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旋转输送装置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161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旋转输送装置的下料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相配合的输送机架和卸料机架,所述卸料机架布置有两个卸料工位,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卸料机架相配合的下料机架;所述下料机架上安装有两个下料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机构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传送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板和用于承载货物箱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杆和液压缸;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活塞杆远离液压缸缸体的一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承接货物箱,并将货物箱转运至下一工位,取代人工搬运的方式,不仅节约人力物力以及运输成本,而且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旋转输送装置的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输送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旋转输送装置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辊子输送机的输送结构比较简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输送机械之一。它由一系列以一定间距排列的辊子组成,用于输送成件货物或托盘货物。每台辊子输送机由一台齿轮传动式电机驱动,在需要的地方设有电磁制动器。辊子的运动可以借助一条带有防护的链条实现。每一个单元均装在一个预制的框架上,此框架装在输送机系统的支撑钢结构上。运行控制由输送控制系统集中控制。
[0003]辊子输送机除了具有结构简单、运转可靠、维护方便、经济、节能等传统优点,还具有与生产工艺过程有良好的相容性与配套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但是,现有双层辊子输送机的下料需要人工进行搬运,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以及运输成本,而且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层旋转输送装置的下料装置,解决现有双层辊子输送机的下料需要人工进行搬运,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以及运输成本,而且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双层旋转输送装置的下料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相配合的输送机架和卸料机架,所述卸料机架布置有两个卸料工位,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卸料机架相配合的下料机架;所述下料机架上安装有两个下料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机构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传送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板和用于承载货物箱的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支撑杆和液压缸;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活塞杆远离液压缸缸体的一端与支撑板滑动连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液压缸的活塞杆滑动配合的限位槽。
[0009]进一步,所述限位槽为凹形槽;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沿轴线的截面为“T”形。
[0010]进一步,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与卸料机架的两个卸料工位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1]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平行布置的输送辊。
[0012]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辊转动的驱动机构。
[0013]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丝杠、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第一电机、两个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另一端与下料机架通过轴承连接。
形,进一步提高所述下料机构92的结构稳固性和工作稳定性,有效防止所述液压缸923的活塞杆滑出所述限位槽925。
[0030]进一步,两个所述支撑板924之间的距离与卸料机架2的两个卸料工位之间的距离相同,以节约运输成本,提高下料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2所示,所述传送机构91包括丝杠911、用于驱动丝杠911转动的第一电机912、两个与丝杆911相配合的丝杆螺母913;所述丝杆螺母913与固定板921固定连接。
[0033]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912优选为伺服电机,以便于实现下料过程的自动控制。
[0034]进一步,所述丝杆911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914连接,另一端与下料机架9通过轴承93连接。
[0035]实施例2
[0036]所述传送机构91包括相配合的两个链轮和链条,以及用于驱动链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链条与固定板921固定连接。
[0037]本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机优选为伺服电机,以便于实现下料过程的自动控制。
[0038]此外,所述传送机构91还可以是其他现有的结构,能够实现驱动所述下料机构9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即可。
[0039]所述下料装置的工作工程为:如图2所示,首先第一电机912工作,带动丝杆911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螺母913沿丝杆911移动至使水平状态的两个支撑板924与卸料机架2的两个卸料工位平齐为止。然后卸料工位上的货物箱8卸料至支撑板924上。接着第一电机912带动丝杆螺母913沿丝杆911移动至其中一个支撑板924高于下一工位的一定高度为止,液压缸923控制活塞杆向外运动,从而使所述支撑板924倾斜,将支撑板924上的货物箱8下料至下一工位,下料完成后,液压缸923控制活塞杆向内运动,从而使所述支撑板924处于水平状态。另外一个支撑板924上的货物箱8下料过程同上。两个支撑板924上的货物箱8均下料完成后,第一电机912带动丝杆911转动,带动丝杆螺母913沿丝杆911移动至使水平状态的两个支撑板924与卸料机架2的两个卸料工位平齐为止,继续第二轮下料作业,周而复始。
[0040]本实施方式所述下料装置能够承接货物箱8,并将货物箱8转运至下一工位,取代人工搬运的方式,不仅节约人力物力以及运输成本,而且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0041]本技术中未对具体结构做出描述的机构、组件和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现有结构。可以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旋转输送装置的下料装置,输送装置包括相配合的输送机架(1)和卸料机架(2),所述卸料机架(2)布置有两个卸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卸料机架(2)相配合的下料机架(9);所述下料机架(9)上安装有两个下料机构(92)、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机构(9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传送机构(91);所述下料机构(92)包括固定板(921)和用于承载货物箱(8)的支撑板(924);所述固定板(921)与支撑板(924)之间安装有支撑杆(922)和液压缸(923);所述支撑杆(922)一端与固定板(9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924)铰接;所述液压缸(923)的缸体与固定板(921)固定连接,活塞杆远离液压缸(923)缸体的一端与支撑板(924)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24)上设置有与液压缸(923)的活塞杆滑动配合的限位槽(9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925)为凹形槽;所述液压缸(923)的活塞杆沿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乔东王彬甘志勇姚帆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易固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