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合动力乘用车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和环保绿色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设备等众多领域。其中,用于汽车启动电源的锂离子电池,对电池和材料倍率性能需求很高,要求能够实现5C到10C充放电。
[0003]组成锂离子电池的主要部件有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其中电池的负极材料对电池的倍率发挥较大。负极材料的倍率特性与其颗粒度大小、粒径分布、结晶度、碳包覆量多少等因素有关。开发较高倍率、循环性能较好的负极材料是提高锂电池的功率和循环寿命的前提。
[0004]中国专利CN1691374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石墨与包覆材料与溶剂混合,抽真空,脱除溶剂,将人造石墨包覆于包覆材原料中,然后将物料进行热聚合,人造石墨表面获得微胶囊化的包覆层;将所获得的产物进行炭化或将其进行石墨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为平均粒径为5.0-9.0μm的颗粒,所述颗粒包含石墨以及包覆在石墨外的碳层,所述的碳层的厚度为5-10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颗粒的平均粒径为6-7μm;较佳地,所述的碳层的厚度为10-50nm,较佳地,所述的碳层的厚度为5-50nm,较佳地,所述的碳层的厚度为2-25nm,较佳地,所述的碳层的厚度为20nm;较佳地,所述的颗粒为单颗粒;较佳地,所述的碳层均匀包覆在石墨外;较佳地,所述的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0.5-32.5μm;较佳地,所述的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0.7-24.0μm,较佳地,所述的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0.9-20.3μm;较佳地,所述的碳层通过湿法造粒的方法包覆在石墨外;较佳地,所述的湿法造粒在能够对颗粒进行圆整化的装置中进行;较佳地,所述的能够对颗粒进行圆整化的装置为融合机;较佳地,所得的石墨负极材料的振实密度≥0.9g/cm3,比表面积为0.5-5.0m2/g,放电容量≥330mAh/g,首次效率≥92%;较佳地,所得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层间距为0.3425-0.3487nm;较佳地,所得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层间距为0.3468-0.3487n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石墨颗粒与包覆剂进行湿法造粒,所述的湿法造粒过程中无溶剂参与,将所述湿法造粒获得的颗粒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剂为煤焦油或石油焦油。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为4.0-8.5μm;较佳地,所述的石墨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0.3-31.0μm,较佳地,所述的石墨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0.9-24.5μm,较佳地,所述的石墨颗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1.5-19.5μm;较佳地,在所述的湿法造粒之前,先将石墨颗粒进行分级处理;较佳地,经所述的分级处理后,筛选得到平均粒径为5.0-8.5μm、粒径分布范围为1.3-20.0μm的石墨颗粒。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负极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丁晓阳,吴志红,苗荣荣,朱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