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荣常专利>正文

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38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包括茶盘底座,所述茶盘底座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为镂空状结构,所述罩体顶端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顶端设置有蓄茶池,所述分流器边侧设置有六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出水口,所述茶盘底座上表面位于每个出水口的下方均设置有茶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镂空状结构的罩体,可在罩体内放置灯光焰火对蓄茶池中的茶水进行加热保温,通过设置的六个出水口,使得该结构设计分为六档,可根据来访客人调节出水口个数,简化了泡茶工序,在泡茶的过程中实现懒人效果。过程中实现懒人效果。过程中实现懒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


[0001]本技术涉及茶器
,具体是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

技术介绍

[0002]茶文化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茶由于独特的营养价值,也是国人的主要饮品之一,因此,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设计了各种不同造型的茶具,以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
[0003]目前现有的茶具在使用时不能同时给多个茶杯进行加水,需要将茶壶提起对每个茶杯进行依次加水,使得步骤繁多,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包括茶盘底座,所述茶盘底座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为镂空状结构,所述罩体顶端设置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顶端设置有蓄茶池,所述分流器边侧设置有六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出水口,所述茶盘底座上表面位于每个出水口的下方均设置有茶杯;
[0007]所述分流器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瓷片,所述瓷片的两侧通过卡块与分流器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瓷片上表面设置有六个等间距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下方设置有分流槽,每个所述进水孔均通过分流槽与一个出水口相连通;
[0008]所述蓄茶池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底部,所述凸起底部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凸起底部上设置有与六个所述进水孔一一对应分布的出水孔,且所述凸起底部底部与瓷片上表面相接触,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镂空状结构的罩体,可在罩体内放置灯光焰火对蓄茶池中的茶水进行加热保温,通过设置的六个出水口,使得该结构设计分为六挡,可根据来访客人调节出水口个数,配合蓄茶池旋转一挡为一个出水口出茶,二挡为两个出水口同时出茶,三挡为三个出水口同时出茶,四挡为四个出水口同时出茶,五挡为五个出水口同时出茶,六挡为六个出水口同时出茶,从而实现了多人饮茶自动分茶的实用效果,并且可以根据人数调节出茶口数,在泡茶的过程中实现懒人效果,其中,六个分流槽的总流量一致,即流程越短分流槽宽度越大,流程越长的分流槽宽度越小,从而确保各个出水口的流量一致。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瓷片上表面设置有七个等间距分布的卡槽,且每相邻两个进水孔之间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凸起底部底部位于靠前两个出水孔之间处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尺寸与卡槽的尺寸相吻合,通过凸块与卡槽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分挡的效果。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茶池顶端设置有茶盖,所述蓄茶池一侧设置有防烫把手,通过设置的防烫把手便于将蓄茶池提起和旋转。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茶池内腔靠近底部处设置有食用级不锈钢过滤网层,通过设置的食用级不锈钢过滤网层可对蓄茶池中的茶叶进行过滤,防止茶叶跟随水流流动而造成分流器堵塞的现象发生。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茶盘底座上表面与罩体底部及茶杯底部连接处均设置有限位槽,通过设置的限位槽,对茶杯及罩体起到了很好的固定效果。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底部的厚度为1mm,所述进水孔与出水孔的直径为6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镂空状结构的罩体,可在罩体内放置灯光焰火对蓄茶池中的茶水进行加热保温,通过设置的六个出水口,使得该结构设计分为六挡,可根据来访客人调节出水口个数,配合蓄茶池旋转一挡为一个出水口出茶,二挡为两个出水口同时出茶,三挡为三个出水口同时出茶,四挡为四个出水口同时出茶,五挡为五个出水口同时出茶,六挡为六个出水口同时出茶,从而实现了多人饮茶自动分茶的实用效果,并且可以根据人数调节出茶口数,简化了泡茶工序,在泡茶的过程中实现懒人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的正视图。
[0018]图3为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中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中分流器的俯视图。
[0021]图6为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中蓄茶池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茶盘底座;2、罩体;3、分流器;4、蓄茶池;5、茶盖;6、防烫把手;7、出水口;8、茶杯;9、食用级不锈钢过滤网层;10、卡块;11、进水孔;12、卡槽;13、瓷片;14、分流槽;15、凸起底部;16、出水孔;1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包括茶盘底座1,所述茶盘底座1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罩体2,所述罩体2为镂空状结构,所述罩体2顶端设置有分流器3,所述分流器3顶端设置有蓄茶池4,所述分流器3边侧设置有六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出水口7,所述茶盘底座1上表面位于每个出水口7的下方均设置有茶杯8,所述分流器3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瓷片13,所述瓷片13的两侧通过卡块10与分流器3 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瓷片13上表面设置有六个等间距均匀分布的进水孔11,所述进水孔 11的下方设置有分流槽14,每个所述进水孔11均通过分流槽14与一个出水口7相连通,所述蓄茶池4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底部15,所述凸起底部15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凸起底部15上设置有与六个所
述进水孔11一一对应分布的出水孔16,且所述凸起底部15底部与瓷片13上表面相接触。
[0025]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镂空状结构的罩体2,可在罩体2内放置灯光焰火对蓄茶池4中的茶水进行加热保温,通过设置的六个出水口7,使得该结构设计分为六挡,可根据来访客人调节出水口7个数,配合蓄茶池4旋转一挡为一个出水口7出茶,二挡为两个出水口 7同时出茶,三挡为三个出水口7同时出茶,四挡为四个出水口7同时出茶,五挡为五个出水口7同时出茶,六挡为六个出水口7同时出茶,从而实现了多人饮茶自动分茶的实用效果,并且可以根据人数调节出茶口数,在泡茶的过程中实现懒人效果,其中,六个分流槽14的总流量一致,即流程越短分流槽14宽度越大,流程越长的分流槽14宽度越小,从而确保各个出水口7的流量一致。
[0026]所述瓷片13上表面设置有七个等间距分布的卡槽12,且每相邻两个进水孔11之间均设置有卡槽12,所述凸起底部15底部位于靠前两个出水孔16之间处设置有凸块17,所述凸块17的尺寸与卡槽12的尺寸相吻合。
[0027]通过凸块17与卡槽12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分挡的效果。
[0028]所述蓄茶池4顶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出口自动分茶器,包括茶盘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底座(1)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罩体(2),所述罩体(2)为镂空状结构,所述罩体(2)顶端设置有分流器(3),所述分流器(3)顶端设置有蓄茶池(4),所述分流器(3)边侧设置有六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出水口(7),所述茶盘底座(1)上表面位于每个出水口(7)的下方均设置有茶杯(8);所述分流器(3)上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瓷片(13),所述瓷片(13)的两侧通过卡块(10)与分流器(3)进行限位固定,所述瓷片(13)上表面设置有六个等间距均匀分布的进水孔(11),所述进水孔(11)的下方设置有分流槽(14),每个所述进水孔(11)均通过分流槽(14)与一个出水口(7)相连通;所述蓄茶池(4)的底部设置有凸起底部(15),所述凸起底部(15)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凸起底部(15)上设置有与六个所述进水孔(11)一一对应分布的出水孔(16),且所述凸起底部(15)与瓷片(13)上表面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常
申请(专利权)人:吴荣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