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68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两片玻璃板,上部组件,包括:上轨道和铝合金天龙骨,铝合金天龙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道第一卡条,第一金属框,第一卡条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第一隔音条,下部组件,包括:下轨道,与地面骨架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框,分为三段,悬挂段、第二卡槽和承重段,与之配合的铝合金地龙骨,包括:下轨道容纳段和第二卡条,分别从下轨道容纳段底端向外水平伸出,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条相卡合,铝合金地龙骨的下轨道容纳段与下轨道相匹配,第二隔音条,承重段,玻璃板的下端支撑于承重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的制备方法,玻璃外表无框,安装简便,缝隙小,美观度高。美观度高。美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属于建筑装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内大量使用隔断墙来进行室内空间的分割,随着人们对隔断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隔断也需不断的更新换代。现有技术的大部分单层隔断墙都是将隔板通过玻璃槽进行连接,而玻璃槽的结构一般是对称的。这种技术方案存在安装对中困难,安装耗时长,隔音效果差,外观不美观等问题,在对玻璃隔断进行安装时,很容易出现由于水平误差导致缝隙,市面上的隔断墙用途比较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
[0004]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两片玻璃板,上部组件,包括:上轨道,与吊墙骨架固定连接,铝合金天龙骨,为U形,向下开口与上轨道相匹配,形成第一隔音条容纳区,铝合金天龙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道第一卡条,第一金属框,内侧设置至少一道第一卡槽,第一卡条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第一隔音条,设置于第一隔音条容纳区中,第一专用胶层,位于玻璃板的上端和第一金属框之间,下部组件,包括:下轨道,与地面骨架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框,分为三段,悬挂段、第二卡槽和承重段,
[0007]与之配合的铝合金地龙骨,包括:下轨道容纳段和第二卡条,分别从下轨道容纳段底端向外水平伸出,悬挂支撑段与悬挂段匹配,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条相卡合,铝合金地龙骨的下轨道容纳段与下轨道相匹配,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隔音条容纳区,第二隔音条,设置于第二隔音条容纳区中,承重段,玻璃板的下端支撑于承重段上,第二专用胶层设置在玻璃板和承重段之间。
[0008]进一步,本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玻璃板的四周边缘具有烤漆层,与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的位置和宽度匹配。
[0009]进一步,本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玻璃板的厚度为6

8mm。
[0010]进一步,本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为铝合金框。
[0011]进一步,本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隔音条和第二隔音条为隔音岩棉条。
[0012]进一步,本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卡条为两道。
[0013]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的制备方法,玻璃外表
无框,安装简便,缝隙小,美观度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的外立面示意图,
[0015]图2是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的上部节点图,
[0016]图3是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的下部节点图,
[0017]图4是两块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的对缝处的示意图,
[0018]图5是铝合金天龙骨和第一金属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铝合金地龙骨和第二金属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本实施方式的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包括:
[0022]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两片玻璃板8。
[0023]上部组件,如图2和图5所示,包括:
[0024]上轨道4,通过自攻螺丝2与吊墙骨架1固定连接。
[0025]铝合金天龙骨5,整体为U形,向下开口与上轨道4相匹配,形成第一隔音条容纳区61,
[0026]铝合金天龙骨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道第一卡条51,
[0027]第一金属框9,第一金属框9的内侧设置两道第一卡槽91,第一卡条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
[0028]第一隔音条6,设置于第一隔音条容纳区61中,
[0029]第一专用胶层7,位于玻璃板8的上端和第一金属框之间9,将二者粘合在一起。各专用胶层使用的为商品化的非凡力3217无影胶水。
[0030]下部组件,如图3和图6所示包括:
[0031]下轨道14,通过第二自攻螺丝13与地面骨架11固定连接,
[0032]第二金属框17,分为三段,悬挂段171、第二卡槽172、承重段173,
[0033]与之配合的铝合金地龙骨19,包括:悬挂支撑段191、第二卡条192 和下轨道容纳段193,
[0034]两个悬挂支撑段191和两个第二卡条192分别从下轨道容纳段向外水平伸出,悬挂段171挂在悬挂支撑段191上,第二卡槽172与第二卡条192相卡合。
[0035]铝合金地龙骨的下轨道容纳段193与下轨道相匹配,二者之间形成第二隔音条容纳区151,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和第二隔音条均为隔音岩棉条。
[0036]第二隔音条15,设置于第二隔音条容纳区151中,
[0037]承重段,玻璃板8的下端支撑于承重段上,
[0038]第二专用胶层16设置在玻璃板8和承重段之间,将二者牢固粘合。
[0039]自粘式垫片12位于下轨道14和地面骨架11之间。
[0040]如图1所示,玻璃板8的四周边缘具有烤漆层81,与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的位置和宽度匹配。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均为铝合金框。玻璃板8的厚度为6

8mm。
[0041]垫块,设置于隔音条容纳区中,调节玻璃隔断高度。或者在其它方式中,直接使用不同厚度的隔音条也同样能够调节玻璃隔断的高度。如图4所示,两块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相接处的结构,具有第三专用胶层22第三铝合金框23铝合金立柱龙骨24。部品化的含义是指组件化。
[0042]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的制备和安装方法如下:
[0043]步骤一:测量放线。根据基准轴线,完成墙面定位线。校对土建结构楼板与装饰完成面的偏差,定出隔断墙十字中心线,在结构楼板地面、顶面上弹出隔断成活控制线;根据十字中心线定出隔断的门安装位置的中心十字线及完成面线,最后将测量成果与图纸进行比对,查找是否有偏差,最终确定准确隔断下料图。
[0044]步骤二:安装吊墙骨架1。制作吊墙骨架,横向骨架采用40*40镀锌方通,立柱采用40*40镀锌方通,采用100*150*3mm角码,间距不超过1200mm设一根立柱。安装立柱时根据弹好的方通骨架安装中心线、和一米标高线用红外仪测出方通骨架的安装完成面定位线,测出立柱与吊墙竖向方通的长度,再将角码与立柱进行焊接、立柱与横向方通进行焊接,再进行试安装,再用记号笔在结构楼板上画出角码打孔位置。打好孔后安装方通骨架,校对骨架的安装位置,再钮紧角码与结构楼板面上的膨胀螺栓。
[0045]步骤三:制作玻璃隔断,把带有卡槽的金属框与玻璃粘合,胶装时金属框上边缘与玻璃边缘齐平,承重段扣住玻璃下侧边缘进行承托;在金属框与玻璃粘合之前,先对玻璃上与第一金属框和第二金属框对应的位置进行烤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品化隐框玻璃隔断,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两片玻璃板,上部组件,包括:上轨道,与吊墙骨架固定连接,铝合金天龙骨,为U形,向下开口与上轨道相匹配,形成第一隔音条容纳区,铝合金天龙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道第一卡条,第一金属框,内侧设置至少一道第一卡槽,第一卡条与第一卡槽相互卡合,第一隔音条,设置于所述第一隔音条容纳区中,第一专用胶层,位于玻璃板的上端和第一金属框之间,下部组件,包括:下轨道,与地面骨架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框,分为三段,悬挂段、第二卡槽和承重段,与之配合的铝合金地龙骨,包括:下轨道容纳段和第二卡条,分别从下轨道容纳段底端向外水平伸出,悬挂支撑段与悬挂段匹配,第二卡槽与第二卡条相卡合,铝合金地龙骨的下轨道容纳段与下轨道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强胡敏华王红成周亮刘国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