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137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叶酸基因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外壳,外壳的上表面装配有探针结构,外壳的上表面边缘处均匀装配有底端向外侧倾斜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叶酸基因检测
,具体为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检测和红细胞叶酸浓度检测是医学上关于叶酸的两项重要检测,叶酸基因多态性检测主要通过白细胞上相关基因表型的测定确定患者个体化补充叶酸的剂量,红细胞叶酸浓度测定通过全血溶胀液的叶酸浓度测定换算到红细胞内叶酸含量,可用于评估机体长期的叶酸营养情况;
[0003]在现有的血液样品处理设备中,现有的固定式倾斜的离心结构将液体堆积在样品管的外壁离心,造成样品离心后打开时,关闭的盖体附近具有残液,因此样品预处理设备的离心后盖体位置残留的沉降物会污染倾倒出澄清液体,并且现有的探针结构采用垂直插入抽取的方式抽取处理液,因此探针的底部不会完全的接触到处理液存放位置的最底部,造成处理试剂抽取不完全,同时现有的抽取过程多为人工操作,因此抽取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定量不够准确,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具备可以处理效果好、实验结果精确、处理液抽取不浪费和抽取处理液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样品预处理设备的离心后盖体位置残留的沉降物会污染倾倒出澄清液体的问题、同时能够解决处理液抽取不完,浪费能源的问题,还解决了抽取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差,精度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装配有可以实现转动、伸缩和翻转动作的探针结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边缘处均匀装配有底端向外侧倾斜45
°
的试剂管,所述外壳的中部装配有可以转动的离心架,所述离心架的上表面套接有样品管,所述样品管的内表面盛放有纳米磁珠,所述外壳的内表面顶部装配有磁性转动搅拌机,所述离心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装配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与样品管长度相同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内侧端装配有可以被动翻转的套环,所述套环套接在样品管的外表面,所述外壳的顶端套接有透明的外罩,所述外罩的内表面装配有降温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探针结构包括支臂,所述支臂的顶端装配有吊臂,所述吊臂的前端装配有第一关节,所述第一关节的下表面装配有可以水平转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右表面装配有第二关节,所述第二关节的右表面装配有可以竖直翻转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表面装配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顶端传动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中心处套接有试剂针。
[000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套孔,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前端开设有废液孔,所述套孔的中轴线与外壳的1/8分割线相平行,且两条线的垂直距离等于探针轴心到支臂轴心的垂直距离。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表面插接有插轴,所述插轴的内表面装配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装配有电磁铁。
[0009]优选的,所述样品管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套接有管帽,所述管帽的右端一体成型有一条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弯曲后一体成型在固定环的右侧。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装配有齿轮,所述伸缩管的下表面装配有齿轮条,所述齿轮条啮合早齿轮的外表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通过可以翻转的套环和套接在其内部的样品管结构,在离心时,样品管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下,底端向外侧翻转,并且趋于水平状态,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固定式倾斜的离心结构将液体堆积在样品管的外壁离心,造成样品离心后打开时,关闭的盖体附近具有残液,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
[0013]2、该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通过向外侧倾斜开设的试剂管,提高试剂针的尖端与试剂管最底部的接触,在每次进行抽取时,充分把试剂吸到底,解决了现有的探针结构在抽取处理液时,抽取液体不完全的问题;
[0014]3、该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通过自动控制抽取量的试剂针解决了现有的试剂抽取的自动化程度低、定量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装配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座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探针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离心架装配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定位装置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1]图中:1、底座,11、外壳,12、套孔,13、试剂管,14、离心电机,15、外罩,16、磁性转动搅拌机,2、探针结构,21、支臂,22、吊臂,23、第一关节,24、第一连接件,25、第二关节,26、第二连接件,27、传动机构,28、伸缩管,29、试剂针,3、离心架,31、转轴,32、插孔,33、插轴,34、弹簧,35、电磁铁,36、支架,37、套环,4、样品管,41、固定环,42、管体,43、管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上表面装配有可以实现转动、伸缩和翻转动作的探针结构2,外壳11的上表面边缘处均匀装配有底端向外侧倾斜45
°
的试剂管13,外壳11的中部装配有可以转动的离心架3,离心架3的上表面套接有样品管4,样品管4的内表面盛放有纳米磁珠,外壳11的内表面顶部装配有磁性转动搅拌机16,离心架3包括转轴31,转轴31的顶端装配有支架36,支架36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与样品管4长度相同的开口,开口的内侧端装配有可以被动翻转的套环37,套环37套接在样品管4的外表面,外壳11的顶端套接有透明的外罩15,外罩15的内表面装配有降温机构,试剂管13的底部装配有输液管,用于定期或者定量的自动补液,使用纳米磁珠和磁力搅拌机进行搅拌,是为了实现叶酸基因检测和红细胞叶酸测定所需样本的同步制备,经离心分离提取后,上层溶胀液可直接做红细胞叶酸浓度测定,下层白细胞沉淀和磁珠复合物经核酸纯化试剂复溶后可直接进行基因检测,勿需担心磁珠的影响,并且本技术的低温控制还会抵消仪器内部储存试剂单元的温度控制对于红细胞溶胀速率的影响,保证同一样本的测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上表面装配有可以实现转动、伸缩和翻转动作的探针结构(2),所述外壳(11)的上表面边缘处均匀装配有底端向外侧倾斜45
°
的试剂管(13),所述外壳(11)的中部装配有可以转动的离心架(3),所述离心架(3)的上表面套接有样品管(4),所述样品管(4)的内表面盛放有纳米磁珠,所述外壳(11)的内表面顶部装配有磁性转动搅拌机(16),所述离心架(3)包括转轴(31),所述转轴(31)的顶端装配有支架(36),所述支架(36)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与样品管(4)长度相同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内侧端装配有可以被动翻转的套环(37),所述套环(37)套接在样品管(4)的外表面,所述外壳(11)的顶端套接有透明的外罩(15),所述外罩(15)的内表面装配有降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酸基因和叶酸浓度测定样本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结构(2)包括支臂(21),所述支臂(21)的顶端装配有吊臂(22),所述吊臂(22)的前端装配有第一关节(23),所述第一关节(23)的下表面装配有可以水平转动的第一连接件(24),所述第一连接件(24)的底端右表面装配有第二关节(25),所述第二关节(25)的右表面装配有可以竖直翻转的第二连接件(26),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文博姚荧汪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