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烧录夹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95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烧录夹子,包括夹具和探针,夹具中部为连接件,前端为夹取端,后端为手握端,夹具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弹簧,上夹具的中端设有上连接耳,下夹具的中端设有下连接耳,下连接耳包括平行分布的第一下连接耳和第二下连接耳,上连接耳和下连接耳上开设有圆孔,连接件利用圆孔将上夹具与下夹具固定,上夹具的手握端的下表面,设有上弹簧槽,下夹具的手握端的上表面,设有下弹簧槽;弹簧固定于上弹簧槽和下弹簧槽之间;上夹具的夹取端,设有均匀分布的且从上往下穿透的通孔,探针穿过通孔固定在上夹具上。本方案提供的便携式烧录夹子不仅体型小,成本低,还操作灵活简单。单。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烧录夹子


[0001]本技术涉及程序烧录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烧录夹子。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我们市场存在的烧录程序的主要有烧录器、烧录机、烧录夹具。通过固定PCBA板,然后用探针进行压合,从而达到与电脑通讯的作用。
[0003]从现在市场的烧录机、烧录器、扫录夹具去看,他们往往存在以下特点:1.在外观上占有体积大,他们往往是以几十厘米的形态存在;2.在结构上他们往往结构较多,往往除了固定、探针、线以外往往还有其他的附加存在(如:气动装置(不可控的时候影响安全)、较大的托盘、液压杆等其他附带的装置)
[0004]所以由此看出他们是不能灵活使用,基本上一旦固定下来不易变动;组装结构繁多由此带来的制作不易与成本增加,同之维修成本也增加;其本身出现往往不能及时恢复,造成生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烧录夹子。
[0006]一种便携式烧录夹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和探针,所述夹具中部为连接件,前端为夹取端,后端为手握端,所述夹具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弹簧,所述上夹具的中端设有上连接耳,所述下夹具的中端设有下连接耳,所述下连接耳包括平行分布的第一下连接耳和第二下连接耳,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上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件利用所述圆孔将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固定,所述上夹具的手握端的下表面,设有上弹簧槽,所述下夹具的手握端的上表面,设有下弹簧槽;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上弹簧槽和所述下弹簧槽之间;所述上夹具的夹取端,设有均匀分布的且从上往下穿透的通孔,所述探针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上夹具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夹具的夹取端开设有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平行于所述下夹具的上下表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U形凹槽靠近所述下夹具下表面的一侧长于靠近所述下夹具上表面的一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手握端的表面设有增大摩擦的细纹。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夹取端的表面设有软垫。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由螺栓和螺母构成。
[0012]上述一种便携式烧录夹子,通过上夹具、下夹具和弹簧构成夹具,再通过设置在上夹具上的探针,从而实现对PCBA板的烧录,而且本便携式烧录夹子不仅体型小,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而且操作灵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便携式烧录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上夹具的侧视图;
[0015]图3为上夹具的俯视图;
[0016]图4为下夹具的侧视图;
[0017]图5为下夹具的俯视图。
[0018]附图中,夹具1、连接件11、上夹具12、上连接耳121、上弹簧槽122、通孔123、下夹具13、下连接耳131、第一下连接耳132、第二下连接耳133、下弹簧槽134、U形凹槽135、弹簧14、探针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烧录夹子,包括夹具1和探针2,夹具1中部为连接件11,前端为夹取端,后端为手握端,夹具1包括上夹具12、下夹具13和弹簧14,上夹具12的中端设有上连接耳121,下夹具13的中端设有下连接耳131,下连接耳131包括平行分布的第一下连接耳132和第二下连接耳133,上连接耳121和下连接耳131上开设有圆孔,连接件11利用圆孔将上夹具12与下夹具13固定,上夹具12手握端的下表面,设有上弹簧槽122,下夹具13手握端的上表面,设有下弹簧槽134;弹簧14固定于上弹簧槽122和下弹簧槽134之间;上夹具12的夹取端,设有均匀分布的且从上往下穿透的通孔123,探针2穿过通孔123固定在上夹具12上。下夹具13的夹取端开设有U形凹槽135,U形凹槽135平行于下夹具13的上下表面。连接件11由螺栓和螺母构成。连接件11通过上连接耳121、下连接耳131上的圆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上夹具12和下夹具13连接起来。图1中,带有弹簧14的一端即为手握端,而带有探针2的一端即为夹取端。
[0021]具体地,运用两个治具块(除导电物品、玻璃等不能做基材,其他均可)与钢弹簧做成夹子,在其顶部安装探针,烧录时作业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设置好程序然后通过将探针夹上与取下达到程序烧录的目的。而且U形凹槽135的设计,能够让PCBA板在烧录时,便于放置。
[002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烧录夹子存在以下效果:1、以往是外观有几十厘米的大物品;现在是几厘米的小物品,体积小,易携带。2、以往结构繁多,材料有较强的需求,成本上升;现在仅仅三种小物品,材料通用性强,成本低廉。3、以往有气动的其他外力装置,场地条件要求强;现在有电与电脑即可。4、以往作业人员除了放入PCBA板外多了很多如目检等附加工作;现在仅需夹入后烧录成功取下即可。5、以往的气动或者用其他的支脚固定容易让PCBA受外力报废;现在仅需将板子夹在探针上即可,没有附加的力。6、以往遇到复杂的PCBA板要换拖架;现在灵活多样,位置可以随便移动、只要最准烧录点夹住即可。7、无论板子的大小所达到的烧录成功的效果是一样的。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U形凹槽135靠近下夹具13下表面的一侧长于靠近下夹具13上表面的一侧。这样的设计便于PCBA板在烧录时,下方有承载,可以防止PCBA
板在烧录时因为不好受力而被折断的可能。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夹具1手握端的表面设有增大摩擦的细纹,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使用人在使用该夹具1时增大摩擦,从而防止手滑。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夹具1夹取端的表面设有软垫,软垫的设计在于能够在对PCBA板进行烧录时,减少对PCBA板外表面的磨损。
[002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烧录夹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和探针,所述夹具中部为连接件,前端为夹取端,后端为手握端,所述夹具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弹簧,所述上夹具的中端设有上连接耳,所述下夹具的中端设有下连接耳,所述下连接耳包括平行分布的第一下连接耳和第二下连接耳,所述上连接耳和所述下连接耳上开设有圆孔,所述连接件利用所述圆孔将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固定,所述上夹具手握端的下表面,设有上弹簧槽,所述下夹具手握端的上表面,设有下弹簧槽;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上弹簧槽和所述下弹簧槽之间;所述上夹具的夹取端,设有均匀分布的且从上往下穿透的通孔,所述探针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弟牟铁林何广阔梅中裕姚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盟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