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净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27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第一风机用于将空气吸入室内,第二风机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壳体底壁开有回风口、顶壁开有出风口、侧壁开有新风口,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能将新风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阀门组件,壳体中设置有能将部分回风口覆盖的功能模块及将另一部分回风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阀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装配合理,使装配空间得到了有效利用,有利于减小整机体积;第一阀门组件打开、第二阀门组件关闭时,可实现空气外循环;第一阀门组件关闭、第二阀门组件关闭时,可实现空气内循环;第一阀门组件打开、第二阀门组件打开时,可将室内空气不经过滤直接排出至室外,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净化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指一种新风净化机。

技术介绍

[0002]居室安装新风系统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在房屋中安装新风系统在目前已经较为普遍。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513613U的中国技术专利《新风净化机及该室内空气净化循环系统》披露了一种结构,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过滤模块、第二过滤模块、新风口、回风口、出风口,壳体上开有新风口、回风口、出风口;新风口通新风,新风口连通设在封闭腔内的第一过滤模块的进风端,新风通过第一过滤模块进入第一风机的进气端,第一风机的出风端与出风口相通,回风口连通设在封闭腔内的第二过滤模块的进风端,回风通过第二过滤模块进入第二风机的进气端,第二风机的出风端与出风口相通。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新风净化机普遍存在内、外循环不彻底的问题,导致仍有室外新风进入,而不能实现真正的全内循环。并且,目前市场上新风机普遍体积很大,内部结构装配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实现全内循环及全外循环且结构紧凑、装配合理的新风净化机。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空气吸入室内,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壁开有回风口、顶壁开有出风口、侧壁开有新风口,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能将新风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阀门组件,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能将部分回风口覆盖的功能模块及将另一部分回风口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阀门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的功能模块为甲醛净化模块,该甲醛净化模块横置在壳体中且覆盖在部分回风口的上侧,另一部分回风口的上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框,该安装框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甲醛净化模块的顶部边缘大致齐平,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设于该安装框上且用于将该安装框的框口打开或关闭。将甲醛净化模块设置在此处,甲醛净化模块与安装框组成的整体共同将整个回风口覆盖,室内空气在进入壳体中时,只能经过甲醛净化模块或安装框中的一个进入壳体中,从而保证只有在内循环时,空气才会经过甲醛净化模块,而在外循环或排风状态下,空气不经过甲醛净化模块,以提高甲醛净化模块的有效利用率。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风机设于安装框中,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设于第二风机上侧。该结构便于对第二风机进行装配,且将第二风机与安装框、第二阀门组件集成在一起,可使结构更加紧凑,有效利用装配空间。
[000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基板、移动板、齿轮及驱动件,所述基板设
于壳体侧壁上且开有对应新风口布置的开口,所述移动板通过滑轨式结构能上下移动地设于基板上并用于将开口遮盖或打开,所述移动板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能转动地设于基板上且与齿条相啮合传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齿轮转动。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实现新风口的打开或关闭。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新风口上方且侧部具有吸风口、顶部具有排风口。
[0011]优选地,所述壳体中设置有高效粒子空气过滤模块,该高效粒子空气过滤模块横置在出风口下侧且位于第一风机上侧。设置该结构可对出风进行高效过滤,以对空气中粒度较小的颗粒进行过滤,防止有效物质进入室内,提高空气清新度。该高效粒子空气过滤网即为HEPA高效过滤网,它对直径为0.3微米(头发直径的1/200)以下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HEPA分PP滤纸、玻璃纤维、复合PP PET滤纸、熔喷涤纶无纺布和熔喷玻璃纤维五种材质,其特点是风阻大、容尘量大、过滤精度高,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种尺寸和形状。
[0012]优选地,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笼罩在新风口外围的过滤网,该过滤网呈圆筒状,具有前后延伸的环壁及连接于该环壁前端的前端壁。过滤网可对新风进行初步过滤,且圆筒状的过滤网过滤面积大,既有利于提高过滤效果,也有利于降低风阻。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紧凑、装配合理,使装配空间得到了有效利用,有利于减小整机体积;当第一阀门组件打开、第二阀门组件关闭时,运行第一风机、停止运行第二风机可实现空气外循环;当第一阀门组件关闭、第二阀门组件关闭时,运行第一风机、停止运行第二风机可实现空气内循环;当第一阀门组件打开、第二阀门组件打开时,停止运行第一风机、运行第二风机可将室内空气不经过滤直接排出至室外,从而实现了全内循环、外循环及排风状态的自动切换,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隐藏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阀门组件在壳体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1、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第一风机1用于将空气吸入室内,第二风机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
[0020]本实施例壳体1底壁开有回风口11、顶壁开有出风口12、侧壁开有新风口13,第一风机2位于新风口13上方且侧部具有吸风口21、顶部具有排风口。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能将新风口13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阀门组件4,壳体1中设置有能将部分回风口11a覆盖的功能模块及将另一部分回风口11b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阀门组件5。
[0021]上述功能模块为甲醛净化模块6,该甲醛净化模块6横置在壳体1中且覆盖在部分回风口11a的上侧,另一部分回风口11b的上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框7,该安装框7的顶部边缘与甲醛净化模块6的顶部边缘大致齐平,第二阀门组件5设于该安装框7上且用于将
该安装框7的框口71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阀门组件5为百页板结构,该结构为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将甲醛净化模块6设置在此处,甲醛净化模块6与安装框7组成的整体共同将整个回风口11覆盖,室内空气在进入壳体1中时,只能经过甲醛净化模块6或安装框7中的一个进入壳体1中,从而保证只有在内循环时,空气才会经过甲醛净化模块6,而在外循环或排风状态下,空气不经过甲醛净化模块6,以提高甲醛净化模块6的有效利用率。
[0022]本实施例的第二风机设于安装框7中,第二阀门组件5设于第二风机上侧。该结构便于对第二风机进行装配,且将第二风机与安装框7、第二阀门组件5集成在一起,可使结构更加紧凑,有效利用装配空间。
[002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阀门组件4包括基板41、移动板42、齿轮43及驱动件44,基板41设于壳体1侧壁上且开有对应新风口13布置的开口411,移动板42通过滑轨式结构能上下移动地设于基板41上并用于将开口411遮盖或打开,移动板4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齿条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净化机,包括壳体(1)、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2)用于将空气吸入室内,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将空气排出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壁开有回风口(11)、顶壁开有出风口(12)、侧壁开有新风口(13),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能将新风口(13)打开或关闭的第一阀门组件(4),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能将部分回风口(11a)覆盖的功能模块及将另一部分回风口(11b)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阀门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模块为甲醛净化模块(6),该甲醛净化模块(6)横置在壳体(1)中且覆盖在部分回风口(11a)的上侧,另一部分回风口(11b)的上侧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框(7),该安装框(7)的顶部边缘与所述甲醛净化模块(6)的顶部边缘大致齐平,所述第二阀门组件(5)设于该安装框(7)上且用于将该安装框(7)的框口(71)打开或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设于安装框(7)中,所述第二阀门组件(5)设于第二风机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风净化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斌陈德强陈猛贾超郑军妹霍彦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