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03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密集架组件领域,尤其是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包括智能密集架内壁,智能密集架内壁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外顶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端固定有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本体,位于固定块两侧的第一箱体的顶壁上均开设有矩形的通孔,位于固定块两侧的第一箱体的外顶壁上均固定有无底壁的第二箱体,两个第二箱体的内腔分别与两个通孔连通,第二箱体的内顶壁上滑动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两个移动板分别活动套设于两个通孔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装配在智能密集架上的稳定性较高,有利于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用性较高,便于从智能密集架上拆离,便于维修,适于推广使用。广使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密集架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密集架是集手动、电动、电脑控制于一体的智能化网络密集架,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宏观自动化架体控制。三种传动方式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具有三重安全保护系统、自动定位功能、远程控制功能。智能密集架需要通过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来实现自动化控制。
[0003]现有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装配在智能密集架上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用性较差;当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出现故障时,需要先将智能密集架控制盒从智能密集架上拆离,再对智能密集架控制盒进行维修,现有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从智能密集架上拆离所需的操作繁琐,给维修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装配在智能密集架上的稳定性较差,影响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用性较差;现有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从智能密集架上拆离所需的操作繁琐,给维修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带来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包括智能密集架内壁,所述智能密集架内壁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顶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有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本体,位于固定块两侧的所述第一箱体的顶壁上均开设有矩形的通孔,位于固定块两侧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顶壁上均固定有无底壁的第二箱体,两个所述第二箱体的内腔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顶壁上滑动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分别活动套设于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箱体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位于第二箱体内部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固定有水平的限位柱,所述固定块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的顶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升降孔,所述固定块的底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升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所述升降孔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底端延伸至第一箱体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板,位于升降孔一侧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顶壁上固定有垂直的限位杆,所述传动板间隙配合在限位杆的外圈,位于第一箱体内部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杆,两个所述驱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板的两侧侧端相铰接,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传动管,所述传动板
的底壁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垂直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螺纹连接在所述传动管的内圈,所述传动管的顶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位于移动板下侧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至第一箱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壁的底部固定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智能密集架内壁的顶壁上。
[0008]优选的,位于升降孔一侧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顶壁上开设有矩形的卡槽,位于第一限位槽一侧的所述固定块的底壁上固定有矩形的卡块,所述卡块间隙配合在所述卡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驱动杆呈“八”字形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延伸出第一箱体且焊接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的外圈设置有防滑纹。
[0011]优选的,所述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数据线接头,所述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本体的顶端固定有把手。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顶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移动板固定在滑块的底端。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第一箱体、固定块、连接块、通孔、第二箱体、传动管、螺杆、传动板、升降孔、第一限位槽、限位块、驱动杆、移动板、活动孔、第二限位槽和限位柱的配合作用,可有效的提升智能密集架控制盒装配在智能密集架上的稳定性,有利于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的提升了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实用性。
[0015]2、通过第一箱体、转动杆、操作块、第一锥齿轮、固定块、连接块、通孔、第二箱体、传动管、第二锥齿轮、螺杆、限位杆、传动板、升降孔、第一限位槽、限位块、驱动杆、移动板、活动孔、第二限位槽和限位柱的配合作用,可充分的简化将智能密集架控制盒从智能密集架上拆离所需的操作,便于对智能密集架控制盒进行维修。
[0016]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装配在智能密集架上的稳定性较高,有利于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用性较高,便于从智能密集架上拆离,便于维修,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为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的第一箱体的底部的仰视图。
[0023]图中标号:1、智能密集架内壁;2、连接块;3、第一箱体;4、转动杆;5、操作块;6、第二箱体;7、限位柱;8、固定块;9、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本体;10、数据线接头;11、限位杆;12、第一锥齿轮;13、传动管;14、第二锥齿轮;15、螺杆;16、传动板;17、驱动杆;18、通孔;19、移动
板;20、活动孔;21、限位块;22、升降孔;23、第一限位槽;24、第二限位槽;25、卡槽;2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6,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包括智能密集架内壁1,智能密集架内壁1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箱体3,第一箱体3的外顶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顶端固定有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本体9,位于固定块8两侧的第一箱体3的顶壁上均开设有矩形的通孔18,位于固定块8两侧的第一箱体3的外顶壁上均固定有无底壁的第二箱体6,两个第二箱体6的内腔分别与两个通孔18连通,第二箱体6的内顶壁上滑动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19,两个移动板19分别活动套设于两个通孔18的内部,两个第二箱体6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20,位于第二箱体6内部的两个移动板19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固定有水平的限位柱7,固定块8的两侧侧壁上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便捷安全装配的智能密集架控制盒,包括智能密集架内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密集架内壁(1)的顶壁上安装有第一箱体(3),所述第一箱体(3)的外顶壁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顶端固定有智能密集架控制盒本体(9),位于固定块(8)两侧的所述第一箱体(3)的顶壁上均开设有矩形的通孔(18),位于固定块(8)两侧的所述第一箱体(3)的外顶壁上均固定有无底壁的第二箱体(6),两个所述第二箱体(6)的内腔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18)连通,所述第二箱体(6)的内顶壁上滑动连接有垂直的移动板(19),两个所述移动板(19)分别活动套设于两个所述通孔(18)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箱体(6)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活动孔(20),位于第二箱体(6)内部的两个所述移动板(19)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固定有水平的限位柱(7),所述固定块(8)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4),两个所述限位柱(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间隙配合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槽(24)的内部,所述第一箱体(3)的顶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升降孔(22),所述固定块(8)的底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3),所述升降孔(22)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3)连通,所述升降孔(22)的内部活动套设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的顶部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3)的内部,所述限位块(21)的底端延伸至第一箱体(3)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板(16),位于升降孔(22)一侧的所述第一箱体(3)的内顶壁上固定有垂直的限位杆(11),所述传动板(16)间隙配合在限位杆(11)的外圈,位于第一箱体(3)内部的两个所述移动板(19)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杆(17),两个所述驱动杆(17)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板(16)的两侧侧端相铰接,所述第一箱体(3)的内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元元王佳琦魏哲叶晟喜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香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