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丽花专利>正文

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24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上,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支撑柱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一的底部贯穿合箱的顶部延伸至与第一球体块的顶部固定连接。该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二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三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四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五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六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具体为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社会方面中得以应用,通信设备也不断伸展到各个领域,并且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安装在高处,工作人员就会使用升降机来进行对高处的设备进行安装,但是工作人员在高处肯定会走动,这时候就会使升降机振动,从而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解决了升降机振动,对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上,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支撑柱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一的底部贯穿合箱的顶部延伸至与第一球体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体块的底部与连接板顶部所开设的第一矩形槽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合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槽道的右侧与第一压缩弹簧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右侧与第一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底部、正面及背面均与第一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部与第一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顶端的正面与第一方块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块体的正面贯穿连接杆背面所开设的第二矩形槽道且延伸至与第二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合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块体的宽度与第二矩形槽道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方块体一端的顶部与第五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压缩弹簧的顶部与第二矩形槽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的右侧与第二压缩弹簧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右侧与第二移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底部、正面及背面均与第一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移动块的右侧与第三压缩弹簧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右侧与第二球体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体块的底部与第一矩形槽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体块的顶部与支撑柱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二的顶部贯穿合箱的顶部延伸至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与第二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左侧与第四压缩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压缩弹簧的左侧与第一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顶端的正面与第二方块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块体的正面贯穿连接杆背面所开设的第三矩形槽道且延伸至与第三矩形槽道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方块体的宽度与第三矩形槽道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二方块体一端的顶部与第六压缩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压缩弹簧的顶部与第三矩形槽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一的左侧与板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块的底部与连接弹
簧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的底部与U型连接板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接板的左侧与合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合箱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支撑柱一相适配的通口一、支撑柱二相适配的通口二。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球体块的直径尺寸略小于第一矩形槽道的宽度,且该第一球体块由橡胶所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球体块的直径尺寸与第一球体块的直径尺寸一样,且第二球体块由橡胶所制成。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该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该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二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三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四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五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通过第六压缩弹簧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第一活动杆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第二活动杆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连接杆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升降机构、2底座、3支撑柱一、4支撑柱二、5合箱、6板块、7连接弹簧、8 U型连接板、9连接板、10第一矩形槽道、11第一球体块、12第一压缩弹簧、13第一移动块、14第二压缩弹簧、15第二移动块、16第三压缩弹簧、17第二球体块、18第一活动杆、19第二活动杆、20连接杆、21第四压缩弹簧、22第一方块体、23第二方块体、24第二矩形槽道、25第三矩形槽道、26第五压缩弹簧、27第六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包括升降机构1,升降机构1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上,底座2的底部与支撑柱一3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柱一3的左侧与板块6的右侧固定连接,板块6的底部与连接弹簧7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连接弹簧7起一种连接作用,连接弹簧7的底部与U型连接板8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U型连接板8的左侧与合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柱一3的底部贯穿合箱5的顶部延伸至与第一球体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合箱5的顶部开设有与支撑柱一3相适配的通口一,第一球体块11的底部与连接板9顶部所开设的第一矩形槽道10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球体块11的直径尺寸略小于第一矩形槽道10的宽度,且该第一球体块11由橡胶所制成,使用材料为橡胶的第一
球体块11具有一定的减振效果,连接板9的底部与合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矩形槽道10的右侧与第一压缩弹簧12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一压缩弹簧12的右侧与第一移动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2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第一移动块13的底部、正面及背面均与第一矩形槽道10的内壁接触,第一移动块13的顶部与第一活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18顶端的正面与第一方块体22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方块体22的正面贯穿连接杆20背面所开设的第二矩形槽道24且延伸至与第二矩形槽道24的内壁接触,连接杆20的顶部与合箱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方块体22的宽度与第二矩形槽道24的宽度相适配,第一方块体22一端的顶部与第五压缩弹簧2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五压缩弹簧26的顶部与第二矩形槽道2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五压缩弹簧26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第一移动块13的右侧与第二压缩弹簧14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二压缩弹簧14的右侧与第二移动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4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振动力,第二移动块15的底部、正面及背面均与第一矩形槽道10的内壁接触,第二移动块15的右侧与第三压缩弹簧16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三压缩弹簧16的右侧与第二球体块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设备安装升降架,包括升降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安装在底座(2)的顶部上,所述底座(2)的底部与支撑柱一(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一(3)的底部贯穿合箱(5)的顶部延伸至与第一球体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体块(11)的底部与连接板(9)顶部所开设的第一矩形槽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9)的底部与合箱(5)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槽道(10)的右侧与第一压缩弹簧(12)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2)的右侧与第一移动块(13)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13)的底部、正面及背面均与第一矩形槽道(10)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移动块(13)的顶部与第一活动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18)顶端的正面与第一方块体(22)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块体(22)的正面贯穿连接杆(20)背面所开设的第二矩形槽道(24)且延伸至与第二矩形槽道(24)的内壁接触,所述连接杆(20)的顶部与合箱(5)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块体(22)的宽度与第二矩形槽道(24)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方块体(22)一端的顶部与第五压缩弹簧(2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压缩弹簧(26)的顶部与第二矩形槽道(2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13)的右侧与第二压缩弹簧(14)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4)的右侧与第二移动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块(15)的底部、正面及背面均与第一矩形槽道(10)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移动块(15)的右侧与第三压缩弹簧(1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压缩弹簧(16)的右侧与第二球体块(1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体块(17)的底部与第一矩形槽道(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球体块(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林曾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曾丽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