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58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痰液处理器,包括有痰液采集件、导痰液件以及痰液处理件,在导痰液件之导流部连接于痰液处理件之切割部上的状态下,痰液处理件中的第一切割物能划破导痰液件之第一开口的密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采集痰液时,由于痰液采集件的顶部敞口以方便病人吐痰,再连接上导痰液件后通过能拆卸地设置在痰液处理件的切割管上,痰液处理件中的第一切割物能划破导痰液件之第一开口的密封件,从而对痰液进行处理,整个痰液的采集、处理过程均能防止痰液外漏污染环境,避免交义感染,便于检测人员观察痰液标本情况,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取样处理,减少实验室感染。室感染。室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痰液处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检验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痰液处理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治疗或疾病筛查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取痰装置提取患者的痰液进行化验,通过病人痰液确定病因是一种很常见的检查手段。简单情况下通常给病人一个容器,病人自行将痰液吐出到容器中,然后进行培养、化验获得检查结果。复杂情况下,当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病人需要做痰培养时,往往需要医护人员使用取痰器取痰,取出的痰液转移到容器中,然后去进行培养、化验获得检查结果。当然,很多中小城市乃至偏僻地区的医院及疾控部门并不具备培养、化验的人员或者设备条件,通常需要将收集痰液的容器运送到较大的医院或相关检测机构进一步处理。由于在疾病筛查中,病人的痰液中通常含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例如结核病人的痰液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且细菌的存活能力较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和存活力也被证实较强,若不妥善处理病人的痰液,可能有很高的风险造成感染,导致疾病的传播。当前户外快速检测设备快速发展,但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风险又必须考虑。为此一专利号为200920165491.X(授权公告号为CN201469733U)的中国技术专利《新型结核病人痰液处理器》其公开了包括杯体和密封盖,在杯体内固定设有紫外线灯,杯体外设有电源线,该痰液处理器通过紫外灯消毒,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220085653.0(授权公告号为CN202505801U)的中国技术专利《结核病人痰液收集处理器》,该收集处理器包括痰液缸和密封盖,其特征是在痰液缸上设有漏嘴,痰液缸内设有加热板,密封盖内侧设有烤灯。但上述两个痰液处理器只具有采集和灭菌的功能,而不具有对痰液样本进一步处理的功能,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安全风险,降低操作人员和相关接触人员的感染风险,更好地适应户外快速检验与移动实验室的操作要求,需要对痰液处理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更好地适应户外快速检验与移动实验室的操作要求的痰液处理器。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痰液处理器,包括有:
[0005]痰液采集件,用于痰液的采集,其内具有采集空间且顶部敞口;
[000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07]导痰液件,用于痰液的导流,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痰液采集盒的顶部敞口,该导痰液件的顶部具有凸出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顶部中央开设有供痰液流出的第一开口以及能密封住该第一开口的第一密封件;以及
[0008]痰液处理件,用于痰液的处理,其内盛装有痰液处理液,所述痰液处理件的顶部具有凸出的切割管,所述切割管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流体连通、以供痰液流入的第一流入口以及第二流入口,所述第二流入口的口部周缘具有能割破所述第一开口之第一密封件的
第一切割物,所述导痰液件的导流部能拆卸地设置在切割管上,在所述导痰液件之导流部连接于痰液处理件之切割部上的状态下,所述痰液处理件中的第一切割物能划破所述导痰液件之第一开口的第一密封件。
[0009]优选地,所述痰液处理件的底部之中央部位开设有供痰液与痰液处理液混合后的混合液流出的第二开口以及能密封住该第二开口的第二密封件。即将痰液处理件的底座局部设计成开放状态,并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住,以便实现采集后的痰液与痰液处理液处理后,能更方便地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痰液处理件的底部的抽取器,所述抽取器能将痰液与痰液处理液混合后的混合液进行抽取。通过抽取器连接在痰液处理件的底部,从而便于痰液处理件与将采集后的痰液与痰液处理液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抽取以进行下一步处理。
[0011]为了方便实现抽取器能将痰液与痰液处理液混合后的混合液进行抽取,优选地,所述抽取器包括有开口向下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将所述筒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分隔板的中央位置具有向所述第一腔室延伸、以能连接至所述痰液处理件的底部之第二开口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使得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流体连通,所述连接管的管口周缘还具有能割破第二密封件的第二切割物,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周壁具有能与所述痰液处理件的底部保持密封状态的密封圈,在所述抽取器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痰液处理件之底部上的状态下,所述连接管中的第二切割物能划破所述痰液处理件之第二开口的第二密封件,从而实现:在活塞杆朝远离连接管的方向抽拉时能将混合液从痰液处理件中转移至第二腔室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还具有辅助混合液从连接管导流至第二腔室中的导流部。该导流部能使得混合液更为缓和地从连接管导流至第二腔室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管两侧的第一导流坡和第二导流坡,所述第一导流坡和第二导流坡均自所述连接管逐渐向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倾斜。
[0014]为了减小整个痰液处理器的体积,优选地,所述抽取器于第一腔室的外周壁具有能与所述导痰液件相连的连接部。在包装时通过将导痰液件连接在抽取器上,能减小各个部件之间的所需的包装体积。
[0015]进一步地,所述痰液采集件的顶部敞口还能拆卸地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导痰液件能择一性地选择与痰液采集件连接。为了实现该痰液处理器集采集痰液和处理痰液于一体,在仅需要采集痰液时,只需要与盖体配合;而在需要对痰液进行与处理液混合处理时,可以与导痰液件配合。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采集痰液时,由于痰液采集件的顶部敞口以方便病人吐痰,再连接上导痰液件后通过能拆卸地设置在痰液处理件的切割管上,痰液处理件中的第一切割物能划破导痰液件之第一开口的第一密封件,从而对痰液进行处理,整个痰液的采集、处理过程均能防止痰液外漏而污染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便于检测人员观察痰液标本情况,简化操作步骤,方便取样处理,减少实验室感染,以更好地适应户外快速检验与移动实验室的操作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痰液处理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痰液件连接在痰液采集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痰液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痰液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痰液件的剖视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抽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的剖视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痰液件连接在抽取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盖体连接在痰液采集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痰液处理器,包括有:痰液采集件(1),用于痰液的采集,其内具有采集空间且顶部敞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痰液件(2),用于痰液的导流,能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痰液采集盒的顶部敞口(11),该导痰液件(2)的顶部具有凸出的导流管(21),所述导流管(21)的顶部中央开设有供痰液流出的第一开口(211)以及能密封住该第一开口(211)的第一密封件(212);以及痰液处理件(3),用于痰液的处理,其内盛装有痰液处理液,所述痰液处理件(3)的顶部具有凸出的切割管(31),所述切割管(31)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211)相流体连通、以供痰液流入的第一流入口(311)以及第二流入口(312),所述第二流入口(312)的口部周缘具有能割破所述第一开口(211)之第一密封件(212)的第一切割物(313),所述导痰液件(2)的导流部能拆卸地设置在切割管(31)上,在所述导痰液件(2)之导流部连接于痰液处理件(3)之切割部上的状态下,所述痰液处理件(3)中的第一切割物(313)能划破所述导痰液件(2)之第一开口(211)的第一密封件(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痰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处理件(3)的底部之中央部位开设有供痰液与痰液处理液混合后的混合液流出的第二开口(32)以及能密封住该第二开口(32)的第二密封件(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痰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能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痰液处理件(3)的底部的抽取器(4),所述抽取器(4)能将痰液与痰液处理液混合后的混合液进行抽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痰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器(4)包括有开口向下的筒体(41),所述筒体(41)内设置有分隔板(42),该分隔板(42)将所述筒体(41)分隔成第一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律车洋平国华杨天池陈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