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发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5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发器底座,包括底板和倚靠板,倚靠板的下端与底板一端之间形成铰接配合,且倚靠板与底板之间具有在倚靠板转动至与底板合拢时以及在倚靠板转动至与底板保持张开状态时使其相互之间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倚靠板的上端设置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为弧形结构,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供直发器底部放入的凹口。采用上述结构,携带时可以将倚靠板与底板保持合拢,从而便于携带,而当正常使用时,又可以使倚靠板与底板保持张开,从而使底座能用于固定放置直发器。从而使底座能用于固定放置直发器。从而使底座能用于固定放置直发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发器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直发器配套件,具体涉及一种直发器底座。

技术介绍

[0002]为避免直发器乱丢乱放以及便于销售时更好的展示,往往需要一个与直发器相配套的底座,但现有的底座通常是一体式的结构,不能折叠,从而存在不便携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折叠、便于携带的直发器底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发器底座,包括底板和倚靠板,倚靠板的下端与底板一端之间形成铰接配合,且倚靠板与底板之间具有在倚靠板转动至与底板合拢时以及在倚靠板转动至与底板保持张开状态时使其相互之间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倚靠板的上端设置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为弧形结构,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供直发器底部放入的凹口。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倚靠板的下端与底板一端是通过铰接实现配合,因此所述倚靠板可相对底板铰接转动,从而在铰接转动后,所述倚靠板可以与底板形成合拢状态或是保持张开状态,同时通过所述定位结构,使得倚靠板无论在合拢状态或是张开状态都能与底板形成定位,这样携带时就可以将倚靠板与底板保持合拢,从而便于携带,而在正常使用时,又可以使倚靠板与底板保持张开,从而使底座能用于固定直发器,具体固定时,直发器的底部放入所述凹口内,直发器上与底部相对的另一端倾斜倚靠在所述弯折部内,由于所述直发器为圆柱形,因此本技术将所述弯折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可使得所述弯折部能与直发器形成良好贴合,即固定的更为牢固可靠。
[0006]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柱,且当所述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形成定位配合时,所述倚靠板处于与底板合拢状态;当所述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形成定位配合时,所述倚靠板处于与底板保持张开状态,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底板上,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倚靠板上;或是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倚靠板上,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底板上。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倚靠板相对底板张开或合拢都能与底板形成有效定位。
[0007]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倚靠板的下端形成有插接部,所述定位柱或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插接部上,所述底板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插接部构成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定位柱或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插槽的侧壁上。通过所述插接部与插槽的配合,不仅使得倚靠板相对底板的铰接转动更为稳定可靠,而且还使得倚靠板与底板之间能形成进一步连接定位。
[0008]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倚靠板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插接部,所述底板上对应每侧插接部均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插槽。这样结构上更为对称合理,稳定性更好。
[0009]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口内设置有定位凸块,直发器的底部对应开
设有供所述定位凸块嵌插入的凹槽。通过所述定位凸块与凹槽的配合,可对直发器形成进一步的定位。
[0010]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为平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倚靠板对应设置成合拢时与底板弧形凸面保持贴合的弧形结构。这样设置使得倚靠板与底板合拢时能形成更好的贴合。
[0011]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上均布有若干防滑垫圈。这样设置使得底座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固定直发器时的结构图;
[0013]图2为直发器的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处于张开状态的结构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处于合拢状态的结构图;
[0017]图6为倚靠板的结构图;
[0018]图7为底板的结构图;
[0019]图8为图7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8所示给出了一种直发器底座,包括底板1和倚靠板2,倚靠板2的下端与底板1一端之间形成铰接配合,具体为底板1上设置有铰接轴11,倚靠板2上设置有与铰接轴11相配合的铰接孔21,倚靠板2与底板1之间具有在倚靠板2转动至与底板1合拢时以及在倚靠板2转动至与底板1保持张开状态时使其相互之间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倚靠板2的上端设置有弯折部22,且所述弯折部22为弧形结构,底板1的另一端设置有供直发器3底部放入的凹口12。
[0021]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倚靠板2的下端与底板1一端是通过铰接实现配合,因此所述倚靠板2可相对底板1铰接转动,从而在铰接转动后,所述倚靠板2可以与底板1形成合拢状态或是保持张开状态,同时通过所述定位结构,使得倚靠板2无论在合拢状态或是张开状态都能与底板1形成定位,这样携带时就可以将倚靠板2与底板1保持合拢,从而便于携带,而在正常使用时,又可以使倚靠板2与底板1保持张开,从而使底座能用于固定直发器,具体固定时,直发器3的底部放入所述凹口12内,直发器3上与底部相对的另一端倾斜倚靠在所述弯折部22内,由于所述直发器3为圆柱形,因此本技术将所述弯折部22设置为弧形结构,可使得所述弯折部22能与直发器3形成良好贴合,即固定的更为牢固可靠。
[0022]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23、第二定位孔24、与第一定位孔23或第二定位孔24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柱13,且当所述定位柱13与第一定位孔23形成定位配合时,所述倚靠板2处于与底板1合拢状态;当所述定位柱13与第二定位孔24形成定位配合时,所述倚靠板2处于与底板1保持张开状态,所述定位柱13设置在底板1上,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倚靠板2上;或是所述定位柱13设置在倚靠板2上,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底板1上。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倚靠板2相对底板1张开或合拢都能与底板1形成有效定位。
[0023]所述倚靠板2的下端形成有插接部25,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插接部25上,所述底板1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插接部25构成插接配合的插槽14,所述定位柱13设置在所述插槽14的侧壁上。通过所述插接部25与插槽14的配合,不仅使得倚靠板2相对底板1的铰接转动更为稳定可靠,而且还使得倚靠板2与底板1之间能形成进一步连接定位。
[0024]所述倚靠板2的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插接部25,所述底板1上对应每侧插接部25均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插槽14。这样结构上更为对称合理,稳定性更好。
[0025]所述凹口12内设置有定位凸块15,直发器3的底部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定位凸块15嵌插入的凹槽31。通过所述定位凸块15与凹槽31的配合,可对直发器3形成进一步的定位。
[0026]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16为平面,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17为弧形凸面,所述倚靠板2对应设置成合拢时与底板弧形凸面16保持贴合的弧形结构。这样设置使得倚靠板2与底板1合拢时能形成更好的贴合。
[0027]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均布有若干防滑垫圈18。这样设置使得底座具有更好的防滑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发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倚靠板,倚靠板的下端与底板一端之间形成铰接配合,且倚靠板与底板之间具有在倚靠板转动至与底板合拢时以及在倚靠板转动至与底板保持张开状态时使其相互之间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倚靠板的上端设置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为弧形结构,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供直发器底部放入的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发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或第二定位孔构成定位配合的定位柱,且当所述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形成定位配合时,所述倚靠板处于与底板合拢状态;当所述定位柱与第二定位孔形成定位配合时,所述倚靠板处于与底板保持张开状态,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底板上,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倚靠板上;或是所述定位柱设置在倚靠板上,第一、二定位孔设置在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发器底座,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天罡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