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卷帘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18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弹簧卷帘杆:包括杆体、主弹簧、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杆体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杆体固定连接,主弹簧套设在杆体上,且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杆体靠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上安装有限位件;限位件上设有供第一连接轴插入的连接孔,第一连接轴间隙配合在限位件的连接孔内;第一连接轴与限位件之间填充有阻尼液。通过阻尼液的阻滞作用,使第一连接轴在限位件上缓慢匀速转动,从而使杆体在第一连接轴的带动下匀速回转,防止杆体回转过快导致窗帘损坏。另外,阻尼液还可以避免第一连接轴与限位件之间接触摩擦,从而减小噪音。音。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卷帘杆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
,具体讲的是一种弹簧卷帘杆。

技术介绍

[0002]窗帘的主要作用是与外界隔绝,是每家每户的必须品,也是许多公共场合的必需品。窗帘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卷帘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不但适用于家庭使用,还适用于工作场所。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窗帘的功能也越来越关注,传统的卷帘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需要手动控制卷帘的开和关,操作起来不但费时而且还有很大的噪音。
[0003]为了解决该问题,人们研发了自动回转卷帘,在窗帘杆上增加弹簧,通过弹簧的回复力使卷帘实现自动回转,无需手工操作,该结构的卷帘虽然解决了操作费时的问题,但是仍存在噪音大,用户体验差的优点,由于弹簧的回复力较大,在窗帘杆回转时,窗帘布会迅速上升回卷,同时发出较大的噪音,而且如果操作者没能及时控制回转动作,可能会对窗帘布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噪音较小且能够匀速回转的弹簧卷帘杆。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弹簧卷帘杆:包括杆体、主弹簧、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杆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杆体固定连接,所述主弹簧套设在杆体上,且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杆体靠近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的第一连接轴上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供第一连接轴插入的连接孔,所述的第一连接轴间隙配合在限位件的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与限位件之间填充有阻尼液
[000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弹簧卷帘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7]在第一连接轴与限位件之间填充阻尼液,通过阻尼液的阻滞作用,使第一连接轴在限位件上缓慢匀速转动,从而使杆体在第一连接轴的带动下匀速回转,防止杆体回转过快导致窗帘损坏。另外,阻尼液还可以避免第一连接轴与限位件之间接触摩擦,从而减小噪音。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自由端延伸至限位件的外侧并连接一阻尼件;所述的阻尼件包括阻尼外壳及转动连接在阻尼外壳内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轴上设有阻尼部,所述阻尼部与阻尼外壳之间填充有阻尼液。阻尼部与阻尼外壳之间的阻尼液具有粘滞力,使第二连接轴在阻尼外壳内缓慢匀速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轴迫使杆体匀速转动。通过限位件与阻尼件的双重作用,杆体回转时更加缓慢平稳,且在阻尼液的润滑作用下,减小杆体回转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通过扭簧来连接,可以起到
缓冲作用,防止第一连接轴突然转动时出现卡滞。第二连接轴在扭簧的作用下带动阻尼部在阻尼外壳内转动,由于阻尼液的粘滞作用,阻尼部会缓慢匀速转动,从而使杆体匀速回转。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件包括限位外壳、外空心转轴、内空心转轴和锁紧弹簧;所述的外空心转轴可转动连接在限位外壳内,所述的外空心转轴上设有滑道,所述的限位外壳内与滑道对应的位置设有滑块,当外空心转轴与限位外壳相对转动时,滑块在滑道内滑动;所述的连接孔设置在外空心转轴上,所述的内空心转轴转动连接在外空心转轴的连接孔内;所述的锁紧弹簧套设在内空心转轴上,且锁紧弹簧的第一端与外空心转轴固定连接,锁紧弹簧的第二端延伸出外空心转轴并设置在滑道内;所述的第一连接轴与内空心转轴连接;所述的滑道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三滑道和第四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的端部依次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第三挡块;所述锁紧弹簧的第二端位于第四滑道的端部。当需要释放卷帘时,驱动杆体正向转动,限位外壳上的滑块沿第一滑道运动至与第一挡块相抵,限位外壳与外空心转轴停止相对转动,此时锁紧弹簧打开,内空心转轴和外空心转轴可以相对转动;当卷帘下放到合适位置时,撤去杆体上的驱动力,杆体在主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限位外壳上的滑块沿第二滑道运动至与第二挡块相抵,限位外壳与外空心转轴停止相对转动,此时锁紧弹簧锁紧内空心转轴,防止内空心转轴和外空心转轴相对转动,从而防止卷帘收回;当需要收回卷帘时,只需稍微驱动杆体正向转动,限位外壳上的滑块沿第三滑道运动至与第三挡块相抵,然后再撤去杆体上的驱动力,在主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外壳上的滑块沿第四滑道运动至与锁紧弹簧的第二端相抵,从而打开锁紧弹簧,使得内空心转轴和外空心转轴可以相对转动,进而使得卷帘匀速收回。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空心转轴和外空心转轴之间填充有阻尼液。通过阻尼液的粘滞作用,可以使内空心转轴和外空心转轴相对转动时缓慢匀速,同时还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外空心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如图所示:
[0017]1、杆体,2、主弹簧,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轴,6、限位件,7、连接孔,8、阻尼件,9、阻尼外壳,10、第二连接轴,11、阻尼部,12、扭簧,13、限位外壳,14、外空心转轴,15、内空心转轴,16、锁紧弹簧,17、滑道,18、第一滑道,19、第二滑道,20、第三滑道,21、第四滑道,22、第一挡块,23、第二挡块,24、第三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术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区分各部件的名称,并没有主次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002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弹簧卷帘杆:包括杆体1、主弹簧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杆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杆体1固定连接,所述主弹簧2套设在杆体1上,且主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连接;所述杆体1靠近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5,所述的第一连接轴5上安装有限位件6;所述限位件6上设有供第一连接轴5插入的连接孔7,所述的第一连接轴5间隙配合在限位件6的连接孔7内;所述第一连接轴5与限位件6之间填充有阻尼液。
[0022]在第一连接轴5与限位件6之间填充阻尼液,通过阻尼液的阻滞作用,使第一连接轴5在限位件6上缓慢匀速转动,从而使杆体1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卷帘杆,包括杆体(1)、主弹簧(2)、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与杆体(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杆体(1)固定连接,所述主弹簧(2)套设在杆体(1)上,且主弹簧(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靠近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5),所述的第一连接轴(5)上安装有限位件(6);所述限位件(6)上设有供第一连接轴(5)插入的连接孔(7),所述的第一连接轴(5)间隙配合在限位件(6)的连接孔(7)内;所述第一连接轴(5)与限位件(6)之间填充有阻尼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卷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5)的自由端延伸至限位件(6)的外侧并连接一阻尼件(8);所述的阻尼件(8)包括阻尼外壳(9)及转动连接在阻尼外壳(9)内的第二连接轴(10),所述第二连接轴(10)与第一连接轴(5)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轴(10)上设有阻尼部(11),所述阻尼部(11)与阻尼外壳(9)之间填充有阻尼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卷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10)上套设有一扭簧(12),所述扭簧(1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轴(5)固定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宝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利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