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08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1
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包括前面板、轴承、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和执手头,前面板上设转动孔和后于转动孔后部的轴承固定孔,还包括滑动定位板和压力弹簧,滑动定位板顶部的两侧设有盖板,盖板的上端设有压板;压力弹簧设在纵向弹簧腔内,滑动定位板与容置腔滑动配合,盖板嵌入纵向弹簧腔、压板与压力弹簧的上端配合;换向驱动板部与滑动定位板顶端配合;静态时,换向驱动板部的正方形部与滑动定位板的中部贴合;换向时。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简化了产品结构,门锁安装时执手换向方便,不须任何工具、不用拆装任何螺钉就能实现门锁执手左右开换向;换向时数据线随执手头一起在有效的行程内转动,更有效防护数据线被损坏。更有效防护数据线被损坏。更有效防护数据线被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子锁,尤其是锁执手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包括前面板、轴承、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执手头和换向装置,前面板上设转动孔和后于转动孔后部的轴承固定孔,执手头包括与执手连接的方形连接部、轴颈部和方轴连接部,轴承固定在轴孔固定孔内,轴颈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与前面板固定连接,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压紧轴承。存在问题是:换向结构复杂,指纹线易损坏,门锁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它具有换向结构简单,指纹线路不易损坏,门锁安装方便的特点。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包括前面板、轴承、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和执手头,前面板上设转动孔和后于转动孔后部的轴承固定孔,执手头包括与执手连接的方形连接部、轴颈部和方轴连接部,轴承固定在轴孔固定孔内,轴颈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与前面板固定连接,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压紧轴承;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执手头还设有位于轴颈和方轴连接部连接处的换向驱动板部和设在颈部的颈线槽,换向驱动板部包括位于中部的正方形部、位于两端的半圆形部和设在半圆形部上的穿线孔;
[0005]所述前面板后部设有位于两侧的后开口的纵向弹簧腔和与纵向弹簧腔下部相交的容置腔;
[0006]还包括滑动定位板和压力弹簧,滑动定位板顶部的两侧设有盖板,盖板的上端设有压板;
[0007]压力弹簧设在纵向弹簧腔内,滑动定位板与容置腔滑动配合,盖板嵌入纵向弹簧腔、压板与压力弹簧的上端配合;换向驱动板部与滑动定位板顶端配合;
[0008]静态时,换向驱动板部的正方形部与滑动定位板的中部贴合;
[0009]换向时,换向驱动板部的半圆形部与滑动定位板的中部滑动配合。
[0010]所述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滑动定位板的中部设有从动板,换向驱动板部与从动板配合。
[0011]所述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执手头半圆形部的弧形顶部设有平面。
[0012]所述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执手头的底面设有方形凸块,与面板凸块配合,对执手转动进行极限限位,对线的转动做更优保护。
[0013]所述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执手头的方形连接部设有燕尾槽,燕尾槽与所述颈线槽相对应,且与安装方轴分离,避免门锁安装时方轴对线的损
坏;
[0014]还包括设有线固定孔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燕尾块部;
[0015]燕尾块部与燕尾槽嵌合。
[0016]所述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圆弧形止位块;
[0017]所述执手头的方轴连接部的外周向面上设有沿轴向的轴向凸起;
[0018]限位板与前面板的后部贴合,轴向凸起与导向孔转动配合,方轴连接部与圆弧形止位块转动配合,圆弧形止位块与轴向凸起配合止位。
[0019]本技术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简化了产品结构,门锁安装时执手换向方便,不须任何工具、不用拆装任何螺钉就能实现门锁执手左右开换向;换向时数据线随执手头一起在有效的行程内转动,更有效防护数据线被损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2]图3是图1的A—A视图。
[0023]图4是图1的B—B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0025]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0026]图7是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的后视图。
[0027]图8是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9]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包括前面板1、轴承2、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3和执手头4,前面板1上设转动孔11和后于转动孔后部的轴承固定孔12,执手头4包括与执手连接的方形连接部 41、轴颈部42和方轴连接部43,轴承2固定在轴孔12固定孔内,轴颈42 与轴承2的内圈固定,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3与前面板1固定连接,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3压紧轴承2。
[0030]所述执手头4还设有位于轴颈42和方轴连接部43连接处的换向驱动板部44和设在颈部的颈线槽421,换向驱动板部44包括位于中部的正方形部441、位于两端的半圆形部442和设在半圆形部442上的穿线孔443;半圆形部442的弧形顶部设有平面4421。
[0031]所述前面板1后部设有位于两侧的后开口的纵向弹簧腔13和与纵向弹簧腔13下部相交的容置腔14;
[0032]还包括滑动定位板5和压力弹簧6,滑动定位板5顶部的两侧设有盖板 51,盖板51的上端设有压板52;
[0033]压力弹簧6设在纵向弹簧腔13内,滑动定位板5与容置腔14滑动配合,盖板51嵌入纵向弹簧腔13、压板52与压力弹簧6的上端配合;换向驱动板部44与滑动定位板5顶端配合;
[0034]静态时,换向驱动板部44的正方形部441与滑动定位板5的中部贴合;
[0035]换向时,换向驱动板部44的半圆形部442与滑动定位板5的中部滑动配合。
[0036]所述滑动定位板5的中部设有从动板53,换向驱动板部442与从动板 53配合。
[0037]所述执手头4的方形连接部41设有燕尾槽411,燕尾槽411与所述颈线槽421相对应;
[0038]还包括设有线固定孔的固定块7,固定块7上设有燕尾块部;
[0039]燕尾块部与燕尾槽411嵌合。
[004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限位板8,限位板8上设有导向孔81,导向孔81内设有圆弧形止位块82;
[0041]所述执手头4的方轴连接部43的外周向面上设有沿轴向的轴向凸起 431;
[0042]限位板8与前面板1的后部贴合,轴向凸起431与导向孔81转动配合,方轴连接部43与圆弧形止位块82转动配合,圆弧形止位块82与轴向凸起 431配合止位。
[0043]本技术在图1和图7状态下,从图1看:执手头4连接的执手(图中未示出),执手头4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从后视图上执手头4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转动角度40

45度,轴向凸起431与圆弧形止位块82配合止位并实现开锁;
[0044]在图1、图7所示的状态下,执手需要换向时,执手带动执手头4转动;从图1上看,逆时针转动执手;从图7看顺时针转动,
[0045]本技术图1、图2、图7所示状态下,在图1中,逆时针转动执手头4;在图2、图7中,换向驱动板部44顺时针转动,左侧的半圆形部442 与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执手换向结构,包括前面板、轴承、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和执手头,前面板上设转动孔和后于转动孔后部的轴承固定孔,执手头包括与执手连接的方形连接部、轴颈部和方轴连接部,轴承固定在轴孔固定孔内,轴颈与轴承的内圈固定,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与前面板固定连接,带贯通孔的固定盖板压紧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头还设有位于轴颈和方轴连接部连接处的换向驱动板部和设在颈部的颈线槽,换向驱动板部包括位于中部的正方形部、位于两端的半圆形部和设在半圆形部上的穿线孔;所述前面板后部设有位于两侧的后开口的纵向弹簧腔和与纵向弹簧腔下部相交的容置腔;还包括滑动定位板和压力弹簧,滑动定位板顶部的两侧设有盖板,盖板的上端设有压板;压力弹簧设在纵向弹簧腔内,滑动定位板与容置腔滑动配合,盖板嵌入纵向弹簧腔、压板与压力弹簧的上端配合;换向驱动板部与滑动定位板顶端配合;静态时,换向驱动板部的正方形部与滑动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逸家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