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07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安装在培养箱体侧面的培养液箱以及设置在培养箱体上端面的遮光盖板,所述培养箱体的上端面两侧对称安装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为半圆形的长板结构,且弧形卡块的外缘面构造有弧形卡齿,所述遮光盖板为矩形板结构,且遮光盖板下端面两侧开设有供弧形卡块穿过的配合槽,所述遮光盖板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一组与弧形卡齿啮合的齿轮,且齿轮安装在配合槽内,所述培养箱体内设置有多组承载板,所述培养液箱连接有水管,该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结构合理,便于针对海鲜菇不同生长阶段下所需入光量进行调节,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海鲜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鲜菇,属低温型草生菌或木生白腐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海鲜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所以常食海鲜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
[0003]海鲜菇的培养受光照的影响较大,现有的海鲜菇培养装置不便于调节培养装置内的入光量,光照过多或者过少均会使海鲜菇的生长受到影响,且现有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大多采用固体培养基栽培的方式,不利于海鲜菇对培养液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安装在培养箱体侧面的培养液箱以及设置在培养箱体上端面的遮光盖板,所述培养箱体的上端面两侧对称安装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为半圆形的长板结构,且弧形卡块的外缘面构造有弧形卡齿,所述遮光盖板为矩形板结构,且遮光盖板下端面两侧开设有供弧形卡块穿过的配合槽,所述遮光盖板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一组与弧形卡齿啮合的齿轮,且齿轮安装在配合槽内,所述培养箱体内设置有多组承载板,所述培养液箱连接有水管,且水管延伸入承载板内并连接有多组滴灌头,所述滴灌头的一端延伸出承载板。
[0006]优选的,所述培养箱体内设置有一组培养板,且培养箱体的内壁两侧下方构造有移动滑块,所述培养板的两侧开设有与移动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且培养板的上端面等距设置有多组培养基。
[0007]优选的,所述培养箱体的内壁远离遮光盖板的一侧上方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缘面绕设有一组第一遮光布,且第一转轴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一组伺服电机,所述第一遮光布的一端中心通过吊绳连接有配重块。
[0008]优选的,所述培养箱体的下端面四角安装有滑轮,且培养箱体内设置有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位于培养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转轴的外缘面绕设有一组第二遮光布,且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出培养箱体,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延伸出培养箱体,所述培养箱体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延伸出培养箱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三转轴
延伸出培养箱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一组皮带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机轴连接第一传动轮。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得益于遮光盖板的设置,启动第一电机时,与第一电机通过电机轴连接的齿轮啮合弧形卡齿传动,使得遮光盖板在培养箱体的上端面移动,实现对照射入培养箱体内的入光量的控制;得益于承载板的设置,具体实施时培养液箱通过水管连接由一组水泵,实现将培养液箱内的培养液抽入承载板内,并通过滴灌头滴灌入培养基内,便于培养基内的海鲜菇对培养液的吸收;得益于第一转轴的设置,具体实施时一组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实现将第一转轴外缘面上的第一遮光布放下,便于控制照射入培养箱体内的入光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中:1培养箱体、101滑轮、102移动滑块、2遮光盖板、201配合槽、3弧形卡块、301弧形卡齿、4第一电机、5培养板、501培养基、6承载板、601滴灌头、7第一转轴、701第一遮光布、702配重块、8第二转轴、801第二遮光布、9培养液箱、10第二电机、1001第三转轴、11第一传动轮、12第二传动轮、13皮带、14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技术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0017]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安装在培养箱体1侧面的培养液箱9以及设置在培养箱体1上端面的遮光盖板2,所述培养箱体1的上端面两侧对称安装有弧形卡块3,弧形卡块3焊接在培养箱体1的上端面,所述弧形卡块3为半圆形的长板结构,且弧形卡块3的外缘面构造有弧形卡齿301,所述遮光盖板2为矩形板结构,且遮光盖板2下端面两侧开设有供弧形卡块3穿过的配合槽201,所述遮光盖板2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一组与弧形卡齿301啮合的齿轮,且齿轮安装在配合槽201内,第一电机4的电机轴与遮光盖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滚子轴承,得益于遮光盖板2的设置,启动第一电机4时,与第一电机4通过电机轴连接的齿轮啮合弧形卡齿301传动,使得遮光盖板2在培养箱体1的上端面移动,实现对照射入培养箱体1内的入光量的控制,所述培养箱体1内设置有多组承载板6,承载板6为矩形板结构,所述培养液箱9连接有水管,且水管延伸入承载板6内并连接有多组滴灌头601,所述滴灌头601的一端延伸出承载板6,(具体实施时,承载板6内开设有空仓)得益于承载板6的设置,具体实施时培养液箱9通过水管连接由一组水泵,实现将培养液箱9内的培养液抽入承载板6内,并
通过滴灌头601滴灌入培养基501内,便于培养基501内的海鲜菇对培养液的吸收。
[0018]具体的,所述培养箱体1内设置有一组培养板5,且培养箱体1的内壁两侧下方构造有移动滑块102,所述培养板5的两侧开设有与移动滑块102滑动配合的滑槽,且培养板5的上端面等距设置有多组培养基501,移动滑块102为矩形长板结构,培养板5为矩形板结构,且培养板5与移动滑块102的连接处设置有直线轴承。
[0019]具体的,所述培养箱体1的内壁远离遮光盖板2的一侧上方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与培养箱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滚子轴承,所述第一转轴7的外缘面绕设有一组第一遮光布701,且第一转轴7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一组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时,第一转轴7连接的伺服电机焊接在培养箱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布701的一端中心通过吊绳连接有配重块702,得益于第一转轴7的设置,具体实施时一组伺服电机驱动第一转轴7转动,实现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安装在培养箱体(1)侧面的培养液箱(9)以及设置在培养箱体(1)上端面的遮光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体(1)的上端面两侧对称安装有弧形卡块(3),所述弧形卡块(3)为半圆形的长板结构,且弧形卡块(3)的外缘面构造有弧形卡齿(301),所述遮光盖板(2)为矩形板结构,且遮光盖板(2)下端面两侧开设有供弧形卡块(3)穿过的配合槽(201),所述遮光盖板(2)的一侧设置有一组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电机轴连接有一组与弧形卡齿(301)啮合的齿轮,且齿轮安装在配合槽(201)内,所述培养箱体(1)内设置有多组承载板(6),所述培养液箱(9)连接有水管,且水管延伸入承载板(6)内并连接有多组滴灌头(601),所述滴灌头(601)的一端延伸出承载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体(1)内设置有一组培养板(5),且培养箱体(1)的内壁两侧下方构造有移动滑块(102),所述培养板(5)的两侧开设有与移动滑块(102)滑动配合的滑槽,且培养板(5)的上端面等距设置有多组培养基(5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吸收的海鲜菇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自知苏乔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芊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