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饲料的搅拌和投料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1466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8
一种生猪饲料的搅拌和投料一体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中空的搅拌及储料仓;壳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料斗;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斗;在搅拌及储料仓内有桨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的转轴连接一根搅拌摇杆;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底部与出料斗的入口之间连接有阻隔插片;阻隔插片的左右两侧边与搅拌及储料仓之间通过滑槽连接,滑槽开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内壁上;阻隔插片的后侧边伸出于搅拌及储料仓的侧壁上开设的缝隙;出料斗的出料口开设在侧面外,在出料斗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插销片,出料插销片上连接有出料控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由且方便的根据需要进行物料的混合,且通过出料控制杆可以有效的控制出料量实现较为精准的投喂。以有效的控制出料量实现较为精准的投喂。以有效的控制出料量实现较为精准的投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猪饲料的搅拌和投料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猪饲料的搅拌和投料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总体而言,中国生猪养殖在全球占比最多,占全球生猪总养殖量56.6%。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带动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对全球肉类消费造成直接的影响,人均肉类消费逐年增加。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扩大养殖规模,扩大养殖规模就意味着更加庞大的投喂需求,而生猪成长为了猪群集体均匀发育,人们开始进行单猪饲养,即猪群用栅栏隔开,一猪一槽,防止抢食情况的出现,也便于对每头猪进行管理记录,而这也意味着人工投料难度的增加,对于较大规模的养殖场来说,这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还意味着很高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物料需要添加浓缩料、混药剂粉等进行搅拌,这进一步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猪大规模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人工投料成本和劳动强度较高以及需要物料搅拌混合问题,提出的一种生猪饲料的搅拌和投料一体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中空的搅拌及储料仓;
[0004]壳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出口与搅拌及储料仓是连通的;
[0005]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入口与搅拌及储料仓是连通的;
[0006]在搅拌及储料仓内有桨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的转轴连接一根搅拌摇杆,搅拌摇杆从进料斗内穿过并伸出进料斗的入口外;
[0007]在进料斗的进口上连接有搅拌摇杆托板,在搅拌及储料仓内连接有齿轮啮合仓;搅拌摇杆的上部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搅拌摇杆托板,搅拌摇杆的底端伸入齿轮啮合仓,搅拌摇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桨式搅拌器的转轴的顶端伸入齿轮啮合仓,转轴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二齿轮构成齿轮副结构;桨式搅拌器的转轴还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支架,支架连接于搅拌及储料仓;
[0008]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底部与出料斗的入口之间连接有阻隔插片;阻隔插片的左右两侧边与搅拌及储料仓之间通过滑槽连接,滑槽开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内壁上;阻隔插片的后侧边伸出于搅拌及储料仓的侧壁上开设的缝隙;阻隔插片的后侧边上连接有握持结构;
[0009]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开设在侧面外,在出料斗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插销片,出料插销片上连接有出料控制杆。
[0010]进一步,出料斗的外壁与壳体的外壁是一体式结构;
[0011]出料斗的出料口开设于壳体的第一侧外壁,所述出料插销片平行于第一侧外壁,在第一侧外壁上连接有成对的两个限位卡片,出料插销片的两侧边与两个限位卡片分别配合,出料插销片在出料控制杆的带动下上下动作;
[0012]所述出料控制杆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一侧外壁,构成杠杆结构,且出料控制杆的位
置在出料斗的出料口上方;出料控制杆的末端通过牵引绳索连接出料插销片上,在出料控制杆的末端不受向下外力状态下,出料插销片依其自身重力挡住出料斗的出料口。
[0013]齿轮啮合仓是密闭的,搅拌摇杆与齿轮啮合仓之间、桨式搅拌器的转轴与齿轮啮合仓之间都有轴封结构。
[0014]还包括小车和铺设在猪圈食槽外的滑轨;小车与滑轨之间通过车滑轮连接;所述壳体连接在小车上;壳体上连接有投料车推杆。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可以自由且方便的根据需要进行物料的混合,且通过出料控制杆可以有效的控制出料量实现较为精准的投喂。
[0017]在现场,铺设的滑轨降低推动装置的难度,且固定的滑轨不需要人工调整出料口方向,降低了人工劳动的强度。且通过滑轨包裹橡胶垫的结构,不会发出较大噪声造成猪群恐慌。
[0018]阻隔插片可以根据是否需要搅拌自由插拔。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角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施例的侧视角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施例的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施例的出料控制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施例的齿轮啮合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施例的限位卡片与出料插销片配合结构示意图(仰视角);
[0026]图中:1壳体、2搅拌及储料仓、3进料斗、4出料斗的出料口、5阻隔插片、 6桨式搅拌器、7搅拌摇杆、8齿轮啮合仓、9车滑轮、10滑轨、11出料插销片、 12出料控制杆、13投料车推杆、14搅拌摇杆托板、15轨道固定螺丝、16限位卡片、17牵引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参考图1~6,一种生猪饲料的搅拌和投料一体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中空的搅拌及储料仓;
[0029]壳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出口与搅拌及储料仓是连通的;
[0030]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入口与搅拌及储料仓是连通的;
[0031]在搅拌及储料仓内有桨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的转轴连接一根搅拌摇杆,搅拌摇杆从进料斗内穿过并伸出进料斗的入口外;
[0032]在进料斗的进口上连接有搅拌摇杆托板,在搅拌及储料仓内连接有齿轮啮合仓;搅拌摇杆的上部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搅拌摇杆托板,搅拌摇杆的底端伸入齿轮啮合仓,搅拌摇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桨式搅拌器的转轴的顶端伸入齿轮啮合仓,转轴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二齿轮构成齿轮副结构;桨式搅拌器的转轴还通过轴承结构连接
于支架,支架连接于搅拌及储料仓;
[0033]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底部与出料斗的入口之间连接有阻隔插片;阻隔插片的左右两侧边与搅拌及储料仓之间通过滑槽连接,滑槽开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内壁上;阻隔插片的后侧边伸出于搅拌及储料仓的侧壁上开设的缝隙;阻隔插片的后侧边上连接有握持结构;
[0034]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开设在侧面外,在出料斗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插销片,出料插销片上连接有出料控制杆。
[0035]出料斗的外壁与壳体的外壁是一体式结构;
[0036]出料斗的出料口开设于壳体的第一侧外壁,所述出料插销片平行于第一侧外壁,在第一侧外壁上连接有成对的两个限位卡片,出料插销片的两侧边与两个限位卡片分别配合,出料插销片在出料控制杆的带动下上下动作;限位卡片构成了两个滑槽,出料插销片沿这2个滑槽内上下滑动(如图7)。
[0037]所述出料控制杆通过转轴连接于第一侧外壁,构成杠杆结构,且出料控制杆的位置在出料斗的出料口上方;出料控制杆的末端通过牵引绳索连接出料插销片上,在出料控制杆的末端不受向下外力状态下,出料插销片依其自身重力挡住出料斗的出料口。
[0038]齿轮啮合仓是密闭的,搅拌摇杆与齿轮啮合仓之间、桨式搅拌器的转轴与齿轮啮合仓之间都有轴封结构。
[0039]还包括小车和铺设在猪圈食槽外的滑轨;小车与滑轨之间通过车滑轮连接;所述壳体连接在小车上;壳体上连接有投料车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饲料的搅拌和投料一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中空的搅拌及储料仓;壳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出口与搅拌及储料仓是连通的;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斗,出料斗的入口与搅拌及储料仓是连通的;在搅拌及储料仓内有桨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的转轴连接一根搅拌摇杆,搅拌摇杆从进料斗内穿过并伸出进料斗的入口外;在进料斗的进口上连接有搅拌摇杆托板,在搅拌及储料仓内连接有齿轮啮合仓;搅拌摇杆的上部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搅拌摇杆托板,搅拌摇杆的底端伸入齿轮啮合仓,搅拌摇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桨式搅拌器的转轴的顶端伸入齿轮啮合仓,转轴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二齿轮构成齿轮副结构;桨式搅拌器的转轴还通过轴承结构连接于支架,支架连接于搅拌及储料仓;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底部与出料斗的入口之间连接有阻隔插片;阻隔插片的左右两侧边与搅拌及储料仓之间通过滑槽连接,滑槽开在搅拌及储料仓的内壁上;阻隔插片的后侧边伸出于搅拌及储料仓的侧壁上开设的缝隙;阻隔插片的后侧边上连接有握持结构;出料斗的出料口开设在侧面外,在出料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鹏赵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