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2087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通过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根据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将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进行关联,以将对应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进行关联,以实现后期对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的统一跟踪。统一跟踪。统一跟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前端采集设备所能够采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各种基于生物特征、物理特征进行目标识别的装置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前端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信息。其中,生物特征识别的装置可以为人脸抓拍采集系统、声纹特征采集系统、指纹采集系统、虹膜采集系统等。物理特征识别的装置是指进行特征识别的特定设备,如二维码扫描识别系统、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卡识别系统、无线手机信号特征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采集识别系统,物理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采集系统等等。这些技术在智慧城市运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断的丰富和壮大了城市管理的能力和需求。
[0003]然而,物理特征和生物特征的采集系统都有各自的采集特性,使得单一采集系统不能适应所有的应用场景,比如用于人脸抓拍的视频采集系统,一般情况下,采集范围在30米以内,而用于采集声音信号的声纹采集系统则需要在20米范围内进行数据采集,指纹、虹膜则更适合于近距离的数据采集(小于0.5米),无线手机信号特征码(IMSI)的采集依靠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采集,一般控制范围在300米以上,RFID可以做到10

20米,mac地址采集可以做到50米左右,蓝牙(BlueTooth)地址采集可以做到视距30米左右,身份证识别则需要近距离接触式识别。这些采集特性都决定的单一的采集系统无法满足同一时间、相同空间上的信息采集需求,也就存在着生物特征、物理特征无法进行关联,以满足后期统一标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生物特征和物理特征进行关联。
[0005]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包括:
[0006]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所述生物特征信号用于表征目标人体的生物属性,基于所述生物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
[0007]获取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所述物理特征信号用于表征电子设备的物理属性,基于所述物理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
[0008]将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将目标人体对应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电子设备对应的物理特征信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将对应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进行关联。
[0009]进一步地,在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以及获取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之前,还包括:
[0010]对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进行定向操作,所述定向操作用于约束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所采集信号的方向,以使所采集生物特征信号的空间与所采集物理特征信号的空间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将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进行比对,包括:
[0012]计算所述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所述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之间的距离差;
[0013]若距离差小于预设阈值,将对应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5]判断距离差小于预设阈值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是否一一对应;
[0016]若不是一一对应,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
[0017]基于所采集的所有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对应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
[0018]计算所有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所有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之间的距离差;
[0019]将距离差小于预设阈值且距离差最小的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对应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0020]进一步地,所述生物特征信号包括人脸图像和声音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0021]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或拾音器。
[0022]进一步地,所述物理特征信号包括电子设备的物理地址、无线信号识别码、无线信号地址识别码和蓝牙信号地址识别码中的至少一种。
[0023]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装置,包括:
[0024]生物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所述生物特征信号用于表征目标人体的生物属性;
[0025]生物特征测距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物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
[0026]物理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所述物理特征信号用于表征电子设备的物理属性;
[0027]物理特征测距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物理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
[0028]关联模块,用于将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将目标人体对应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电子设备对应的物理特征信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将对应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进行关联。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
[0030]定向模块,用于对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进行定向操作,所述定向操作用于约束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所采集信号的方向,以使所采集生
物特征信号的空间与所采集物理特征信号的空间重合。
[0031]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32]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0033]处理器,用于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34]根据第四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35]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根据生物特征装置所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装置所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距采集装置的距离,若距离差小于预设阈值,则将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进行关联,以实现后期对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进行统一跟踪。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流程图;
[0037]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对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进行定向的示意图;
[0038]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所述生物特征信号用于表征目标人体的生物属性,基于所述生物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获取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所述物理特征信号用于表征电子设备的物理属性,基于所述物理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将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进行比对,基于比对结果将目标人体对应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电子设备对应的物理特征信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将对应目标人体和电子设备进行关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以及获取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之前,还包括:对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进行定向操作,所述定向操作用于约束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所采集信号的方向,以使所采集生物特征信号的空间与所采集物理特征信号的空间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进行比对,包括:计算所述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所述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之间的距离差;若距离差小于预设阈值,将对应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建立一一对应关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和物理特征单点融合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距离差小于预设阈值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是否一一对应;若不是一一对应,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生物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采集装置采集的物理特征信号;基于所采集的所有生物特征信号和物理特征信号,确定对应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对应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计算所有目标人体距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和所有电子设备距物理特征采集装置的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将距离差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徐高峰何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