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31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包括墙体,墙体的一侧上端上至下依次固定嵌设有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第一后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顶,弧形顶的底端固定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槽,每个连接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龙骨,第二后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上端表面与连接龙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斜杆,横梁的底部中央固定嵌设有主龙骨,横梁的前端固定设有副龙骨,副龙骨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一侧上端与横梁一端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副龙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阳光房安装时较为困难的问题,大大的增强了阳光房顶部的防水和集水性能。集水性能。集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


[0001]本技术涉及阳光房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

技术介绍

[0002]阳光房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品种,常见于独栋住宅、餐馆、温室、展厅或封闭露台。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是国内外追求自然、时尚人士所推崇的建筑,阳光房是广泛在华北地区上海地区研究的胜利实业需要根据场所使用需求以及个人爱好进行设计和建造,室内布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装饰,阳台或露台阳光房,处于整套居室内,因此视觉连性非常重要,需要考虑其与建筑整体风格要相符,同时整体色调尽量保持一致,阳光房就其用料及制造方法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一是纯木结构的阳光房,二是纯钢结构的阳光房,三是铝幕墙结构的阳光房,四是钢铝结构的阳光房。
[0003]阳光房在安装过程中要用到较多的安装部件如铝合金型材等,安装工人需要根据图纸精确定位型材部件的位置然后固定安装,在这个过程中步骤繁琐,较为复杂,而且现有的阳光房房顶防水性能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一侧上端上至下依次固定嵌设有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所述第一后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顶,所述弧形顶的上端固定铺设有钢化玻璃层,所述弧形顶的底端固定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槽,每个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龙骨,所述第二后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端表面与所述连接龙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斜杆,所述横梁的底部中央固定嵌设有主龙骨,所述横梁的前端固定设有副龙骨,所述副龙骨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上端与所述横梁一端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副龙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侧表面呈中间高两边低,所述集水槽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钢化玻璃层的顶部两侧边缘均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架,两个所述三角支架的其中一个顶点重合并靠近所述墙体设置,所述三角支架的内侧固定嵌装有第一透明防水板,且两个所述三角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透明防水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后梁、第二后梁和横梁均为铝合金型材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后梁与副龙骨的旋转角度范围均为0

65
°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斜杆的长度从左至右依次增加,且相邻两个支撑斜杆相互平行。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限位管套,所述限位管套与所述排水管的直径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漏水边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首先将人工通过第一后梁和主龙骨在0

65
°
之间进行调整,达到根据需要搭建不同形状阳光房顶的作用,通过在弧形顶的上端固定铺设有钢化玻璃层,能够有效提升整个阳光房的安全性,横梁上端表面与连接龙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斜杆,使横梁上端表面与连接龙骨之间构成多个三角结构,大大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稳定性,通过钢化玻璃层的顶部两侧边缘均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架,两个三角支架的其中一个顶点重合并靠近墙体设置,三角支架的内侧固定嵌装有第一透明防水板,且两个三角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透明防水板,能够顺利使雨水引导至集水槽内,并从集水槽引流至排水管内,大大的增强了阳光房顶部的防水和集水性能,并通过限位管套对排水管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通过采用依附于原有的墙体结构,能够让阳光房在搭建时,结构更为简单,达到便于安装的作用,整个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阳光房进行安装时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升了在安装时的便捷性,加强了房屋构架的稳定性,提高了房屋整体的结构强度,有效的提升了搭建时的效率,降低了搭建时的工作强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的侧视图。
[0015]图中:1、墙体;2、第一后梁;3、第二后梁;4、弧形顶;5、钢化玻璃层;6、连接槽;7、连接龙骨;8、横梁;9、支撑斜杆;10、主龙骨;11、副龙骨;12、支撑柱;13、加强筋;14、集水槽;15、排水管;16、三角支架;17、第一透明防水板;18、第二透明防水板;19、限位管套;20、防漏水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

2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 的一侧上端上至下依次固定嵌设有第一后梁2和第二后梁3,所述第一后梁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顶4,所述弧形顶4的上端固定铺设有钢化玻璃层5,所述弧形顶4的底端固定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槽6,每个所述连接槽 6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龙骨7,所述第二后梁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8,所述横梁8上端表面与所述连接龙骨7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斜杆9,所述横梁8的底部中央固定嵌设有主龙骨10,所述横梁8的前端固定设有副龙骨11,所述副龙骨1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一侧上端与所述横梁8一端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3,所述副龙骨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 14,所述集水槽14的内侧表面呈中间高两边低,所述集水槽14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5,所述钢化玻璃层5的顶部两侧边缘均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架16,两个所述三角支架16的其中一个顶点重合并靠近所述墙体1设置,所述三角支架16的内侧固定嵌装有第一透明防水板17,且两个所述三角支架 1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透明防水板18。
[001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后梁2、第二后梁3和横梁8均为铝合金型材制成。
[001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后梁2与副龙骨11的旋转角度范围均为 0

65
°

[00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斜杆9的长度从左至右依次增加,且相邻两个支撑斜杆9相互平行。
[002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柱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限位管套19,所述限位管套19与所述排水管15的直径相适配。
[002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弧形顶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漏水边沿20。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在使用时,首先将人工通过第一后梁2和主龙骨10在0

65
°
之间进行调整,达到根据需要搭建不同形状阳光房顶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前弧顶阳光房,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一侧上端上至下依次固定嵌设有第一后梁(2)和第二后梁(3),所述第一后梁(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顶(4),所述弧形顶(4)的上端固定铺设有钢化玻璃层(5),所述弧形顶(4)的底端固定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槽(6),每个所述连接槽(6)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龙骨(7),所述第二后梁(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8),所述横梁(8)上端表面与所述连接龙骨(7)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斜杆(9),所述横梁(8)的底部中央固定嵌设有主龙骨(10),所述横梁(8)的前端固定设有副龙骨(11),所述副龙骨(1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一侧上端与所述横梁(8)一端底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13),所述副龙骨(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14),所述集水槽(14)的内侧表面呈中间高两边低,所述集水槽(14)的两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5),所述钢化玻璃层(5)的顶部两侧边缘均固定安装有三角支架(16),两个所述三角支架(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格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