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豆树房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05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井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本体、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伺服电机,所述除尘装置本体的内部装设有除尘槽,且除尘槽的内部装设有第一除尘棒,所述第一除尘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普通齿轮,所述第二内螺纹套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七锥形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装设有抵触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引流扇叶,通过第一除尘棒和第二除尘棒能够将吸入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能够使第一内螺纹套筒和第二内螺纹套筒进行转动,通过该方式能够使抵触板进行升降,通过使抵触板下降能够并使抵触板与地面相抵触,使得除尘装置本体能够进行固定。行固定。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除尘
,具体为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开设有矿井,在井下作业时,环境的好坏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0003]通常在矿井中会有很多的灰尘,若是不将这些灰尘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工作的效率,而且还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含有灰尘的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难以将其进行清理,并且由于该除尘装置需要在矿井使用,通常会在装置底端装设轨道轮,但是装设了轨道轮就难以使装置进行固定,因此亟需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矿井中的空气含有灰尘并难以清理和装设轨道轮后难以使除尘装置进行固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本体、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地下矿井用便携式除尘装置,包括除尘装置本体(1)、第一驱动电机(201)、第二驱动电机(301)和伺服电机(40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本体(1)的内部装设有除尘槽(101),且除尘槽(101)的内部装设有第一除尘棒(102),所述第一除尘棒(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普通齿轮(104),所述第一除尘棒(1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6),所述除尘槽(101)的内部装设有第二除尘棒(103),且第二除尘棒(1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普通齿轮(105),所述除尘装置本体(1)的顶端装设有吸气管道(2),且吸气管道(2)的内部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0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扇叶(202),所述除尘装置本体(1)的侧面装设有电机箱(3),且电机箱(3)的内部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30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302),所述电机箱(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遮灰板(303),所述除尘装置本体(1)的底端装设有升降控制箱(4),所述升降控制箱(4)的内部装设有伺服电机(401),且伺服电机(4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402),所述升降控制箱(4)的内部装设有传动杆(403),所述传动杆(4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404),所述传动杆(40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五锥形齿轮(405),所述升降控制箱(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轨道轮(5),所述升降控制箱(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内螺纹套筒(601),且第一内螺纹套筒(601)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纹杆(602),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筒(6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六锥形齿轮(605),所述升降控制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树房
申请(专利权)人:豆树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