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中用于输送可降解封堵器的辅助工具,属于临床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创性治疗越来越广泛,微创性治疗较普通治疗有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风险低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造福了广大的病患,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在治疗先天性结构心脏病时,常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在病变位置放置封堵器,从而达到很好的疗效。输送系统(即推送装置)作为一种精密医疗器械,在介入治疗手术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传统输送系统大都是与金属封堵器配合使用的,运用的多是螺纹连接或卡死连接,这些结构无法应用于可降解封堵器,或者会对可降解封堵器造成很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可降解封堵器具有与其配合使用的输送系统,避免对可降解封堵器造成损伤。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口部分和推送部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口部分(7)和推送部分,推送部分包括推送手柄(1)、推送钢缆(2)、芯轴(3)、调整线、拉线装载器(5)、连接腱(6),推送手柄(1)的一端和推送钢缆(2)的一端固定连接,推送钢缆(2)的外侧设有用于将推送钢缆(2)推送进鞘管的拉线装载器(5),推送手柄(1)内部连接芯轴(3)的一端,芯轴(3)的另一端贯穿推送钢缆(2)的内部并与连接腱(6)相连,连接腱(6)与用于夹持和释放封堵器的钳口部分(7)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6
‑
6)与连接腱(6)的两个连接脚相连,连接腱(6)的两个连接脚与用于夹持和释放封堵器的钳口部分(7)的两个连接脚之间分别通过第二转动轴(6
‑
8)连接,推送钢缆(2)的另一端与连接腱(6)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腱(6)的另一端与钳口部分(7)通过第三转动轴(6
‑
7)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线装载器(5)内还设有调整线,调整线设于推送钢缆(2)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调整线使用时,调整线与钳口部分(7)配合,根据需要调节可降解封堵器(8)的位置或回撤可降解封堵器(8);松开调整线上与可降解封堵器(8)连接的一端并拉扯另一端,使得调整线与可降解封堵器(8)分离。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线的两端分别为调整线另一端(9)和调整线一端(4),调整线另一端(9)固定在推送手柄(1)上;当推送钢缆(2)通过拉线装载器(5)设于鞘管内时,调整线一端(4)通过拉线装载器(5)进入鞘管并通过钳口部分(7)与可降解封堵器(8)相连接,随后调整线一端(4)依次通过钳口部分(7)、鞘管、拉线装载器(5),返回至推送手柄(1)处。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腱(6)包括连接腱本体(6
‑
5)、第五连接脚(6
‑
2)、第六连接脚(6
‑
3),连接腱本体(6
‑
5)内设有一个可供芯轴(3)穿过的中心孔,连接腱本体(6
‑
5)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与中心孔相通的长孔(6
‑
4),第五连接脚(6
‑
2)和第六连接脚(6
‑
3)的一端分别设于连接腱本体(6
‑
5)的两侧,且与钳口部分(7)的两个连接脚通过第二转动轴(6
‑
8)连接,第五连接脚(6
‑
2)和第六连接脚(6
‑
3)的一端分别穿过连接腱本体(6
‑
5)两侧的长孔(6
‑
4),且与连接腱本体(6
‑
5)中心孔内的芯轴(3)另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轴(6
‑
6)连接,连接腱(6)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轴孔(6
‑
1),连接腱(6)的第三轴孔(6
‑
1)通过第三转动轴(6
‑
7)与钳口部分(7)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端环抱式夹紧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口部分(7)包括两个钳杆,两个钳杆的中间通过第三转动轴(6
‑
7)活动连接,两个钳杆的一端各设有一个连接脚,两个钳杆一端的两个连接脚与连接腱(6)的两个连接脚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6
‑
8)活动连接,两个钳杆的另一端各设有一个钳口;当两个钳杆一端的两个连接脚绕着第三转动轴(6
‑
7)相对转动时,两个钳杆另一端的两个钳口也相对转动,从而夹住可降解封堵器(8);当两个钳杆一端的两个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卿馨,潘湘斌,范太兵,陈娟,李博,王帆,胡金鹏,朱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