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舵机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21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舵机基座,包括设置于甲板上用于承载舵机的面板、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和甲板加强结构,所述甲板加强结构设置于面板加强结构底部,所述面板加强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肘板Ⅰ和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腹板Ⅰ,所述肘板Ⅰ和腹板Ⅰ呈夹角设置,通过设置于甲板上用于承载舵机的面板、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和甲板加强结构,能够实现对舵机的稳定支撑,降低行船时舵机的振动及舵机的摇摆,有效的保护舵机内部结构的完整性,降低出现行船时造成的舵机损坏,提高行船安全性。提高行船安全性。提高行船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舵机基座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舵机基座。

技术介绍

[0002]舵机是船舶上的一种大甲板机械,主要由外壳、电路板、驱动马达、减速器与位置检测元件所构成。现有技术中,舵机一般直接安装于甲板或通过一承台安装于甲板,在行船过程中由于振动、摇摆等情况常会导致舵机的振动和摇摆,严重时还会对舵机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影响行船。
[000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船用舵机基座,能够在行船过程中对舵机进行稳定支撑,降低舵机的振动及摇摆,提高行船时舵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船用舵机基座,能够在行船过程中对舵机进行稳定支撑,降低舵机的振动及摇摆,提高行船时舵机的稳定性。
[0005]本技术的船用舵机基座,包括设置于甲板上用于承载舵机的面板、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和甲板加强结构,所述甲板加强结构设置于面板加强结构底部,所述面板加强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肘板Ⅰ和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腹板Ⅰ,所述肘板Ⅰ和腹板Ⅰ呈夹角设置。
[0006]进一步,所述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沿面板本体上沿中部水平向外突出的凸起以及沿面板本体上沿和下沿水平向外突出的若干个用于安装止推块的安装台,安装台分布于凸起的横向两侧。
[0007]进一步,所述面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凸起沿面板的其中一长边中部突出。
[0008]进一步,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减重工艺孔和安装孔,所述减重工艺孔依照面板轮廓形状开设,所述减重工艺孔内对应于凸起以及安装台的位置有连接于减重工艺孔上下侧壁的连接面板。
[0009]进一步,所述腹板Ⅰ包括上腹板Ⅰ和下腹板Ⅰ,所述上腹板Ⅰ和下腹板Ⅰ分别连接于面板靠近上下边沿处并沿上下边沿延伸;所述肘板Ⅰ包括贯通肘板Ⅰ和防倾肘板Ⅰ,所述贯通肘板Ⅰ与上腹板Ⅰ垂直连接,所述防倾肘板Ⅰ与下腹板Ⅰ垂直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甲板加强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于甲板底面的肘板Ⅱ和若干个垂直于甲板底面的腹板Ⅱ,所述腹板Ⅱ对应连接于上腹板Ⅰ和下腹板Ⅰ底部,所述肘板Ⅱ和腹板Ⅱ呈夹角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腹板Ⅱ包括上腹板Ⅱ和下腹板Ⅱ,所述上腹板Ⅱ连接于甲板底面对应设置于上腹板Ⅰ底部,所述下腹板Ⅱ连接于甲板底面对应设置于下腹板Ⅰ底部,所述肘板Ⅱ包括贯通肘板Ⅱ和防倾肘板Ⅱ,所述贯通肘板Ⅱ垂直连接于上腹板Ⅱ和下腹板Ⅱ对应设置于贯通肘板Ⅰ底部,所述防倾肘板Ⅱ与上腹板Ⅱ和下腹板Ⅱ垂直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上腹板Ⅱ底面和下腹板Ⅱ底面均设置有用于与仓壁连接增大上腹板

底面和下腹板Ⅱ底面受力面积的腹板Ⅱ加强板,所述腹板Ⅱ加强板分别垂直连接于上腹板Ⅱ和下腹板Ⅱ,所述贯通肘板Ⅱ底面设置有用于与仓壁连接增大贯通肘板Ⅱ底面受力面积的肘板Ⅱ加强板,所述肘板Ⅱ加强板垂直连接于贯通肘板Ⅱ。
[0013]进一步,所述甲板加强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甲板底面的角钢和T型钢,所述T型钢成夹角设置于甲板底面,所述角钢平行于面板中轴线间隔设置于甲板底面,所述角钢起连接甲板、腹板Ⅱ和T型钢的作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船用舵机基座,通过设置于甲板上用于承载舵机的面板、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和甲板加强结构,能够实现对舵机的稳定支撑,降低行船时舵机的振动及舵机的摇摆,有效的保护舵机内部结构的完整性,降低出现行船时造成的舵机损坏,提高行船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B

B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F

F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1中C

C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图1中D

D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图1中E

E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甲板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图8中N

N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图9中K

K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图8中H

H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

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F

F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C

C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1中D

D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1中E

E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甲板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图8中N

N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图9中K

K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图8中H

H向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垂直允许有一定的制造或安装误差,所述的平行允许具有一定的制造或安装误差。
[0028]如图1

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船用舵机基座包括设置于甲板7上用于承载舵机的面板、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和甲板加强结构,所述甲板加强结构设置于面板加强结构底部,所述面板加强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肘板Ⅰ和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腹板Ⅰ,所述肘板Ⅰ和腹板Ⅰ呈夹角设置。所述肘板Ⅰ和腹板Ⅰ可以相互垂直连接于面板底面,也可以其他角度连接于面板底面,均可有效加强对面板和舵机的支撑效果,提高舵机抗震防倾的能力,如图2所示,面板本体1垂直设置于面板加强结构上,面板加强结构垂直
设置于甲板7上,即面板本体1与甲板7相互平行设置,当然所述面板本体1与甲板7也可呈一定角度的设置,起到便于承载舵机提高舵机抗震防倾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包括面板本体1、沿面板本体1上沿中部水平向外突出的凸起101以及沿面板本体1上沿和下沿水平向外突出的若干个用于安装止推块的安装台102,所述安装台102分布于凸起101的横向两侧,所述面板为矩形结构,凸起101沿面板的其中一面板长边104中部突出。如图1所示,位于面板中轴线3两侧平行于面板中轴线3设置的两条边为面板短边103,与面板中轴线3相交叉的两条边为面板长边104,所述面板本体1上沿和下沿即为图1中所示的沿面板中轴线3上下设置的面板长边104,所述横向即为图1中所示的推舵装置油缸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舵机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甲板上用于承载舵机的面板、设置于面板底面的面板加强结构和甲板加强结构,所述甲板加强结构设置于面板加强结构底部,所述面板加强结构包括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肘板Ⅰ和若干个垂直于面板底面的腹板Ⅰ,所述肘板Ⅰ和腹板Ⅰ呈夹角设置;所述面板包括面板本体、沿面板本体上沿中部水平向外突出的凸起以及沿面板本体上沿和下沿水平向外突出的若干个用于安装止推块的安装台,安装台分布于凸起的横向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舵机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凸起沿面板的其中一长边中部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舵机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开设有减重工艺孔和安装孔,所述减重工艺孔依照面板轮廓形状开设,所述减重工艺孔内对应于凸起以及安装台的位置有连接于减重工艺孔上下侧壁的连接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舵机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Ⅰ包括上腹板Ⅰ和下腹板Ⅰ,所述上腹板Ⅰ和下腹板Ⅰ分别连接于面板靠近上下边沿处并沿上下边沿延伸;所述肘板Ⅰ包括贯通肘板Ⅰ和防倾肘板Ⅰ,所述贯通肘板Ⅰ与上腹板Ⅰ垂直连接,所述防倾肘板Ⅰ与下腹板Ⅰ垂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舵机基座,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虎郑杰邓杰高旭罗应红任健炜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