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换药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58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换药椅,具体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底端延伸至底座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前后两侧均设有夹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在实际使用中,儿童可坐在底座上靠着靠背,将双手放置在两个扶手固定槽内,扣上插头完成手部固定,双脚放置在基座前后两侧,转动转轮使得两个夹座靠近对双腿固定,同时可通过充气泵对气囊环充气,从而对儿童头部固定,最终对儿童四肢和头部进行有效固定,且在固定时,无坚硬接触,对儿童保护较好,避免固定儿童时儿童挣扎造成误伤。定儿童时儿童挣扎造成误伤。定儿童时儿童挣扎造成误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换药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换药椅。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患者在手术后(特别是骨科手术后)需要经常进行换药,目前,医护人员进行换药时,通常是让患者躺在病床上或者将患者的需要换药的肢体抬起或放置到临时物品上进行换药,这种方式需要医护人员协助才能完成,此外,当需要对肢体被支靠物支撑的部位进行包扎操作时,也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协助才能进行翻转操作。
[0003]因此医护人员在为儿童进行换药时,需要提供一个换药的平台,特别是急诊、门诊在对外伤儿童进行包扎换药处理时,如果没有一个方便的换药平台,会直接耽误了治疗时间。
[0004]对于医院来说,在儿童头部换药或者冲洗泪道等工作时,常常需要人大力按压住儿童的身体,避免儿童在操作过程中惊吓而挣扎,导致换药等操作无法正常进行,或者发生意外伤害的情况。
[0005]儿童换药中相对比较不好处理的是儿童的胳膊或者腿部重创需要换药的,因为换药过程比较痛疼,儿童自制力差,或者说忍受力差,很容易在换药过程中乱动,这样导致本来换药的伤口出现移动,很容易碰到护理人员手里拿的医疗器械上,造成伤口的二次伤害。
[0006]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儿童换药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换药椅。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的一种儿童换药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底端延伸至底座内部;
[0010]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前后两侧均设有夹座,两个所述夹座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底座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基座一侧,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均嵌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套设在两个滑座内部,所述螺纹杆与滑座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内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均位于空腔内部,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均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位于底座另一侧,所述靠背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固定连接有气囊环,所述气囊环一端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通管一端贯穿靠背并延伸至靠背一侧外部,所述通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底座另一侧固定嵌设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顶端与通管固定连接,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两个所述扶手分别位于靠背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扶手内侧表面均开设有固定槽,两个所述固定槽内部均设有气囊垫,所述气
囊垫底端与固定槽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垫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两个所述扶手内侧表面分别开设有四个插槽,四个所述插槽呈均匀状分布在固定槽底部。
[00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螺纹杆内端均延伸至空腔内部,两个所述螺纹杆外端分别延伸至底座前后两侧,所述螺纹杆与底座连接处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一端延伸至底座另一侧外部,所述转轴与底座连接处通过单向轴承活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座呈对称状均匀分布在基座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滑座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部,所述滑座与滑槽相匹配。
[00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座内侧和基座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轮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呈均匀状分布在底座四角处。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儿童换药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在实际使用中,儿童可坐在底座上靠着靠背,将双手放置在两个扶手固定槽内,扣上插头完成手部固定,双脚放置在基座前后两侧,转动转轮使得两个夹座靠近对双腿固定,同时可通过充气泵对气囊环充气,从而对儿童头部固定,最终对儿童四肢和头部进行有效固定,且在固定时,无坚硬接触,对儿童保护较好,避免固定儿童时儿童挣扎造成误伤,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灵活,固定效果较好同时对儿童保护好,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换药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换药椅的局部俯视图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换药椅的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换药椅的基座立体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换药椅的后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换药椅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底座;2、靠背;3、基座;4、夹座;5、滑座;6、螺纹杆;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转轴;10、转轮;11、固定环;12、气囊环;13、通管;14、开关阀;15、气泵;16、支管;17、扶手;18、气囊垫;19、固定带;20、插头;21、橡胶软垫;2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9]实施例1:
[0030]参见图1~图5所示;
[0031]本技术的一种儿童换药椅,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底端延伸至底座1内部;
[0032]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靠背2,所述靠背2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前后两侧均设有夹座4,两个所述夹座4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座5,所述底座1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底座1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基座3一侧,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均嵌设有螺纹杆6,两个所述螺纹杆6分别套设在两个滑座5内部,所述螺纹杆6与滑座5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6内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均位于空腔内部,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一侧均设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8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10,所述转轮10位于底座1另一侧,所述靠背2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内侧固定连接有气囊环12,所述气囊环12一端固定连接有通管13,所述通管13一端贯穿靠背2并延伸至靠背2一侧外部,所述通管13上设有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换药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底端延伸至底座(1)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靠背(2),所述靠背(2)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前后两侧均设有夹座(4),两个所述夹座(4)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座(5),所述底座(1)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底座(1)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基座(3)一侧,两个所述滑槽内部均嵌设有螺纹杆(6),两个所述螺纹杆(6)分别套设在两个滑座(5)内部,所述螺纹杆(6)与滑座(5)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6)内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均位于空腔内部,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7)一侧均设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8)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10),所述转轮(10)位于底座(1)另一侧,所述靠背(2)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内侧固定连接有气囊环(12),所述气囊环(12)一端固定连接有通管(13),所述通管(13)一端贯穿靠背(2)并延伸至靠背(2)一侧外部,所述通管(13)上设有开关阀(14),所述底座(1)另一侧固定嵌设安装有气泵(15),所述气泵(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管(16),所述支管(16)顶端与通管(1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丽孙录敏程红丽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零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