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包括砂滤组件、超滤组件、超滤产水箱、反渗透组件和反冲洗组件;砂滤组件的进水口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产水出口连接超滤组件的进水口,超滤组件的产水出口连接超滤产水箱,反渗透组件的进水口连接超滤产水箱、淡水出水口连接回用管路、浓水出口连接浓水排水管。本申请具有运行费用低、投资少、除盐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且回用水率大于50%,处理后出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达到某些地区当地环保要求50%的回用水标准。某些地区当地环保要求50%的回用水标准。某些地区当地环保要求50%的回用水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发展最早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但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行业。纺织印染行业能耗约占全国产业总量的4.4%,水耗约占8.5%。仅染色废水的日均排放量就高达300万
‑
400万立方米。若将这些废水全部回收利用,相当于节省出全国居民日均生活用水量的20%。
[0003]纺织染整废水主要产生于染整前处理和染色、印花两大环节。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纤维材料、纺织用浆料和印染加工所使用的染料、化学药剂、表面活性剂、印染助剂和各类整理剂。一般都具有水量大、色度深、碱性强、有机物污染物浓度高且组分复杂,生化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当前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水解
‑
好氧的生物处理技术为主,辅以化学处理技术治理印染废水是目前最成熟,最稳定,最经济的工艺。但该工艺出水基本是直接外排或部分少量回用,造成水资源浪费。为了提高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比例,在物化和生化前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提高出水水质标准,降低废水排放量。
[0004]申请号:201911367305.5公布的一种印染排放废水回收工艺,其工艺由预处理部分:格栅、气浮、水解酸化、厌氧、好氧以及MBR;减量化部分:反渗透膜和纳滤膜;深度处理部分:芬顿工艺及活性炭MBR等三个处理单元组成。该工艺虽然能大幅度提升水质,满足回用水的要求,有效降低企业废水的排放量,但是工艺流线较长、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此外,专利号:201911261361.0公布的一种印染废水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及其应用,通过 MBBR作为有机物去除和氨氮降解的主要场所;硫铁自养反硝化实现硝态氮和磷酸盐的去除,完成脱氮除磷目标;活性炭进一步吸附去除残余的有机物,实现出水COD的稳定达标排放。虽然该组合工艺流程短,运行费用低,但其出水水质盐含量高,达不到回用水标准,而染色工序对水质要求较高,用该出水水质进行染色影响染色质量。
[0005]因此,亟需一种短流程、除盐率高、出水水质好、投资成本低以及运行费用低印染废水液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短流程、除盐率高、出水水质好、投资成本低以及运行费用低。
[0007]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设置的砂滤组件、超滤组件、超滤产水箱和反渗透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砂滤组件及超滤组件连接的反冲洗组件;所述砂滤组件的进水口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产水出口连接超滤组件的进水口,所述超滤组件的产水出口连接超滤产水箱;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口连接超滤产水箱、淡水出水口连接回用管路、浓水出口连接浓水排水管;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反冲洗泵和反冲洗管路,所述反冲洗泵
的进水口通过反冲洗管路连接所述超滤产水箱,所述反冲洗泵的出水口通过反冲洗管路分别连接砂滤组件及超滤组件的产水出口或反冲洗进水口;所述砂滤组件和超滤组件的反冲洗出水口连接反冲洗排水管。
[0008]本申请系统具有运行费用低、投资少、除盐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且回用水率大于50%,处理后出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达到某些地区当地环保要求50%的回用水标准。
[0009]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0]可选的,所述砂滤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缓冲池、增压泵和砂滤装置;所述缓冲池连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所述砂滤装置的产水出口连接超滤组件的进水口;连接反冲洗泵和砂滤组件的反冲洗管路与所述砂滤装置的产水出口或反冲洗进水口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砂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内铺设至少两层不同粒径的石英砂;上层石英砂粒径范围为0.5mm
‑
2mm,下层石英砂粒径范围为2mm
‑
3mm;单层石英砂高度为0.3m
‑
0.8m。
[0012]可选的,所述超滤组件包括粗过滤器和超滤装置,所述粗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砂滤组件的产水出口、出水口连接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口,所述超滤装置的产水出口连接所述超滤产水箱;连接反冲洗泵和超滤组件的反冲洗管路分别连接粗过滤器和超滤装置的产水出口或反冲洗进水口。
[0013]可选的,所述粗过滤器为大通量滤芯滤器;滤芯孔径为30μm
‑
50μm;所述超滤装置采用的超滤膜元件为中空纤维超滤膜。
[0014]可选的,连接反冲洗泵和超滤装置的反冲洗管路上设置加药管。
[0015]可选的,所述反渗透组件包括高压泵、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装置、淡水产水池和化学清洗装置,所述高压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超滤产水箱、出水口连接保安过滤器的进水口,所述保安过滤器的出水口连接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淡水出口连接淡水产水箱,所述淡水产水箱连接所述回用管路,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连接所述浓水排水管。
[0016]可选的,所述化学清洗装置包括冲洗水泵和药剂管路,所述冲洗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淡水产水箱、出水口连接反渗透装置的反冲洗进水口,所述药剂管路接入冲洗水泵的出口管路。
[0017]可选的,所述反渗透装置的膜组采用卷式复合膜、膜压力容器采用FRP压力膜管,耐压300PSI。
[0018]可选的,所述浓水排水管连接纳污管或蒸发浓缩设备;所述反冲洗排水管连接印染废水前处理储水池。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0](1)本申请将砂滤系统、超滤系统、电渗和反渗透系统有效的结合使用,终端的水质完全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
‑
2012),同时回用水率超过50%。
[0021](2)本申请整体工艺流程短,各系统单元出水率高,投资和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0024]10
‑
砂滤组件
ꢀꢀꢀꢀꢀꢀꢀꢀꢀꢀꢀꢀ
20
‑
超滤组件
ꢀꢀꢀꢀꢀꢀꢀꢀꢀꢀꢀꢀ
30
‑
超滤产水箱
[0025]40
‑
反冲洗组件
ꢀꢀꢀꢀꢀꢀꢀꢀꢀꢀ
50
‑
反渗透组件
[0026]11
‑
缓冲箱
ꢀꢀꢀꢀꢀꢀꢀꢀꢀꢀꢀꢀꢀꢀ
12
‑
增压泵
ꢀꢀꢀꢀꢀꢀꢀꢀꢀꢀꢀꢀꢀꢀ
13
‑
砂滤装置
[0027]14
‑
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
[0028]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设置的砂滤组件、超滤组件、超滤产水箱和反渗透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砂滤组件及超滤组件连接的反冲洗组件;所述砂滤组件的进水口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产水出口连接超滤组件的进水口,所述超滤组件的产水出口连接超滤产水箱;所述反渗透组件的进水口连接超滤产水箱、淡水出水口连接回用管路、浓水出口连接浓水排水管;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反冲洗泵和反冲洗管路,所述反冲洗泵的进水口通过反冲洗管路连接所述超滤产水箱,所述反冲洗泵的出水口通过反冲洗管路分别连接砂滤组件及超滤组件的产水出口或反冲洗进水口;所述砂滤组件和超滤组件的反冲洗出水口连接反冲洗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组件包括顺次设置的缓冲池、增压泵和砂滤装置;所述缓冲池连接印染废水的生化出水,所述砂滤装置的产水出口连接超滤组件的进水口;连接反冲洗泵和砂滤组件的反冲洗管路与所述砂滤装置的产水出口或反冲洗进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滤装置为石英砂过滤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内铺设至少两层不同粒径的石英砂;上层石英砂粒径范围为0.5mm
‑
2mm,下层石英砂粒径范围为2mm
‑
3mm;单层石英砂高度为0.3m
‑
0.8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染废水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组件包括粗过滤器和超滤装置,所述粗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砂滤组件的产水出口、出水口连接所述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张文刚,闻慧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膜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