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40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包括后面板和应急开锁把手,所述后面板内设置有把手复位弹簧、扭簧片、第一连动片、第二连动片、方芯转动轴和压板,所述方芯转动轴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开锁方杆插孔,所述应急开锁把手前端带动扭簧片运动,所述扭簧片带动第一连动片和第二连动片运动,所述第一连动片和第二连动片带动方芯转动轴转动。上述技术方案,扭动应急开锁把手带动扭簧片,使扭簧片通过第一连动片和第二连动片带动方芯转动轴,方芯转动轴通过方杆开启现有的锁体,从而实现开锁;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开锁操作容易且实用性好。开锁操作容易且实用性好。开锁操作容易且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锁具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锁具的发展日新月异,全自动智能锁由于开门简单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其结构是在后面板内设置有开门电机,室外或室内开门时电机收到开锁指令信号驱动电机将门打开。
[0003]通常情况下全自动智能锁在室内安装内面板,出门时按开锁按键开锁,而在内面板电机的位置设置有手动旋钮作为应急逃生开门。这种手动旋钮的缺点是:开门时要手动旋转几圈才能将门锁打开,而且开门费时费力,在紧急状态下不利于迅速逃生。其中,部分产品在后面板对应锁体方杆位置增加一个应急开门逃生把手,并配装带有快开功能的锁体,实现转动把手快速逃生开门。
[0004]但是,随着智能锁越来越智能化,所使用的电池容量大、体积也大,同时增加的模块也越来越多,后面板在原有的方杆位置已不适合设置逃生把手,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没有足够的结构空间,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开锁操作容易且实用性好的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包括后面板和应急开锁把手,所述后面板内设置有把手复位弹簧、扭簧片、第一连动片、第二连动片、方芯转动轴和压板,所述方芯转动轴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开锁方杆插孔,所述应急开锁把手前端带动扭簧片运动,所述扭簧片带动第一连动片和第二连动片运动,所述第一连动片和第二连动片带动方芯转动轴转动。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锁方杆插孔为矩形孔,所述开锁方杆插孔内插接有方杆,通过方芯转动轴转动时带动方杆转动开锁。
[0008]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应急开锁把手的前端一体设置有一根开锁凸轴,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孔,所述开锁凸轴插入把手安装孔内,所述把手复位弹簧套设在开锁凸轴的前端。
[000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锁凸轴的前端面上一体设置有两块定位凸块,所述扭簧片中部设置有定位凸块插孔,所述扭簧片套设在开锁凸轴的前端,且两块定位凸块均插入定位凸块插孔内。
[0010]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方芯转动轴后端一体设置有一块连接底板,所述第一连动片一端与扭簧片左端连接,第一连动片另一端与连接底板左端连接;第二连动片一端与扭簧片右端连接,第二连动片另一端与连接底板右端连接。
[001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中部设置有一个转动轴通孔,所述压板套设在方芯转动轴上,且压板与后面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0012]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扭动应急开锁把手带动扭簧片,使扭簧片通过第一连动片和第二连动片带动方芯转动轴,方芯转动轴通过方杆开启现有的锁体,从而实现开锁;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开锁操作容易且实用性好。
[00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扭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连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包括后面板1和应急开锁把手2,所述后面板1内设置有把手复位弹簧3、扭簧片4、第一连动片5、第二连动片6、方芯转动轴7和压板8,所述方芯转动轴7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开锁方杆插孔71,所述应急开锁把手2前端带动扭簧片4运动,所述扭簧片4带动第一连动片5和第二连动片6运动,所述第一连动片5和第二连动片6带动方芯转动轴7转动。
[0020]作为优选的,所述开锁方杆插孔71为矩形孔,所述开锁方杆插孔71内插接有方杆,通过方芯转动轴7转动时带动方杆转动开锁。
[0021]所述应急开锁把手2的前端一体设置有一根开锁凸轴21,所述后面板1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孔11,所述开锁凸轴21插入把手安装孔11内,所述把手复位弹簧3套设在开锁凸轴21的前端。
[0022]所述开锁凸轴21的前端面上一体设置有两块定位凸块211,所述扭簧片4中部设置有定位凸块插孔41,所述扭簧片4套设在开锁凸轴21的前端,且两块定位凸块211均插入定位凸块插孔41内。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凸块插孔41的结构和尺寸与两块定位凸块211相匹配。
[0023]所述方芯转动轴7后端一体设置有一块连接底板72,所述第一连动片5一端与扭簧片4左端连接,第一连动片5另一端与连接底板72左端连接;第二连动片6一端与扭簧片4右端连接,第二连动片6另一端与连接底板72右端连接。
[0024]所述压板8中部设置有一个转动轴通孔81,所述压板8套设在方芯转动轴7上,且压
板8与后面板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0025]所述扭簧片4的前端面左右两端均一体设置有两个第一圆柱凸台,所述扭簧片4通过第一圆柱凸台与第一连动片5和第二连动片6一端连接,且连接底板72的后端面左右两端均一体设置有两个第二圆柱凸台,连接底板72通过第二圆柱凸台与第一连动片5和第二连动片6背离扭簧片4端连接,且第一连动片5和第二连动片6两端也可以采用现有的螺钉与扭簧片4或连接底板72连接固定。
[0026]实际应用时,用户扭动应急开锁把手带动扭簧片,使扭簧片通过第一连动片和第二连动片带动方芯转动轴,方芯转动轴通过方杆开启现有的锁体,从而实现开锁;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开锁操作容易且实用性好。
[0027]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包括后面板(1)和应急开锁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1)内设置有把手复位弹簧(3)、扭簧片(4)、第一连动片(5)、第二连动片(6)、方芯转动轴(7)和压板(8),所述方芯转动轴(7)的前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开锁方杆插孔(71),所述应急开锁把手(2)前端带动扭簧片(4)运动,所述扭簧片(4)带动第一连动片(5)和第二连动片(6)运动,所述第一连动片(5)和第二连动片(6)带动方芯转动轴(7)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方杆插孔(71)为矩形孔,所述开锁方杆插孔(71)内插接有方杆,通过方芯转动轴(7)转动时带动方杆转动开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锁内面板机械开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开锁把手(2)的前端一体设置有一根开锁凸轴(21),所述后面板(1)上设置有把手安装孔(11),所述开锁凸轴(21)插入把手安装孔(11)内,所述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平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钜士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