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包括养殖仓外框架和上顶棚,所述上顶棚设置在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顶部,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食槽,所述食槽的两侧设置有档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上顶棚的内部设置气泵,通过气泵可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养殖仓外框架内部,对养殖仓外框架内部进行空气的更换,最后通过排风口排出,从而能够实现养殖仓内部的空气流通和替换,同时在养殖仓内部设置空气净化机构,通过紫外灯管和活性炭吸附板的设置,能够对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排出室外的空气也可净化处理后,然后在排出室外,从而能够防止养殖仓外部空气污浊,造成周围环境恶劣的情况出现。造成周围环境恶劣的情况出现。造成周围环境恶劣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牛羊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加之农村生活条件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猪牛羊也逐渐退出了家庭养殖。猪牛羊养殖主要是一些规模化、专门化的养殖场,但受多方面的影响,短时间内猪牛羊生产数量还满足不了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我们猪牛羊良种化程度较低,所以呈现出养殖数量大但产量较低,且质量差。我国猪牛羊养殖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同时提高肉牛肉羊的产出以及质量。
[0003]但是由于传统的生猪在养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生猪养殖仓内,由于长时间无法及时处理,会造成养殖仓内部空气混浊,空气质量低下,为此生猪再成长过程中的质量也存在缺陷,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包括养殖仓外框架和上顶棚,所述上顶棚设置在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顶部,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食槽,所述食槽的两侧设置有档杆;
[0006]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的顶部且位于上顶棚的内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侧连接有进风口,所述气泵的另一侧连接到输风管内,所述输风管朝向食槽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内侧且位于输风管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内侧且位于限位板的下方对称式设置有两组空气净化机构,所述养殖仓外框架的两侧壁上且位于两组空气净化机构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排风口。
[0007]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机构包含有扰流板、活性炭吸附板和紫外灯管,所述扰流板设置在靠近养殖仓外框架的内侧壁位置处,所述扰流板的顶部通过弹簧连接到限位板的底部,所述扰流板朝向养殖仓外框架中间位置处的一侧设置有反射板,所述活性炭吸附板设置在扰流板朝向养殖仓外框架中间位置处的一侧,且活性炭吸附板与扰流板之间不接触,所述紫外灯管设置在活性炭吸附板朝向养殖仓外框架中间位置处的一侧,且紫外灯管与活性炭吸附板的底部通过横杆连接,且横杆的一端固定在养殖仓外框架的内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反射板的表面涂覆有银涂层。
[0009]优选的,所述扰流板背向养殖仓外框架中间位置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风翅,其中多个风翅均采用塑胶材质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多个通风孔的截面均为倾斜状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两组空气净化机构关于食槽对称设置。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首先,通过在上顶棚的内部设置气泵,通过气泵可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养殖仓外框架内部,对养殖仓外框架内部进行空气的更换,最后通过排风口排出,从而能够实现养殖仓内部的空气流通和替换,同时在养殖仓内部设置空气净化机构,通过紫外灯管和活性炭吸附板的设置,能够对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排出室外的空气也可净化处理后,然后在排出室外,从而能够防止养殖仓外部空气污浊,造成周围环境恶劣的情况出现,其次,通过将通风孔设置成倾斜状,当通过通风孔进入到养殖仓内的空气成漩涡扰流下降,然后经过扰流板的时候,由于风翅的作用,会使得扰流板发生抖动,并将风通过活性炭吸附板进行净化处理,同时紫外线灯管产生的灯光由于反射板的作用来回反射,进而对空气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提高紫外线光的利用率,保证空气净化效率更高,防止养殖仓内部污浊空气排出室外,影响室外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空气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养殖仓外框架;2、上顶棚;3、出风口;4、输风管;5、进风口;6、气泵;7、限位板;8、通风孔;9、空气净化机构;91、扰流板;92、反射板;93、风翅;94、弹簧;95、活性炭吸附板;96、紫外灯管;97、横杆;10、排风口;11、档杆;12、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以及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气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
‑
2所示,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仓外框架1和上顶棚2,上顶棚2设置在养殖仓外框架1的顶部,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食槽12,食槽12的两侧设置有档杆11;养殖仓外框架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风管4,输风管4的顶部且位于上顶棚2的内侧设置有气泵6,气泵6的一侧连接有进风口5,气泵6的另一侧连接到输风管4内,输风管4朝向食槽12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出风口3,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且位于输风管4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板7,且限位板7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8,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且位于限位板7的下方对称式设置有两组空气净化机构9,养殖仓外框架1的两侧壁上且位于两组空气净化机构9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排风口10。
[0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
‑
2所示,空气净化机构9包含有扰流板91、活性炭吸附板95和紫外灯管96,扰流板91设置在靠近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壁位置处,扰流板91的顶部通过弹簧94连接到限位板7的底部,扰流板91朝向养殖仓外框架1中间位置处的一侧设置有反射板92,活性炭吸附板95设置在扰流板91朝向养殖仓外框架1中间位置处的一侧,且活性炭吸附板95与扰流板91之间不接触,紫外灯管96设置在活性炭吸附板95朝向养殖仓外框架1中间位置处的一侧,且紫外灯管96与活性炭吸附板95的底部通过横杆97连接,且横杆97的一端固定在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壁上。
[00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
‑
2所示,空气净化机构9包含有扰流板91、活性炭吸附板95和紫外灯管96,扰流板91设置在靠近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壁位置处,扰流板91的顶部通过弹簧94连接到限位板7的底部,扰流板91朝向养殖仓外框架1中间位置处的一侧设置有反射板92,活性炭吸附板95设置在扰流板91朝向养殖仓外框架1中间位置处的一侧,且活性炭吸附板95与扰流板91之间不接触,紫外灯管96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仓外框架(1)和上顶棚(2),所述上顶棚(2)设置在所述养殖仓外框架(1)的顶部,所述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食槽(12),所述食槽(12)的两侧设置有档杆(11);所述养殖仓外框架(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输风管(4),所述输风管(4)的顶部且位于上顶棚(2)的内侧设置有气泵(6),所述气泵(6)的一侧连接有进风口(5),所述气泵(6)的另一侧连接到输风管(4)内,所述输风管(4)朝向食槽(12)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出风口(3),所述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且位于输风管(4)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板(7),且限位板(7)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8),所述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且位于限位板(7)的下方对称式设置有两组空气净化机构(9),所述养殖仓外框架(1)的两侧壁上且位于两组空气净化机构(9)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排风口(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通风设备的生猪养殖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机构(9)包含有扰流板(91)、活性炭吸附板(95)和紫外灯管(96),所述扰流板(91)设置在靠近养殖仓外框架(1)的内侧壁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抗抗,
申请(专利权)人:石门汉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