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02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属于温度计校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容器壳体、抽气管、贯通测温孔、圆环空腔、固定点金属。容器壳体为单层薄壁结构,内外表面均进行精密抛光,减小接触热阻,利于将炉膛的热量传导至固定点金属,促进其快速熔化。贯通测温孔与容器壳体形成一体,结构上简洁,降低加工难度,功能上能够实现多个固定点容器纵向串列使用,温度计测量端能够在多个固定点容器的贯通测温孔中上下移动,进而能够用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也能够用不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圆环空腔环绕着贯通测温孔,固定点金属填充在圆环空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台炉子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的固定点容器进行温度计的校准。度计的校准。度计的校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温度计校准的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属于温度计校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铂电阻温度计的校准过程中,采用比较法能实现一次多支温度计的校准,具有较大的经济性。但是,比较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参考标准器准确度的影响。另外,在有些情况下,比较法不能满足高精度校准要求,所以需要采用绝对法来进行温度计的校准。固定点容器是一种绝对法的技术途径,其核心依据固定点金属的相变温度是一个客观固定值,以这个固定值作为参考温度来对温度计进行校准。
[0003]现有的固定点容器一般具有一个温度井,容器内填充一种固定点金属。通常情况下,现有的固定点容器在参考温度下对一支温度计进行校准,如果在另一个不同参考温度的固定点容器进行校准,则需要温度计移出第一个容器,放入到第二个容器内。这个操作过程需要预热时间,如果有多支温度计需要在不同固定点容器内校准,则耗时较长。而且根据现有情况,一台炉子里无法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的固定点容器进行温度计的校准,如果进行多个固定点参考温度下的校准,则需要配备和固定点种类同等数量的炉子,以保证校准工作的连贯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提升固定点配套炉子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通过多个固定点容器上下纵向串列布置,实现一台炉子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的固定点容器进行温度计的校准。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包括容器壳体、抽气管、贯通测温孔、圆环空腔、固定点金属。
[0007]容器壳体为单层薄壁结构,内外表面均进行精密抛光,减小接触热阻,利于将炉膛的热量传导至固定点金属,促进其快速熔化。
[0008]抽气管结构便于抽气完成后实现管口的掐封。
[0009]贯通测温孔与容器壳体形成一体,结构上简洁,降低加工难度,功能上能够实现多个固定点容器纵向串列使用,温度计测量端能够在多个固定点容器的贯通测温孔中上下移动,进而能够用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也能够用不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
[0010]圆环空腔环绕着贯通测温孔,固定点金属填充在圆环空腔中。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点容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做。
[001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的制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1:机械加工方式将容器壳体、贯通测温孔成型,然后将容器壳体、贯通测温孔
进行焊接,并在顶部预留圆孔,为后续焊接抽气管做准备。
[0014]步骤2:将颗粒态的固定点金属从容器壳体顶部预留圆孔处投放到圆环空腔中。在容器壳体顶部预留圆孔处焊接抽气管。
[0015]步骤3:用真空泵软管连接抽气管,将圆环空腔内的空气抽走。用液压钳夹住抽气管管口所在位置并掐扁,然后迅速用焊枪对掐扁处的管口进行焊接密封,即完成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制作。
[001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的工作方法,包括固定点容器的单个使用方法和固定点容器的多个使用方法两种模式。
[0017]所述固定点容器的单个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1:将容器壳体放进干井炉膛里并固定位置,温度计测量端深入到贯通测温孔的中下部,然后用带孔盖子盖住炉口。
[0019]步骤2:将干井炉设定至固定点金属凝固点以上5℃~10℃并升温加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当固定点金属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升至设定温度并保持稳定。然后将干井炉温度设定在固定点金属凝固点以下3℃~5℃,等待固定点金属冷却凝固。
[0020]步骤3:固定点金属凝固过程中,温度计测量端感测到的温度是一个平稳的温度时间平台,将平台的温度值与固定点金属凝固点温度的名义值进行比较,能够帮助评估温度计测量的准确程度。
[0021]所述固定点容器的多个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1:将两个固定点容器以纵向串列方式放置在炉膛壁所包围的均温段区域内,下方固定点容器的底部以及两个固定点容器之间都垫上陶瓷环。
[0023]步骤2:将温度计伸入到固定点容器,温度计测量端在贯通测温孔的中下部进行测温,并且上下移动过程中不超出均温段区域。
[0024]步骤3:两个固定点容器串列使用时,填充同种固定点金属,以两个容器来校准温度计,比较相同参考温度下温度计校准结果的差异。当两个固定点容器填充不同固定点金属时,能够在一台炉子中对温度计实现两个参考温度下的校准。
[0025]有益效果
[0026]与已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体积小且坚固抗外力冲击,在容器顶部焊接抽气管用于抽除容器内残留空气。抽气管掐封完成后,容器内的固定点金属与外界空气隔绝,能够避免氧化变质,提升使用寿命。容器采用单层薄壳壁面,能够显著降低热阻,提升温度校准准确度。多个固定点容器串列使用时,能够填充同种固定点金属,以多个容器来校准温度计,比较相同参考温度下温度计校准结果的差异。当多个固定点容器填充不同固定点金属时,能够在一台炉子中实现多个参考温度下对温度计的校准。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点容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点容器纵向串列布置示意图。
[0029]其中:1a—容器壳体、1b—抽气管、1c—贯通测温孔、1d—圆环空腔、1e—固定点金属;1—固定点容器、2—陶瓷环、3—温度计、4—温度计测量端、5—均温段、6—炉膛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003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做,包括容器壳体1a、抽气管1b、贯通测温孔1c、圆环空腔1d、固定点金属1e。
[0032]容器壳体1a为单层薄壁结构,内外表面均进行精密抛光,减小接触热阻,利于将炉膛的热量传导至固定点金属1e,促进其快速熔化。
[0033]抽气管1b结构便于抽气完成后实现管口的掐封。
[0034]贯通测温孔1c与容器壳体1a形成一体,结构上简洁,降低加工难度,功能上能够实现多个固定点容器纵向串列使用,温度计测量端能够在多个固定点容器的贯通测温孔1c中上下移动,进而能够用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也能够用不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
[0035]圆环空腔1d环绕着贯通测温孔1c,固定点金属1e填充在圆环空腔1d中。
[0036]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的制做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0037]步骤1:机械加工方式将容器壳体1a、贯通测温孔1c成型,然后将二者按图1所示进行焊接,并在顶部预留圆孔,为后续焊接抽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壳体(1a)、抽气管(1b)、贯通测温孔(1c)、圆环空腔(1d)、固定点金属(1e);容器壳体(1a)为单层薄壁结构,内外表面均进行精密抛光,减小接触热阻,利于将炉膛的热量传导至固定点金属(1e),促进其快速熔化;贯通测温孔(1c)与容器壳体(1a)形成一体,结构上简洁,降低加工难度,功能上能够实现多个固定点容器纵向串列使用,温度计测量端能够在多个固定点容器的贯通测温孔(1c)中上下移动,进而能够用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也能够用不同种类多个固定点容器校准温度计;圆环空腔(1d)环绕着贯通测温孔(1c),固定点金属(1e)填充在圆环空腔(1d)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其特征在于:抽气管(1b)结构便于抽气完成后实现管口的掐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点容器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做。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带贯通测温孔的固定点容器,其特征在于:制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机械加工方式将容器壳体(1a)、贯通测温孔(1c)成型,然后将容器壳体(1a)、贯通测温孔(1c)进行焊接,并在顶部预留圆孔,为后续焊接抽气管(1b)做准备;步骤2:将颗粒态的固定点金属(1e)从容器壳体(1a)顶部预留圆孔处投放到圆环空腔(1d)中;在容器壳体(1a)顶部预留圆孔处焊接抽气管(1b);步骤3:用真空泵软管连接抽气管(1b),将圆环空腔(1d)内的空气抽走;用液压钳夹住抽气管(1b)管口所在位置并掐扁,然后迅速用焊枪对掐扁处的管口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裕盛蔡静孟苏温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