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高原防护帽,包括通过导气管连通的头罩和增压装置,头罩用于罩住使用者头部,头罩上对应使用者颈部的位置设有用于与使用者颈部进行密封连接的密封带,从而在头罩内形成一个密闭腔室,头罩上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处设有空气出口调压阀,增压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空气增压泵、用于为空气增压泵供能的电池、以及用于控制空气增压泵工作状态的操控开关,空气增压泵的抽气口连通外部环境,空气增压泵的排气口连通导气管从而能够将增压空气输送至头罩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原防护帽,能够有效预防高原病,且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和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原防护帽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高原防护帽。
技术介绍
[0002]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海拔8000m高度时,大气压(33.78kPa)约为海平面(101.33kPa)的1/3,吸入气氧分压为7.47kPa。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快速进驻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后,呼吸、循环、血液、内分泌及中枢神经系统在短时间内受缺氧及低压、寒冷、干燥、强紫外线等高原环境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综合征,称为高原病。急性高原病是人体由低海拔地区进驻高海拔地区数小时到数天内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发绀、乏力、食欲缺乏、睡眠障碍、尿少等急性高原反应,或者呈现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较易引起死亡。高原病的原因是人体吸入空气的氧分压低,目前,通过氧疗或同时给予5%的二氧化碳或正压呼吸机通气,是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的主要方法,但现有的设备一般都配备在专门的医疗机构中,不便于随身携带,且价格高昂,结构复杂,使用操作不便,一般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才能操作使用,且维护保养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高原防护帽,能够有效预防高原病,且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和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
[0004]本技术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高原防护帽,包括通过导气管连通的头罩和增压装置,头罩用于罩住使用者头部,头罩上对应使用者颈部的位置设有用于与使用者颈部进行密封连接的密封带,从而在头罩内形成一个密闭腔室,头罩上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处设有空气出口调压阀,增压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空气增压设备、用于为空气增压设备供能的电池、以及用于控制空气增压设备工作状态的操控开关,空气增压设备的抽气口连通外部环境,空气增压设备的排气口连通导气管从而能够将增压空气输送至头罩内部。
[0006]优选,所述空气增压设备为空气增压泵,所述增压装置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空气增压泵排气压力的调压机构。
[0007]优选,所述空气增压设备为一个风扇或由若干风扇串联而成的风扇组。
[0008]优选,所述空气增压设备的抽气口还设有空气过滤装置。
[0009]优选,所述头罩包括带有帽檐的帽体和透明软质的防护套,防护套的上沿与帽体的周向边沿密封固定连接,防护套的下沿设有所述密封带,从而形成所述密闭腔室,防护套上对应使用者口鼻的位置设有所述出气口。
[0010]优选,所述头罩还设有用于检测头罩内气压并显示气压值的第一气压计。
[0011]优选,所述增压装置的壳体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空气增压设备、电池和操控开关。
[0012]优选,所述增压装置的壳体上设有电量显示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空气增压设备排气压力并显示气压值的第二气压计。
[0013]优选,所述增压装置和所述空气出口调压阀配合使得所述头罩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大气压。
[0014]优选,所述增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头罩上,或者所述增压装置上设有安装带从而能够固定在使用者身上。
[0015]本技术高原防护帽的工作原理是:在高原地区使用时,使用者将头罩戴在头上,通过增压装置将环境中的稀薄空气输入到头罩内,利用增压装置以及空气出口调压阀,使得头罩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左右,从而便于使用者呼吸,且呼出的空气能够通过出气口排出。
[0016]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高原防护帽的有益效果是:
①
能够有效预防高原病,且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和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
②
空气增压设备即可以采用空气增压泵,用于需要压力更加稳定的场景,也可以采用风扇,或者多个风扇串联而成的风扇组,用于需要轻便使用的场景;
③
通过设置用于调节所述空气增压泵排气压力的调压机构,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空气增压泵的排气压力,进而调节头罩内部的气压;
④
通过设置空气过滤装置,能够对大气进行过滤净化,从而能够将无菌、无尘、无病毒的洁净空气输送至头罩内供使用者使用,进一步增加防护效果;
⑤
头罩为帽体配合透明软装防护套的结构,结构简单轻便,制造成本低,且帽体带有帽檐,从而能够使防护套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使用者呼吸,防止直接将防护套吸在面部,而且佩戴舒适方便,不会压迫面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中本技术高原防护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头罩1,帽体11,防护套12,密封带13,密闭腔室14,空气出口调压阀15,第一气压计16,增压装置2,壳体21,空气增压泵22,抽气口221,空气过滤装置222,排气口223,电池23,操控开关24,调压机构25,控制电路板26,电量显示装置27,导气管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进行间接连接。另外,本申请中的“调压阀”“调压机构”“气压计”“空气增压泵”等部件均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部件,所以本申请中不对上述部件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和限定。
[0021]如图1所示,高原防护帽,包括通过导气管3连通的头罩1和增压装置2,头罩1用于罩住使用者头部,包括带有帽檐的帽体11和透明软质的防护套12,防护套12的上沿与帽体11的周向边沿密封固定连接,防护套12的下沿设有用于与使用者颈部进行密封连接的密封带13,从而形成密闭腔室14,防护套12上对应使用者口鼻的位置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处设有
空气出口调压阀15。增压装置2包括壳体21、设于壳体21内的空气增压泵22、用于为空气增压泵22供能的电池23、以及用于控制空气增压泵22工作状态的操控开关24,空气增压泵22的抽气口221连通外部环境,抽气口221处还设有空气过滤装置222,空气增压泵22的排气口223连通导气管3从而能够将增压空气输送至头罩1内部,增压装置2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空气增压泵22排气压力的调压机构25。调压机构25和空气出口调压阀15配合使得所述头罩1内的气压维持在一个大气压左右。
[0022]所述头罩1还设有用于检测头罩1内气压并显示气压值的第一气压计16。
[0023]所述增压装置2的壳体21内还设有控制电路板26,控制电路板26电连接所述空气增压泵22、电池23和操控开关24。所述增压装置2的壳体21上还设有电量显示装置27,增压装置2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空气增压泵22排气压力并显示气压值的第二气压计,第二气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原防护帽,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导气管连通的头罩和增压装置,头罩用于罩住使用者头部,头罩上对应使用者颈部的位置设有用于与使用者颈部进行密封连接的密封带,从而在头罩内形成一个密闭腔室,头罩上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处设有空气出口调压阀,增压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空气增压设备、用于为空气增压设备供能的电池、以及用于控制空气增压设备工作状态的操控开关,空气增压设备的抽气口连通外部环境,空气增压设备的排气口连通导气管从而能够将增压空气输送至头罩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原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增压设备为空气增压泵,所述增压装置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空气增压泵排气压力的调压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原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增压设备为一个风扇或由若干风扇串联而成的风扇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原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增压设备的抽气口还设有空气过滤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原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包括带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新,曾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曾建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