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08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外壳,所述箱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转轴的表面且位于箱体的顶部套接有双层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箱体、电机、转轴、传动杆、横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达到了絮凝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润滑涡凹气浮机在使用时,絮凝剂投放效果差,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不均匀,降低了絮凝效果,同时降低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同时降低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同时降低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和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润滑涡凹气浮机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器械。
[0003]现有的润滑涡凹气浮机在使用时,絮凝剂投放效果差,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不均匀,降低了絮凝效果,同时降低污水的处理效果,为此,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具备絮凝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润滑涡凹气浮机在使用时,絮凝剂投放效果差,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不均匀,降低了絮凝效果,同时降低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外壳,所述箱体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所述转轴的表面且位于箱体的顶部套接有双层皮带轮,所述箱体右侧的顶部轴承支撑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轴承支撑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左侧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所述横杆表面的右侧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内腔的左侧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三搅拌杆,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外壳的内腔套接有第二皮带轮。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左侧且位于转杆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右侧呈向下方倾斜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转杆表面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外壳的内腔套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轴承支撑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底部贯穿管体并延伸至管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四搅拌杆,所述杆体的顶部且位于与第三皮带轮的对应处固定安装有第四皮带轮。
[0009]优选的,所述管体右侧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漏斗。
[0010]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右侧轴承支撑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侧与箱体右侧的底部
固定安装,所述传动杆表面的顶部轴承支撑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左侧与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正面的左侧铰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二外壳正面的右侧铰接有第二密封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箱体、电机、转轴、传动杆、横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达到了絮凝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润滑涡凹气浮机在使用时,絮凝剂投放效果差,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不均匀,降低了絮凝效果,同时降低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转杆,第二皮带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三搅拌杆转动,对箱体内腔左侧部位的污水进行搅拌,通过设置斜板,防止絮凝剂进入箱体内后直接落入箱体内腔的底部,这样不利于充分混合,起到对絮凝剂进行阻挡的目的,通过设置管体和杆体,第四皮带轮带动杆体转动,杆体在管体内转动,使用者将絮凝剂通过漏斗注入连接管内,通过连接管进入管体内,杆体带动第四搅拌杆对粉末状的絮凝剂进行搅动,防止絮凝剂在管体内出现堵塞的现象。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漏斗,漏斗方便了絮凝剂投入管体内,减少了絮凝剂的洒落,通过设置固定板,固定板用于对横杆进行支撑,通过设置轴承座,轴承座用于对传动杆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别用于对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进行密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管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箱体;2、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电机;5、转轴;6、第一搅拌杆;7、双层皮带轮;8、传动杆;9、第一锥齿轮;10、横杆;11、第二搅拌杆;12、第二锥齿轮;13、转杆;14、第三搅拌杆;15、第二皮带轮;16、斜板;17、第三皮带轮;18、管体;19、杆体;20、第四搅拌杆;21、第四皮带轮;22、第一密封板;23、第二密封板;24、第一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外壳2,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外壳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外壳3,第一外壳2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5,转轴5的底部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6,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箱体1的顶部套接有双层皮带轮7,箱体1右侧的顶部轴承支撑有传动杆8,传动杆8的顶部套接有第一皮带轮24,传动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9,箱体1右侧的底部轴承支撑有横杆10,横杆10
的左侧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11,横杆10表面的右侧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2啮合,通过箱体1、电机4、转轴5、传动杆8、横杆10、第一锥齿轮9和第二锥齿轮12的设置,达到了絮凝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润滑涡凹气浮机在使用时,絮凝剂投放效果差,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不均匀,降低了絮凝效果,同时降低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外壳2内腔的左侧设置有转杆13,转杆13的底部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三搅拌杆14,转杆13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外壳2的内腔套接有第二皮带轮15,通过设置转杆13,第二皮带轮15带动转杆13转动,转杆13带动第三搅拌杆14转动,对箱体1内腔左侧部位的污水进行搅拌。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箱体1内腔的左侧且位于转杆1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斜板16,斜板16的右侧呈向下方倾斜设置,通过设置斜板16,防止絮凝剂进入箱体1内后直接落入箱体1内腔的底部,这样不利于充分混合,起到对絮凝剂进行阻挡的目的。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转杆13表面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外壳2的内腔套接有第三皮带轮17,箱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外壳(2),所述箱体(1)的右侧且位于第一外壳(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外壳(3),所述第一外壳(2)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底部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6),所述转轴(5)的表面且位于箱体(1)的顶部套接有双层皮带轮(7),所述箱体(1)右侧的顶部轴承支撑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顶部套接有第一皮带轮(24),所述传动杆(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轴承支撑有横杆(10),所述横杆(10)的左侧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11),所述横杆(10)表面的右侧套接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2)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润滑涡凹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内腔的左侧设置有转杆(13),所述转杆(13)的底部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三搅拌杆(14),所述转杆(13)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外壳(2)的内腔套接有第二皮带轮(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亮马洪芳马宏基陈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