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992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包括粉缸、送粉装置和铺粉装置,所述粉缸、送粉装置和铺粉装置通过送粉管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通过送粉装置将粉缸内的(金属)粉稳定地定量输送至铺粉装置,由铺粉装置进行稳定、高效率的铺粉,实现了自动进料,精准进料;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打印成型效率和打印成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粉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密封圈微调节的操作步骤十分繁琐,同时也无法有效保证密封圈微调节后的四周密封性一致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送粉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定量送粉,不但提高了送粉精度,同时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打印质量。提高了打印质量。提高了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相比传统加工工艺,其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加工速度快。
[0003]根据专利号CN207840130U,名为一种具有密封调节功能的粉缸及激光3D打印设备,包括缸体、盖板、毛毡、活塞、弹簧柱塞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活塞一端的表面上并贴紧所述缸体内壁;具有提高密封效果、满足气体密封使用需求等优点。
[0004]但是该装置对于密封圈微调节的操作步骤十分繁琐,同时也无法有效保证密封圈微调节后的四周密封性一致,进而也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产品的体验感较差,实用性有待提高。
[0005]此外,激光选区熔化(SLM)的3D打印机采用粉末为原材料进行逐层打印,分层堆积,自下而上“生长”成具有任意复杂形状结构的三维产品;3D打印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向工作台输送相应的物料粉末,但是现有技术中每次的送粉量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同时还存在送粉不均匀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通过送粉装置将粉缸内的(金属)粉稳定地定量输送至铺粉装置,由铺粉装置进行稳定、高效率的铺粉,实现了自动进料,精准进料;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打印成型效率和打印成品的质量。
[0008]本技术的粉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密封圈微调节的操作步骤十分繁琐,同时也无法有效保证密封圈微调节后的四周密封性一致的技术问题。
[0009]本技术的送粉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定量送粉,不但提高了送粉精度,同时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打印质量。
[0010]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包括粉缸、送粉装置和铺粉装置,所述粉缸、送粉装置和铺粉装置通过送粉管依次连通。
[0012]所述粉缸包括缸体、活塞、毛毡、弹簧柱塞、盖板和密封圈,所述活塞与缸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盖板与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毛毡位于活塞和盖板之间并与缸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活塞的底部并与缸体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活塞的底部设
置有若干个转动组件,若干个所述转动组件之间依次传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转动组件均螺纹连接有调节组件,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之间依次紧密贴合;
[0013]所述送粉装置包括暂存箱和控制器,所述暂存箱上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连接粉料存放装置和用粉装置;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向粉料输出端开启;所述暂存箱内还滑动设置有滑动活塞,所述滑动活塞的背面连接有驱动其运动的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暂存箱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滑动活塞位置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
[0014]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通过送粉装置将粉缸内的(金属)粉稳定地定量输送至铺粉装置,由铺粉装置进行稳定、高效率的铺粉,实现了自动进料,精准进料;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打印成型效率和打印成品的质量。
[0015]本技术的粉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密封圈微调节的操作步骤十分繁琐,同时也无法有效保证密封圈微调节后的四周密封性一致的技术问题。
[0016]本技术的送粉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定量送粉,不但提高了送粉精度,同时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打印质量。
[0017]优选的,所述活塞的顶部四周均设置有台阶,所述弹簧柱塞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弹簧柱塞呈环形阵列排布并与台阶螺纹连接。
[0018]优选的,若干个所述转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转动组件和四个所述调节组件均呈环形阵列排布。
[0019]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贯穿并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柄。
[0020]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梯形板,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伸缩弹簧。
[0021]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矩形板的另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螺纹槽与环形凹槽对应接通。
[0022]优选的,滑动活塞包括金属阀芯和橡胶密封套,所述橡胶密封套将金属阀芯包裹,金属阀芯后端面通过连接套筒丝扣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与伸缩电机相连。
[0023]优选的,橡胶密封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道密封槽。
[0024]优选的,暂存箱的尾端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的行程开关。
[0025]优选的,暂存箱上还设置有用于观测箱内情况的观测窗。
[0026]优选的,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
[0027]优选的,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设置于暂存箱的端面。
[002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的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通过送粉装置将粉缸内的(金属)粉稳定地定量输送至铺粉装置,由铺粉装置进行稳定、高效率的铺粉,实现了自动进料,精准进料;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打印成型效率和打印成品的质量。
[0030]2、本技术所述的粉缸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活塞、转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等之
间的配合,实现了对密封圈的微调节,同时操作步骤更加简单,而且可以保证微调节后密封圈四周的密封性一致,满足了实际使用中更多需求,实用性更高。
[0031]3、本技术所述的粉缸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转动组件、弹簧柱塞和调节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毛毡和密封圈与粉缸缸体之间的贴合程度进行微调节,极大地提升了3D打印机的密封效果,产品的体验感更好,适用性更强。
[0032]4、本技术所述的送粉装置包括暂存箱和控制器,其中暂存箱上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且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向物料输出方向打开,同时在暂存箱内还滑动设置有滑动活塞,滑动活塞与伸缩电机固定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伸缩电机动作,并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滑动活塞的位置;
[0033]5、本技术所述的送粉装置由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向物料输出方向打开,因此在伸缩电机带动滑动活塞向外运动时,第一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二单向阀则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将粉体抽入到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缸(10)、送粉装置(700)和铺粉装置(800),所述粉缸(10)、送粉装置(700)和铺粉装置(800)通过送粉管(1)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缸(10)包括缸体(01)、活塞(02)、毛毡(03)、弹簧柱塞(04)、盖板(05)和密封圈(06),所述活塞(02)与缸体(0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盖板(05)与活塞(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毛毡(03)位于活塞(02)和盖板(05)之间并与缸体(0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密封圈(06)设置在活塞(02)的底部并与缸体(0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活塞(0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转动组件(07),若干个所述转动组件(07)之间依次传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转动组件(07)均螺纹连接有调节组件(08),若干个所述调节组件(08)之间依次紧密贴合;所述送粉装置包括暂存箱(771)和控制器(772),所述暂存箱(771)上分别设置有进料管(773)和出料管(774),进料管(773)和出料管(774)分别连接粉料存放装置和用粉装置;所述进料管(773)和出料管(77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75)和第二单向阀(776),且所述第一单向阀(775)和第二单向阀(776)均向粉料输出端开启;所述暂存箱(771)内还滑动设置有滑动活塞(777),所述滑动活塞(777)的背面连接有驱动其运动的伸缩电机(778),所述伸缩电机(778)与控制器(772)相连;所述暂存箱(771)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滑动活塞位置的位移传感器(779),位移传感器(779)与控制器(77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设备用金属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活塞(777)包括金属阀芯(7771)和橡胶密封套(7772),所述橡胶密封套(7772)将金属阀芯(7771)包裹,金属阀芯(7771)后端面通过连接套筒(7773)丝扣连接有伸缩杆(7774),所述伸缩杆(777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7775)与伸缩电机(778)相连;所述橡胶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品连宁传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意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