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型车身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智能型车身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品质的汽车除了良好的驾驶性能,还包括许多舒适的控制功能,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空调、大灯、转向灯、防盗锁止系统等功能需要通过总控进行调节,因此,往往需要使用专门的车身控制器与汽车总线连接。
[0003]现有的车身控制器多为密封的盒状结构,中控板工作发热无法及时排出机壳,装置的稳定性差,同时,无法对急刹和颠簸时的震动进行缓冲,装置的抗震性差,人工记录车辆数据误差较大,及时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型车身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散热性差,稳定性不高,无法对震动进行缓冲,抗震性差,无法及时同步车辆数据,及时性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型车身控制器,包括外壳、传输器、散热口和限位块,所述外壳外侧一体化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侧设有螺纹口,并且外壳内壁焊接固定有限位板,所述传输器安装固定在外壳前端,且传输器前部设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车身控制器,包括外壳(1)、传输器(5)、散热口(11)和限位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一体化连接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内侧设有螺纹口(3),并且外壳(1)内壁焊接固定有限位板(7),所述传输器(5)安装固定在外壳(1)前端,且传输器(5)前部设有连接口(6),所述限位板(7)内侧设有滑动槽(17),且滑动槽(17)内壁设有限位弹簧(16),并且限位弹簧(16)前端设有减震板(2),所述散热口(11)一体化连接在外壳(1)底部,且散热口(11)表面设有滤网(10),所述限位块(15)焊接固定在减震板(2)表面,且限位块(15)内壁滑动连接有压盖(13),并且限位块(15)与压盖(13)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4),所述压盖(13)上端面一体化连接有传动柱(12),且传动柱(12)外侧设有中控板(8),并且传动柱(12)顶端焊接固定有固定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车身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中空的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林冲,秦远东,陆琳欢,徐爱华,孙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沃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