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能够实现对较多的植物进行栽培,同时受到一个电机的控制,能够使多个转栽培机构同时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栽培箱能够以较佳的角度面对工作人员,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对植物的栽培或修剪更加方便;设置多个伸缩机构,便于工作人员转动任意一个或多个栽培机构,使得对一个或多个栽培机构内植物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栽培机构中的植物。机构中的植物。机构中的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栽培箱主要是将植物栽培在箱体中,这样能够将栽培的植物集中,从而使得同样的面积能够栽培出更多的植物,这样栽培方式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用于蔬菜栽培领域、中草药栽培领域等。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861119U的一种中药栽培土壤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包括温湿度采集模块、pH值采集模块、单片机、wifi模块、电源模块、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和智能终端,温湿度采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电源模块、wifi模块和存储模块均与单片机相连,pH值采集模块与放大电路相连,放大电路与模数转换模块相连,单片机通过wifi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本技术针对中药精准栽培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土壤信息的实时采集,为药农进行中药栽培提供实时信息,通过与数据库中的中药栽培信息对比、分析,为药农提供当前检测土壤的最佳栽培中药的建议,从而降低了人工记忆出错的概率,同时实现了中药与土壤的高效匹配,上述设计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各种植物栽培技术中并配合栽培箱能够达到较为只能的栽培效果,但是,现在的栽培箱多数为固定式的,当工作人员需要栽种或修枝等操作时,较为不便。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顶板,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多个栽培机构,多个所述栽培机构均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栽培机构包括多个栽培箱和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栽培箱均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多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栽培箱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上;多个第一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多个第二齿轮,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均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与相应的第一齿轮相啮合;多个转动杆,多个所述转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栽培箱的一侧,多个所述转动杆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多个伸缩机构,多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设于相应的转动杆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转动杆的一侧,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螺纹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相应的连接杆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滑槽为方形滑槽,所述滑块为方形滑块。
[0009]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内并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
[0011]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动杆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栽培机构,能够实现对较多的植物进行栽培,同时受到一个电机的控制,能够使多个转栽培机构同时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栽培箱能够以较佳的角度面对工作人员,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对植物的栽培或修剪更加方便;设置多个伸缩机构,便于工作人员转动任意一个或多个栽培机构,使得对一个或多个栽培机构内植物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栽培机构中的植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6]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顶板,5、栽培箱,6、转动杆,7、连接杆,8、电机,9、转动轴,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滑槽,13、滑块,14、安装块,15、螺纹槽,16、丝杆,17、安装腔,18、蜗轮,19、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顶部;顶板4,所述顶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上;多个栽培机构,多个所述栽培机构均设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栽培机构包括多个栽培箱5和多个连接杆7,多个所述栽培箱5均设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多个所述连接杆7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栽培箱5上;电机8,所述电机8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4的顶部;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1和所述顶板4上;多个第一齿轮10,多个所述第一齿轮10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9上;多个第二齿轮11,多个所述第二齿轮11均设于所述转动轴9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齿轮11与相应的第一齿轮10相啮合;多个转动杆6,多个所述转动杆6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栽培箱5的一侧,多个所述转动杆6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转动连接;多个伸缩机构,多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设于相应的转动杆6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滑槽12,所述滑槽12开设在所述转动杆6的一侧,所述滑槽12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与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3的一侧螺纹安装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与所述转动杆6转动连接。
[0020]所述第二支撑板3与相应的连接杆7转动连接。
[0021]所述滑槽12为方形滑槽,所述滑块13为方形滑块。
[0022]所述滑块13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5,所述螺纹槽15与所述丝杆16螺纹连接。
[0023]所述转动杆6上开设有安装腔17,所述丝杆1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腔17内并固定安装有蜗轮18,所述安装腔17内转动安装有蜗杆19,所述蜗杆19与所述蜗轮18相啮合。
[0024]所述蜗杆1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动杆6外并固定安装有旋钮20。
[0025]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本装置中栽培箱5多个均内装有一定量的土壤,且栽培箱5内设有检测装置,能够对土壤中的多种指标进行检测,上述功能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阅现有技术可得,当工作人员需要栽种一些植物或为植物进行修枝等操作时,根据需要使相应的栽培机构转动一定的角度,使栽培箱5能够以较佳的角度面对工作人员,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植物栽培或对植物进行修枝,转动栽培机构时,如果需要使全部栽培机构转动,直接启动电机8,使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箱体式土壤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顶板,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多个栽培机构,多个所述栽培机构均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栽培机构包括多个栽培箱和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栽培箱均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多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栽培箱上;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上;多个第一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多个第二齿轮,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均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齿轮与相应的第一齿轮相啮合;多个转动杆,多个所述转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栽培箱的一侧,多个所述转动杆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多个伸缩机构,多个所述伸缩机构分别设于相应的转动杆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杨,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祥云圣龙农业庄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