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志文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2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包括基座、立柱、控制模块、检修口,所述基座顶部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底层开槽安装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内部固定安装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强大,编写好程序,可以控制路灯的开通和关闭,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可以根据天气明暗变化开通路灯,时间控制器可以设定路灯开关的时间段,夜间这个时间段内可以通过热成像红外仪感触到无人通行时自动关闭路灯,达到节能的目的,路灯底部安装有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夜间路灯也能为摄像头提供照明,安装微型基站,能够增强信号,一些基站覆盖不到的区域这种多功能路灯就能代替基站发挥作用。种多功能路灯就能代替基站发挥作用。种多功能路灯就能代替基站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特别涉及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属于多功能路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社会路灯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数路灯功能单一只能提供照明作用,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夜间无人通行时也会长时间开启,不能利用充足的太阳能和风能,能够利用风能和光能,也会造成一种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包括基座、立柱、控制模块、检修口,所述基座顶部固定连接立柱,所述立柱底层开槽安装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内部固定安装控制模块,所述立柱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立柱的中部内侧固定安装蓄电池,所述立柱上层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路灯,所述第一路灯的对立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路灯,所述第二路灯灯臂底部固定安装有热成像红外仪,所述第一路灯灯臂底部固定安装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第一路灯灯罩底部固定安装有光传感器,所述第一路灯灯罩底部固定安装有时间控制器,所述第一路灯上方固定安装有基站支架,所述基站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通信基站,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风能发电机。
[0006]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平垫弹垫。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型号为JDQ004-W。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路灯的灯芯为LED节能灯芯。
[0009]优选的,所述热成像红外仪为激光测距红外夜视仪。
[0010]优选的,所述光传感器为光控传感器。
[0011]优选的,时间控制器即为时间继电器,220V路灯定时器。
[0012]优选的,所述通信基站为小型三网通通信放大器。
[0013]优选的,所述风能发电机为小型路灯用发电风机。
[0014]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功能强大,编写好程序,可以控制路灯的开通和关闭,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充电,可以根据天气明暗变化开通路灯,时间控制器可以设定路灯开关的时间段,夜间这个时间段内可以通过热成像红外仪感触到无人通行时自动关闭路灯,达到节能的目的,路灯底部安装有监控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夜间路灯也能为摄像头提供照明,安装微型基站,能够增强信号,一些基站覆盖不到的区域这种多功能路灯就能代替基站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照明监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基座;2、立柱;3、控制模块;4、检修口;5、太阳能电池板;6、蓄电池;7、第一路灯;8、第二路灯;9、热成像红外仪;10、监控摄像头;11、光传感器;12、时间控制器;13、基站支架;14、通信基站;15、风机支架;16、风能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包括基座1、立柱2、控制模块3、检修口4,基座1顶部固定连接立柱2,立柱2底层开槽安装有检修口4,检修口4内部固定安装控制模块3,立柱2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5,立柱2的中部内侧固定安装蓄电池6,立柱2上层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路灯7,第一路灯7的对立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路灯8,第二路灯8灯臂底部固定安装有热成像红外仪9,第一路灯7灯臂底部固定安装有监控摄像头10,第一路灯7灯罩底部固定安装有光传感器11,第一路灯7灯罩底部固定安装有时间控制器12,第一路灯7上方固定安装有基站支架13,基站支架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通信基站14,立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支架15,风机支架15顶部固定安装有风能发电机16。
[0023]进一步的,立柱2的底部安装有平垫弹垫,能够减震,对路面的震动进行过滤,使得不会影响路灯和一些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0024]进一步的,控制模块3型号为JDQ004-W能够控制热成像红外仪9、监控摄像头10、路灯开的通电与断电。
[0025]进一步的,第一路灯7的灯芯为LED节能灯芯,比较节能亮度也够强。
[0026]进一步的,热成像红外仪9为激光测距红外夜视仪,能够在夜间500米没感应人员,反馈给控制模块3使得路灯明亮。
[0027]进一步的,光传感器11为光控传感器,当外界白天转变成黑夜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3控制路灯的开启。
[0028]进一步的,时间控制器12即为时间继电器,220V路灯定时器,能够设定时间,和开通的时间段。
[0029]进一步的,通信基站14为小型三网通通信放大器,可以进行信号的放大传送。
[0030]进一步的,所述风能发电机16为小型路灯用发电风机,能够利用风能给蓄充电。
[0031]具体的,在使用本技术时,设定好程序,白天光照充足时太阳能电池板5会充分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6当中,风能充足时风能发电机16也会被风赋能运行,转换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6之中,到了傍晚,天渐渐转黑,光传感器11将信号反馈到控制
模块3中,然后控制模块3控制路灯的的通电,监控摄像头10能够对路面进行实时监控,夜间路灯也能给监控摄像头10提供照明,时间控制器12设定好时间以后会在特定时间时间段进行通电和开合,夜间热成像红外仪9会检测路面是否有行人通过,时间控制器12会对在对无人通行的路面计时,如果长时间无人通行时会将信号反馈到控制模块3之中,对路灯进行关闭,热成像红外仪9的工作区域时500米,在这个范围内有人通行还将信号反馈到控制模块3中,对路灯进行通电,立柱2上方的通信基站1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信号增强的功能,通过检修口4可以对设备进行检修。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信息化多功能路灯,包括基座(1)、立柱(2)、控制模块(3)、检修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固定连接立柱(2),所述立柱(2)底层开槽安装有检修口(4),所述检修口(4)内部固定安装控制模块(3),所述立柱(2)的中部外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立柱(2)的中部内侧固定安装蓄电池(6),所述立柱(2)上层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路灯(7),所述第一路灯(7)的对立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路灯(8),所述第二路灯(8)灯臂底部固定安装有热成像红外仪(9),所述第一路灯(7)灯臂底部固定安装有监控摄像头(10),所述第一路灯(7)灯罩底部固定安装有光传感器(11),所述第一路灯(7)灯罩底部固定安装有时间控制器(12),所述第一路灯(7)上方固定安装有基站支架(13),所述基站支架(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通信基站(14),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支架(15),所述风机支架(15)顶部固定安装有风能发电机(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文任艳艳葛彦红任彦超黄永宾
申请(专利权)人:田志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