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98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涉及烟火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检测端、控制端和三脚架;本装置改善了传统检测装置无法准确判断火灾报警系统在现场对火灾信号的响应程度,不能准确、客观的评价该探测系统在该场合所能达到的真实防护程度的缺陷,具有易操作,测量周期短,精度高等优点,同时便于携带,应用维护简便,性能稳定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火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是目前应用最普遍最常见的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主要设备,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应用环境条件各异,各类干扰情况复杂,其工作的可靠性、主要参数的稳定性等综合性能,是决定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性能优劣的关键要素。目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工程应用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0003]1)随着新建筑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每年新安装使用的点型感烟探测器数量很多,可达数千万只;
[0004]2)已安装使用的大量点型感烟探测器长期污染或接近使用年限。自八十年代开始在工程上安装使用的探测器,由于所使用环境的不同,大多数已经达到污染的极限,迫切需要维护保养。
[0005]3)现有加烟器的检测烟源浓度不可控、不环保。目前我国消防工程检测领域使用的加烟器,普遍采用棒香、蚊香等作为烟源,不仅发烟量不可控,而且对探测器本身及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0006]4)国内尚无感烟探测器现场定量检测装置。目前我国消防工程检测领域使用的加烟器,均是定性检测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无法定量测量探测器的响应阈值。
[0007]美国《国家火灾报警规范》NFPA72是美国的唯一通用的火灾报警法规。该法规规定,所有安装的感烟探测器必须在最初验收试验后达半年时要做直观检查,在验收试验后达一年时要做年度功能试验。并且必须保证每个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在其注册灵敏度范围之内,如发现探测器灵敏度在其注册灵敏度范围之外,则必须对其进行清洁、重新标定或更换。
[0008]而我国对于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现场检测,在下列国家标准和规范中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0009](1)GA 588-2012《消防产品现场判定规则》中第6.2.1条规定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现场检查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检测器具。
[0010](2)GA 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中第4.3.1.1条和第5.3.1.1条规定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应能开展报警功能、火警传输功能、报警确认灯显示功能等。
[0011](3)GB 50166-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4.4.2条规定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调试,第5.1.5和5.1.9条对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现场判定及验收方法做了规定。
[0012](4)GB 29837-2013《火灾探测报警产品的维修保养与报废》中第3.3.2条规定了感烟探测器维修后,应进行响应阈值试验。第4.3.2条规定清洗后应标定探测器响应阈值。
[0013]上述国家标准和规范中,对于工程现场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基本要求进行报警
和复位等使用功能。GB 29837-2013中规定的响应阈值试验,均在实验室内进行。响应阈值是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现场应用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探测器对火灾的响应时间和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稳定运行。
[0014]由于当前现场检测技术的限制,国内还无法在工程现场对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响应阈值作出准确的计量。目前普遍使用通过燃点香烟或加烟器进行测试的方法,存在着以下的突出问题:
[0015]1)这些设备的烟源既不具备稳定性,也不具有重复性和再现性,现场测试结果与实验室标准测试不具有一致性,也无可比性;
[0016]2)燃点香烟或加烟器所发生的烟量无法定量控制,且缺乏工程现场对烟雾浓度进行计量的手段,因而无法对火灾探测器是否达到相应的火灾探测响应性能作出量化的判断;
[0017]3)燃点香烟检测方式极为耗费人力,检测效率低,致使系统工程调试、验收、维护的工作量极大。
[0018]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目前无法准确判断火灾报警系统在现场对火灾信号的响应程度,不能准确、客观的评价该探测系统在该场合所能达到的真实防护程度。而将现场的探测器封样到专门的检测机构送检的方式,又缺乏了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
[002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21]一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端、控制端和三脚架;
[0022]所述检测端包括反光板、集烟罩、发烟烟道、加烟风扇、发烟模组、检测光路腔、检测模组、双路开关、电池组、排风扇、发烟模组气室,电池仓;所述反光板由高精度六棱模芯模压而成,安装在所述集烟罩内检测光路腔的正上方,用于对红外光进行反射形成小尺寸光路;所述检测光路腔为黑色金属材质,连接反光板和检测模组,检测光线在封闭罩内部的亮度衰减情况;所述集烟罩由透明的亚克力材质模压而成,设置于发烟烟道和检测光路腔的上方,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包裹在集烟罩内,形成完全封闭空间;所述检测模组安装在所述检测光路腔的正下方,用于检测光路上衰减值的变化;所述反光板和检测模组均与检测光路腔中心线垂直安装;所述加烟风扇安装在发烟烟道的正下方,用于将发烟模组发出的烟雾预混后的烟气通过发烟烟道输送到集烟罩内;所述发烟烟道为黑色金属材质,所述发烟模组设置于加烟风扇下方的发烟模组的气室中;所述电池组设置于电池仓内,电池仓一侧与发烟模组相连,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检测模组的下方,用于排出检测端内烟气;所述双路开关设置于排风扇和检测模组之间,用于检测端电路、发烟模组与电池组之间的控制;
[0023]所述发烟模组由储液室、烟雾加热装置和风扇构成,所述风扇安装在储液室的下部,烟雾加热装置安装在储液室的上部,储液室通过吸油棉与烟雾加热装置相连;
[0024]所述检测模组由双凸透镜、背景红外LED发光管、检测红外LED发光管、红外接收管、信号处理光源驱动电路板、透镜模组构成;所述双凸透镜安装在所述透镜模组腔体的底
部,与反光板平行,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用于汇聚检测红外LED发光管光源经过反光板反射的光线聚焦到红外接收管上,第二透镜用于汇聚检测红外LED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透镜模组固定在所述信号处理光源驱动电路板表面;所述信号处理光源驱动电路板上镶嵌信号处理电路以及光电管驱动电路,光电管驱动电路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和红外接收管连接,所述背景红外LED发光管、检测红外LED发光管以及红外接收管均焊接在信号处理光源驱动电路板表面;所述红外接收管设置于透镜模组第一透镜所在腔体的顶部;检测红外LED发光管设置于透镜模组第二透镜所在腔体的顶部;背景红外LED发光管、红外接收管轴线与透镜模组腔体平行,与双凸透镜垂直,背景红外LED发光管发出光源直接被红外接收管接收。
[0025]所述控制端包括控制端壳体、控制端电路板、液晶显示器、蜂鸣器、控制按键、便携式挂钩、挂绳、开关、充电孔,所述控制端电路板安装在控制端壳体内,所述液晶显示器安装在控制端电路板上,用于显示检测数据及软件功能;所述蜂鸣器、控制按键焊接在控制端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端、控制端和三脚架;所述检测端包括反光板、集烟罩、发烟烟道、加烟风扇、发烟模组、检测光路腔、检测模组、双路开关、电池组、排风扇、发烟模组气室,电池仓;所述反光板由高精度六棱模芯模压而成,安装在所述集烟罩内检测光路腔的正上方;所述检测光路腔为黑色金属材质,连接反光板和检测模组;所述集烟罩由透明的亚克力材质模压而成,设置于发烟烟道和检测光路腔的上方,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定量检测装置包裹在集烟罩内,形成完全封闭空间;所述检测模组安装在所述检测光路腔的正下方,所述反光板和检测模组均与检测光路腔中心线垂直安装;所述加烟风扇安装在发烟烟道的正下方,所述发烟烟道为黑色金属材质,所述发烟模组设置于加烟风扇下方的发烟模组的气室中;所述电池组设置于电池仓内,电池仓一侧与发烟模组相连,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检测模组的下方,所述双路开关设置于排风扇和检测模组之间;所述控制端包括控制端壳体、控制端电路板、液晶显示器、蜂鸣器、控制按键、便携式挂钩、挂绳、开关、充电孔,所述控制端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控制端壳体内,所述液晶显示器安装在控制端电路板上,用于显示检测数据及软件功能;所述蜂鸣器、控制按键焊接在控制端电路板上,蜂鸣器在控制端按键操作,电池电量低状况时输出提示音,控制按键六个按键分别为向上、向下、退出、确定、停止和启动;所述液晶显示器、蜂鸣器、控制按键在控制端壳体上均有对应开孔;开关和充电孔固定在控制端壳体表面,开关用于控制端电路与电池组之间的控制;所述充电孔用于控制端电池充电;所述便携式挂钩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俞刘博刘玉宝王力马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