶部,弹性带动机构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用于使得弹性带动机构保持限脱臂处于限制内窥镜与缺口脱离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用内窥镜消毒仪,其特征在于,弹性按动机构包括:弹性限位组件、按动杆、第二弹性件以及作用部,按动杆穿过支撑架,按动杆能相对支撑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按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