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及数控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97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及数控机床,包括第一连接座、行程油缸和第二连接座,所述行程油缸的尾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座,行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接座。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当行程油缸在工作运行时,因安装及惯性异常等所产生的角度偏移,连接位置处可自动调节补偿,代替传统的刚性连接,有效分解了油缸在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因受力方向的改变,有效消除、分解了因角度偏差,所产生的侧向力矩,有效提高的油缸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及数控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为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及数控机床。

技术介绍

[0002]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0003]数控机床尾座在机床加工中主要起到顶紧和定位的作用,而油缸起到带动尾座运动的作用,在装配及运行过程中必须保持平直,传统的活塞拉杆与尾座连接板都采用刚性联接,当安装或运行中发生角度倾斜时极易导致活塞杆断裂及密封圈损坏等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及数控机床,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当行程油缸在工作运行时,因安装及惯性异常等所产生的角度偏移,连接位置处可自动调节补偿,代替传统的刚性连接,有效分解了油缸在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因受力方向的改变,有效消除、分解了因角度偏差,所产生的侧向力矩,有效提高的油缸的使用寿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行程油缸和第二连接座,所述行程油缸的尾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座,行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接座。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与行程油缸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行程油缸的尾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行程油缸与第二连接座之间套接。
[0010]优选的,所述行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有连接环。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固定环,所述连接环与固定环之间相扣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与行程油缸的活塞杆之间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0014]一种数控机床,包括所述的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当行程油缸在工作运行时,因安装及惯性异常等所产生的角度偏移,连接位置处可自动调节补偿,代替传统的刚性连接,有效分解了油缸在安装或运行过程中因受力方向的改变,有效消除、分解了因角度偏差,所产生的侧向力矩,有效提高的油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行程油缸的尾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行程油缸的端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第一连接座;101

固定板;102

连接板;103

转轴;201

连接块;2

行程油缸;202

连接环;3

第二连接座;301

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1、行程油缸2和第二连接座3,所述行程油缸2的尾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座1,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接座3。
[0024]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行程油缸2之间通过转轴103连接。
[0025]所述第一连接座1包括固定板101和连接板102,所述固定板10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02,所述行程油缸2的尾端设有连接块201,所述连接块201与连接板102之间通过转轴103连接。
[0026]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3所示,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1、行程油缸2和第二连接座3,所述行程油缸2的尾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座1,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接座3。
[0029]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行程油缸2之间通过转轴103连接。
[0030]所述第一连接座1包括固定板101和连接板102,所述固定板10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02,所述行程油缸2的尾端设有连接块201,所述连接块201与连接板102之间通过转轴103连接。
[0031]所述行程油缸2与第二连接座3之间套接。
[0032]再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3的连接结构为:所述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的端部设有连接环202,所述第二连接座3包括固定环301,所述连接环202与固定环301之间相扣接。
[0033]所述连接环202与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之间螺纹连接。
[003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0035]实施例三,
[0036]传统的行程油缸2的连接方式都是采用刚性连接,当使用顶尖顶紧工件时,液压驱动顶尖套筒实现顶尖运动,而由于尾座安装滑块与线轨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钢性不强,当顶尖套筒运动过来顶住工件时,在顶紧力的反向作用力下,尾座会出现被轻微顶抬起来现象,由于油缸活塞拉杆末端与尾座是刚性联接的,则会受到一定的径向倾覆力,在此
力矩的反复作用下,会导致行程油缸2活塞拉杆连接处发生疲劳断裂或油缸密封圈损坏。
[0037]如图1

3所示,而在本申请中,一种数控机床,包括所述的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1、行程油缸2和第二连接座3,所述行程油缸2的尾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座1,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接座3。
[0038]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行程油缸2之间通过转轴103连接。
[0039]所述第一连接座1包括固定板101和连接板102,所述固定板10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02,所述行程油缸2的尾端设有连接块201,所述连接块201与连接板102之间通过转轴103连接。
[0040]所述行程油缸2与第二连接座3之间套接。
[0041]再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3的连接结构为:所述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的端部设有连接环202,所述第二连接座3包括固定环301,所述连接环202与固定环301之间相扣接。
[0042]所述连接环202与行程油缸2的活塞杆之间螺纹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座、行程油缸和第二连接座,所述行程油缸的尾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座,行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连接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与行程油缸之间通过转轴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行程油缸的尾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转轴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偏心力的油缸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油缸与第二连接座之间套接。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丽李德念娄彦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