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1748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育苗环境条件;育苗准备工作;放卵密度;投喂管理;水质调控;其中投喂管理中:在稚鱼阶段18~29日龄时发现有体长超过19mm的个体时,投入摇蚊幼虫,密度为1个/ml,首先在稚鱼期投入摇蚊幼虫,通过摇蚊幼虫在水中动作吸引鱼苗的注意力并对其捕食,从而减轻同类相残的现象;然后通过分筛对各种体型的稚鱼进行物理隔离,进一步减轻相互残杀的现象。残杀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是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鞍带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专利号200910247115.X,其中记载:1.育苗环境条件,2.育苗准备工作,3.放卵密度,4.投喂管理,5.水质调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鞍带石斑鱼育苗方法,具有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和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小。
[0003]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没有重视稚鱼期起,鱼苗的自相残杀现象。
[0004]鞍带石斑鱼相对于其他海鱼来说,同类之间相互残杀、吞食的现象尤为严重,在体长仅仅达到19mm就开始出现对同类的吞食、攻击现象。由于人工育苗密度比野外自然生育的密度大很多,如果育苗人员对此不重视,可能造成绝大部分鱼苗被同类吃掉的恶劣事故,严重影响育苗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减少鞍带石斑鱼稚鱼相互残杀和吞食的培育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育苗环境条件;
[0009]s2,育苗准备工作;
[0010]s3,放卵密度;
[0011]s4,投喂管理;
[0012]s5,水质调控;
[0013]其中投喂管理中:
[0014]根据各阶段鱼苗的口径大小及营养需求严格控制饵料种类和数量;
[0015]a、仔鱼阶段1~20日龄
[0016]前期仔鱼1~3日龄:不需要投喂;后期仔鱼3~10日龄:开口仔鱼摄食育苗池中培养的微小生物,以100~200个/ml原生动物为开口生物饵料;150目筛绢网过滤的轮虫,总体密度保持25~45个/ml;8~20日龄:投喂轮虫,密度保持25~45个/ml,投喂桡足类无节幼体、幼体及少量成体,密度保持5~10个/ml;每天投喂6次,投喂轮虫的时间约12天;
[0017]b、稚鱼阶段18~29日龄
[0018]投喂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类幼体、桡足类成体、卤虫幼体和裸腹蚤,密度保持5~10个/ml,残饵保持0.5~2个/ml;每天投喂4次,投喂时间约20大;当发现有体长超过19mm的个体时,投入摇蚊幼虫,密度为1个/ml,该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最接近当前时期育苗体型和活动姿态的生物,使得部分稚鱼的吞食对象变成摇蚊幼虫,从而减少同类相残;
[0019]c、幼鱼阶段27~35日龄
[0020]当背棘和腹棘收缩后,定期分筛,统一规格进行饲养,减少同类相食;投喂桡足类、裸腹蚤、卤虫成体、虾类的无节幼体或小虾;当鱼苗长至3~5cm,投喂小虾或鱼糜,每天投喂4~6次。
[0021]其中,步骤一中育苗环境条件包括水泥培育池和育苗环境量方面,水泥培育池的要求为:面积15~35m 2的长方形水泥池,圆弧角,池底池壁光滑,池深1.3~1.5m;育苗环境要求为:溶解氧4~6mg/L,pH值7.8~8.5,盐度28~35,水温24~35℃,光照强度在2000~15000lx,室内建造可控调光设施,育苗室通风条件好。
[0022]其中,步骤二中育苗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和仔鱼开口饲料培养,清洁:洗刷干净,消毒育苗池,用强氯精或高锰酸钾兑水全池泼洒,用量用法按照NY 5071的规定执行,浸泡过后冲洗排干,通风晒池;仔鱼开口饲料培养:放卵前两天注入新水80~100cm,200目筛绢网过滤,每立方米海水加入浓度为1
×
10 7个/ml的小球藻液50~100L,浓缩海洋酵母20~30ml,接种原生动物,过300目筛绢网,并微量充气,池内每平方米布置1个气石充氧。
[0023]其中,步骤三中放卵密度为2-3万颗/立方米。
[0024]其中,步骤五中水质调控方法为:
[0025]a、前期仔鱼
[0026]不需要加水,引入100L浓度为1
×
10 7个/ml的小球藻液;
[0027]b、后期仔鱼
[0028]每天添加海水2~3cm,引入100L浓度为1
×
10 7个/ml的小球藻液,投入光合细菌,稍微加大充气;
[0029]c、稚鱼期
[0030]每天总换水量30%~80%,先排后加,缓慢加入海水,引入小球藻液以保持一定的水色,并投入光合细菌,稍微加大充气;开始用虹吸法进行吸污;
[0031]d、幼鱼期
[0032]24小时对流水,换水量100%~300%,引入小球藻液,保持水质稳定及生物饵料营养,隔天用虹吸法吸去底部污物。
[0033]进一步地,所述水泥培育池四周铺设塑料软管,每隔3米分出气管,接充气石投入水泥培育池中进行充气,水泥培育池沿对角线配备两台也论是增氧机,功率至少为0.75千瓦。
[0034]进一步地,所述水泥培育池使用前,经过曝晒,用漂白粉消毒处理,而后进水培养生物饵料,进入池中的水经过砂滤处理,第一次进水施肥培养生物饵料,并投入小球藻,经过3天培养,池水呈淡绿色。
[0035]进一步地,从仔鱼孵化出来后,每天下午八点取样并测量鱼体体长,并通过解剖查看消化道情况以及食物种类和数量,从而掌握鱼苗的健康情况和进食情况,适时调整育种方案。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在稚鱼期投入摇蚊幼虫,通过摇蚊幼虫在水中动作吸引鱼苗的注意力并对其捕食,从而减轻同类相残的现象;然后通过分筛对各种体型的稚鱼进行物理隔离,进一步减轻相互残杀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38]实施例1
[0039]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育苗环境条件;
[0041]其中,步骤一中育苗环境条件包括水泥培育池和育苗环境量方面,水泥培育池的要求为:面积15~35m 2的长方形水泥池,圆弧角,池底池壁光滑,池深1.3~1.5m;育苗环境要求为:溶解氧4~6mg/L,pH值7.8~8.5,盐度28~35,水温24~35℃,光照强度在2000~15000lx,室内建造可控调光设施,育苗室通风条件好。所述水泥培育池四周铺设塑料软管,每隔3米分出气管,接充气石投入水泥培育池中进行充气,水泥培育池沿对角线配备两台也论是增氧机,功率至少为0.75千瓦。所述水泥培育池使用前,经过曝晒,用漂白粉消毒处理,而后进水培养生物饵料,进入池中的水经过砂滤处理,第一次进水施肥培养生物饵料,并投入小球藻,经过3天培养,池水呈淡绿色。
[0042]s2,育苗准备工作;
[0043]其中,步骤二中育苗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和仔鱼开口饲料培养,清洁:洗刷干净,消毒育苗池,用强氯精或高锰酸钾兑水全池泼洒,用量用法按照NY 5071的规定执行,浸泡过后冲洗排干,通风晒池;仔鱼开口饲料培养:放卵前两天注入新水80~100cm,200目筛绢网过滤,每立方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育苗环境条件;s2,育苗准备工作;s3,放卵密度;s4,投喂管理;s5,水质调控;其中投喂管理中:根据各阶段鱼苗的口径大小及营养需求严格控制饵料种类和数量;a、仔鱼阶段1~20日龄前期仔鱼1~3日龄:不需要投喂;后期仔鱼3~10日龄:开口仔鱼摄食育苗池中培养的微小生物,以100~200个/ml原生动物为开口生物饵料;150目筛绢网过滤的轮虫,总体密度保持25~45个/ml;8~20日龄:投喂轮虫,密度保持25~45个/ml,投喂桡足类无节幼体、幼体及少量成体,密度保持5~10个/ml;每天投喂6次,投喂轮虫的时间约12天;b、稚鱼阶段18~29日龄投喂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类幼体、桡足类成体、卤虫幼体和裸腹蚤,密度保持5~10个/ml,残饵保持0.5~2个/ml;每天投喂4次,投喂时间约20大;当发现有体长超过19mm的个体时,投入摇蚊幼虫,密度为1个/ml;c、幼鱼阶段27~35日龄当背棘和腹棘收缩后,定期分筛,统一规格进行饲养,减少同类相食;投喂桡足类、裸腹蚤、卤虫成体、虾类的无节幼体或小虾;当鱼苗长至3~5cm,投喂小虾或鱼糜,每天投喂4~6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育苗环境条件包括水泥培育池和育苗环境量方面,水泥培育池的要求为:面积15~35m 2的长方形水泥池,圆弧角,池底池壁光滑,池深1.3~1.5m;育苗环境要求为:溶解氧4~6mg/L,pH值7.8~8.5,盐度28~35,水温24~35℃,光照强度在2000~15000lx。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育苗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和仔鱼开口饲料培养,清洁:洗刷干净,消毒育苗池,用强氯精或高锰酸钾兑水全池泼洒,用量用法按照NY 5071的规定执行,浸泡过后冲洗排干,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薇刘青利刘扬高刘扬溪刘扬山刘扬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青利水产繁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